分享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让《贫穷的本质》告诉你.....

 水云间2016 2020-11-05

    前段时间,与朋友打卡读书,阅读由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共同撰写的著作《贫穷的本质》。

两位作者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他们因为“以实验性方法致力于减轻全球贫困”,共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扶贫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多年来,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扶贫,还有无数民间慈善机构在共同努力。但奇怪的是,这些大规模的扶贫投入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联合国最新数据,2019年全球仍然有高达13亿人处于贫困状态,其中1/310岁以下儿童。

这本两位经济学诺奖得主的代表作,将告诉我们,如何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

有位世界银行的专家写了一本反思扶贫政策的书,叫《白人的负担》。里面就讲到,过去50年,西方对非洲的援助金额高达23万亿美元,结果如何呢?在非洲,只要能给每个孩子打一针12美分的疫苗,就能让死于疟疾的人数减少一半;只要让每位母亲拿到3美元的补助,就可以让儿童死亡数减半。然而,就连这些看上去非常简单的目标都没能实现。

因为看不到扶贫的效果,一些专家转而认为,扶贫本来就是错误的做法,弊大于利。

实际上,扶贫效果不好,不等于扶贫是错的,而在于扶贫的方法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经济学家发现,既有的扶贫政策要么是错误理解了人的需求,要么是忽视了对人的激励,当然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为了搞清楚穷人的真实需求和动机,这两位学者共同创建了贫困行动实验室,在全球40个国家开展了240多个实验项目。这些实验为我们揭示了,扶贫为什么会失败,以及有效的扶贫方法应该是怎样的。

下面,我们就从经济学思维出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解决扶贫难题。

01      怎样理解穷人的真实需求?

在一般人概念里,穷人,就是那些吃不饱的人。200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曾发表了一份声明,说全球吃不饱饭的人有10亿多。只要穷人能吃饱饭,就可以提升自己的生产力,实现脱贫。

于是,各发展中国家政府都花费重金,对穷人进行粮食补贴;国际救援机构也把扶贫重点放在在粮食救援上。然而效果却很差且效率低下。在印度,超过三分之一的援助粮食在运输途中不知所踪,其中大部分被老鼠糟蹋掉了。但这还不是主要问题。关键在于,穷人似乎并没有从大规模的粮食援助中受益:粮食援助既没有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没有帮助他们逃离“贫困陷阱”。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就涉及一个关于援助或者慈善工作的根本性难题:缺乏反馈机制。你很难从自己的“顾客”,也就是穷人那里,得到明确的反馈;所以你不知道自己提供的“产品”,到底是不是顾客的真实需求。这是做慈善比做企业更难的地方。

作者在印度的一个邦试验显示,1983年时大多数家庭每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99美分,但他们仅有67%的支出是花费在食物上,并没有通常想象的那么高。穷人并没有把所有钱都用来买吃的。而且,后来当这个邦的工资上涨,穷人有了更多的钱之后,他们也并没有去买更多的主粮、为自己增加更多的热量,而是选择购买口味更好、价钱更高的食品。

在另一个实验中,这些获得粮食补贴的家庭,选择购买更少的主粮,但买了更多的鱼和肉。换句话说,他们进行了“消费升级”。试验显示,当穷人有了更多的钱,他们会优先选择买味道更好的食物,以及烟、酒等非必需品,而不一定是营养更均衡、更健康的食物。

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干重体力活儿的人减少了。而人们一旦觉得没这么饿了,就停止购买食物,把省下来的钱干别的。

比如,人们往往节衣缩食也要购买一台电视机,或者存很久的钱来为孩子办一场婚礼。有意思的是,作者发现,在电视机普及率越低的地方,人们花在红白喜事上的预算比例就越高。为什么呢?其实,电视机和操办红白喜事都代表了穷人的娱乐需求,它们相互之间具有替代效应。这同时也表明,穷人并不是只有在吃饱吃好之后才会产生其他需求,实际上,穷人宁可吃得差一点,也要省出钱来兼顾其他需求。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更多的粮食援助既不能提升穷人的幸福感,也不能提升穷人的生产力,整个粮食援助的思路就是错的。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呢?事实上,食物质量不好、缺少微量元素,对成年人也许没太大影响,但对胎儿和幼儿却有极为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穷人家的孩子在生命的头几年能得到更好的营养,那么他这一生就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所以,正确的食物援助,不是大量提供便宜的粮食,而是针对孕妇和儿童发放高营养的强化食品,为学龄儿童提供膳食均衡的营养餐,给他们进行系统化的抗蠕虫预防,等等。

扶贫之所以难,就是因为缺乏明确的反馈机制,所以更需要去仔细考察穷人的真实需求,这是第一步。

那么,是不是只要搞清楚了穷人的真实需求,扶贫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呢?请再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02       怎样激励穷人去做正确的事情?

全球每年有150万儿童死于痢疾,也就是拉肚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位于南亚和非洲地区的贫困儿童。在这里,需求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防治痢疾。而且,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往饮用水中加入消毒剂,或者在儿童拉肚子时给他喝由糖和盐组成的口服补液,就能免于死亡。扶贫机构长期低价甚至是免费提供消毒剂和口服补液,但是据调查,只有10%的贫困家庭使用了消毒剂,只有1/3的拉肚子儿童喝了口服补液。这到底是为什么?

实际上廉价、简单又有效果的方法要在贫困地区普及非常难。调查显示,穷人更愿意把钱花在了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如果得了重病,他们会砸锅卖铁甚至是借高利贷来治病。

他们治病的首选也并不是公立的乡村卫生站,而是首选当地的赤脚医生,其次是以驱邪为主的巫医。这到底是为什么?穷人真的是愚昧得不可救药吗?如果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这背后有一系列复杂的原因。

比如,穷人之所以不去卫生站看病,是因为那里靠不住。在印度,政府规定公立卫生站一周工作6天,一天6个小时。但实际上这些卫生站的管理非常混乱,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处于关闭状态,医生和护士的平均缺勤率高达40%。即使医生在岗,他们看病时也大多心不在焉。结果穷人根本不信任卫生站,如果孩子拉肚子,卫生站按规定只给开口服补液,孩子的父母会觉得是在敷衍了事,宁可找赤脚医生开抗生素,反而耽误了治疗。

那他们为什么又不愿意往水中加消毒剂呢?原因很简单,太麻烦。你想想,让你每次喝水时,都记得往水里加一点消毒剂,你能做到吗?尤其是,当做这件事情的收益是在遥远的未来,而当下只有付出成本的时候,就更难坚持下去了。这跟我们很难做到天天坚持锻炼身体是一个道理。

那怎么办呢?两个办法。第一就是尽量减少使用时的麻烦。比如添加消毒剂这件事,研究人员想了个办法。他们在每个村庄的水井旁装一个消毒器,每个人从这里打水的时候,只需要随手转一圈这个消毒器,就可以释放出一些氯元素,从而得到氯化水。结果这个方法大大提高了消毒剂的使用率。

第二个办法,就是提供激励机制,在人们每次行动时,给予一些小小的奖励。比如给孩子打疫苗这件事,大多数贫困家庭明白打疫苗的好处,也愿意带孩子来打第一针疫苗。但是,他们总是由于各种各样的事情,无限期拖延后续接种,结果接种的最终完成率很低,达不到预期效果。后来,研究人员给每次来打疫苗的人奖励2磅干豆子,效果立竿见影,接种完成率从6%提升到38%。而且,奖励干豆子反而使每次接种的成本更低,因为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终于开始饱满起来。

所以你看,很多医疗援助之所以无效,就是因为人们在“知道”与“行动”之间,往往还隔着一条鸿沟。有效的医疗援助,不仅仅需要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事,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一套激励机制,帮助人们更容易地采取行动。

在帮助穷人采取正确行动时,关键是要能够设身处地去理解,为什么一些看上去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他们却不用?答案也许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简单。

这就是第二个重点,认知并不等于行动,扶贫工作不但需要告诉穷人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而且必须设计激励机制,去帮助穷人改变行为模式。

03      穷人真的具有企业家精神吗?

作者对18个国家的调查数据发现,城市贫穷人口中有一半人有自己的小生意,也就是小摊小贩;农村贫困人口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做着小买卖。穷人似乎天生就会做生意。看到这种现象,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专门写了一本书,叫《亿万企业家》,认为这些穷人企业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我可不这么认为,如果穷人真的会做生意,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这么穷?天使投资人雷军曾这样感慨到“创业不是好玩的事情,90%以上的创业一定会死,能活下来的绝对是祖坟冒青烟。”你看这么多有志有识、有优质资源的人士创业都那么艰难。一个没多少文化、没多大见识、没什么资源的人,如何就能通过做生意去发家致富呢?

让我们看看作者研究分析:是什么阻止了穷人做大做强?

研究人员给其中的部分印度小贩提供了启动资金。1000卢比,也就相当于20美元。然后观察这笔钱是不是如预计的那样,能够永久性提高小贩们的收入。

你可能猜到了,事情没那么简单。一年之后,所有得到资助的小贩,都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他们又不得不每天借钱进货,忍受高达5%的日息。这中间并不是小贩们拿到钱就不干活儿了,或者把钱挥霍掉了。而是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突发事件”:家里人生病,亲戚结婚,房屋漏雨需要维修,等等。一旦出现这类事件,小贩们自然而然想到,可以动用这笔运营资金来解决问题。结果只过了一年,所有得到资助的人都回到了起点。

印度小贩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特例,而是代表了穷人的一个普遍困境:存不下钱。当你一点余钱都没有,就会陷入“稀缺陷阱”,每天都在忙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完全没有精力对未来进行长远规划,哪怕是一些效果立竿见影的事情。

从印度小贩的另一个例子里,我们得到一个明显的答案,就是穷人借钱的成本太高了。因为借钱给穷人的风险很高,所以收取的利息就高。针对穷人放贷时,如果不对借款人进行最低限度的管理,那么违约率就会高得惊人。正规银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穷人市场。到1980年代,终于有人想出了应对这个难题的办法,这就是孟加拉国的著名经济学家,穆罕穆德·尤努斯。

尤努斯创办了专门借钱给穷人的小贷银行——格莱珉银行,后来这种小贷银行在南亚地区普及开来。

我们来看看,小贷银行是怎样解决“穷人违约率高”这个大难题的呢?首先,小贷银行主要针对女性创业群体,他们认为女性更具有理财能力和责任心。然后,他们要求一定数量的借款人形成一个互助小组,组员们要对每个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小组每周聚一次,组员们汇报各自的生意进展,信贷员就在每周聚会上收取一定数量的还款。

浦尔Bariali女人获得格莱珉银行住房贷款

 

你看,小贷银行的管理模式,其实是通过组建熟人社会,利用同伴压力,让借款人不好意思轻易赖账,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对借款人进行管理。一个证据就是,如果互助小组是每月见面而不是每周见面,小组成员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那么违约率就会上升。

小贷银行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借到钱。所以,尽管小贷银行已经在南亚地区遍地开花,但并没有成为穷人借钱的首选。根据本书作者的调查,只有1/4的贫困家庭向小贷银行借款,而有高达一半的贫困家庭仍然选择向当地放债人借高利贷。 

再回过头来看看,穷人真的愿意创业吗?作者发现,无论他去问哪个国家的穷人: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做什么?十之八九的人会告诉你:希望孩子能成为公务员、教师、护士等捧铁饭碗的人。可见,穷人心目中最向往的,是具有稳定收入的中产阶级生活,而不是冒着巨大风险去创业。既然如此,又怎么解释有那么多穷人在做小生意呢?作者认为,其实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当你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又没什么特殊技能的时候,做点小生意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其实,必须承认,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才能的人,都是少数。对大多数穷人来说,帮助他们脱贫的最好方式,不是借钱给他们做生意,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好工作。什么是稳定的好工作?比如制造业工人。作者观察到,如果一个村庄里有工厂,能稳定雇佣村里的劳动力,那么这个村子的面貌就会变得大不一样。对于这些成为工人的村民来说,不仅仅是得到一份稳定收入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让他们对未来产生了一种控制感,从而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也许,这才是扶贫的正确打开方式。

以上是这本书的第三个重点,拥有企业家精神的毕竟是少数人,帮助大多数穷人脱贫的最好方式,并不是借钱给他们做生意,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好工作。

好了,这本《贫穷的本质》就为您分享到这。

消除贫困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举世瞩目。下期我将以个人的拙见为大家呈现,我们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战果与措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