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零售”附体,双12找到“新内涵”

 IT时报 2020-11-05

“双12是由阿里巴巴旗下口碑平台打造的线下狂欢节,今年已经是第四年。第一年时我们心里也打鼓,犹豫要不要做,后来我们还是决定别搞太大,也别申请太多钱,拿几个亿先花着,没想到这一做就成了IP。” 12月6日,在口碑公布今年双12最新玩法的发布会上,口碑CEO范驰不禁讲起了双12的“前世今生”。

短短四年时间,报名参与双12的商户数增长已超过50倍,从口碑披露的信息来看,今年全球参与的商家总共有100万家。双12当天,除了商家最高五折的优惠,还能用口碑App买单,享受折上五折(封顶25元)。

1

推动线下商业升级

前有双11、黑色星期五,后有圣诞、元旦促销,曾一度被质疑“鸡肋”的双12逐渐食之有味。从前两年的情况来看,双12的确爽了消费者,火了商家,这是商家的一次线下的逆袭,也是一个抢占市场份额的契机。2015年,支付宝口碑主打的“五折优惠”,把2800万人引到实体店消费,商家当天平均客流量增长超100%;2016年,原本一天的双12被扩充到三天,除了原有的餐厅、超市、便利店,美容健身、洗车保养等商家也被纳入其中,成了“互联网+线下商业”的又一次O2O大练兵。

对口碑而言,这是一个观察线下商业的窗口,如果说双11是电子商务普及教育的催化剂,那么双12就是线下商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因此今年的双12紧靠“新零售”概念。在新技术和新渠道驱动之下,无论是商超便利店,又或者是餐饮、丽人、KTV等其他生活服务行业,都存在巨大的挖掘空间,口碑要通过线上流量的交换把线下流量再转移到线上,把每一个线下流量都转化为商家可运营的流量,从而推动线下商店升级。

事实上,无论怎么盘算,打造双12都不会是亏本的买卖,一方面,它能继续给双11的大商户去库存,给没资金、没资源玩转双11的中小卖家狂欢的机会;另一方面,实体零售商家也急需一个机会来应对电商的冲击。对他们而言,客流一直都是既真实存在又难以把握的财富,如何吸引更多顾客,继而实现流量变现,是挑战线上购物的关键。此外,阿里去年提出新零售战略,占据了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的80%多的线下商业自然是主战场,而口碑也在努力与阿里新零售战略相通。今年4月,口碑发布“码战略”,打通“二维码-店铺-支付”通路,通过二维码推动线下市场数据化的进程,进而帮助商家追踪、识别、管理自己的客流,用数据指导自己的经营决策。

无论怎么看,阿里打造双12都不会是亏钱的买卖,因为在赋能线下商店的背后,是让更多用户使用支付宝去线下付款。这是一场线下移动支付的拉锯战,毕竟,谁拥有更多移动支付用户,谁就在“互联网+”的大决战中夺得主动权。

2

优惠力度超过往年

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从内向外、从前端到后端进行数据化转型。双12场景扩容的背后,投射出的正是中国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对数据化转型的集体热诚。“双12注定会成为互联网与线下商业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范驰对此颇有信心。据悉,今年参与双12的大牌商家云集,其中包括星巴克、海底捞、必胜客、家乐福、全家便利店、宝洁等知名品牌。此外,用户们出门用支付宝坐公交和地铁、骑共享单车、打车,也能享受双12优惠。

口碑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双12的优惠力度超过往年,除了商家会给出五折优惠外,全国用户下载口碑App去店里消费买单,每人还能享受一次折上五折(25元封顶)。在上海,今年参与双12的商家总共有4万家。按照网友总结的双12抢购攻略,上海市民参与双12只需要做三个动作:12月1-12号,提前下载口碑App,每天0点开始,可以在口碑App里抢到双12的折上全场5折券;12月8-11号,消费者打开口碑App,或者打开支付宝-口碑,可以提前收藏喜欢的5折好货。12日0点起,5折优惠正式开抢,抢完为止。12号当天,消费者去双12商家消费,扫描口碑码,也能领到商家的双12优惠。

值得一提的是,盒马鲜生作为阿里在线下新零售领域中攻城拔寨大军中的一员,也在积极参与今年的双12,除了5折单品券、1元爆款券等超级优惠券外,双12当天,还有南极银鳕鱼、波诺卡雪花黑毛牛肉粒等百款畅销产品买一赠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