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人机飞行转向,从“消费”到“行业”

 IT时报 2020-11-05

这几年大火的无人机市场正在回归平静。2018年1月,美国运动相机厂商GoPro宣布裁员至少250人,退出无人机业务,原因是考虑到未来的监管环境和激烈竞争,其2016年推出的Karma无人机,上市不到20天就宣布产品全部召回。

无人机想要飞越的监管环境与激烈竞争两座大山,同样压在国内无人机企业的身上,除了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大疆,更多的无人机企业在面对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时难以打开局面,国内的亿航、零度也都曾陷入裁员风波,而后调整战略,艰难成长。

国内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正进入缓慢发展期。

当其他无人机企业苦于卖不动货时,今年1月23日,大疆在纽约发布“御” Mavic Air随行无人机,仅手机大小可一键拍摄全景照,将消费级无人机的工业水准与用户体验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售价4999元。这是大疆又一次炫技之作,价格也是行业入门级。

“如果说大疆的产品相当于‘未来产品’,那其他厂商推出的消费级无人机还停留在第一代产品阶段。2016年,大疆发布的Mavic Pro,几乎是在定义整个行业,消费级无人机该做成什么样子。”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告诉《IT时报》记者,此前其供职的公司投资了小米无人机,认为小米解决了品牌和卖货两大问题,但没想到的是,2016年5月,雷军在直播小米无人机时,这架满载希望的无人机突然出现径直下跌的炸机(坠落)情况。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人机依然是个“昂贵的玩具”,即使上万元的产品,一次飞行也不过十几分钟,最长半小时,电池续航问题几乎是整个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通病。此外,无人机伤人、扰乱社会秩序事件时有发生,消费者想要放飞无人机,在哪放飞无人机,都要思量再三。

无人机企业若想把无人机从航模标准,提升到电子消费品标准,甚至向更高的标准演进,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综合问题。对此,大疆回应《IT时报》记者,消费级无人机面临的问题包含电池续航在内,不仅仅是单纯的电池技术,也包含着电力的合理分配、产品的结构设计、功能的优先级排列等,在各种技术中大疆也在寻找最优的平衡。

事实上,已牢牢攥取消费级无人机整机市场的大疆也在面临业绩增速放缓的现状。大疆相关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作为未上市的民营企业,大疆暂时还没有详细的经营数据可供披露,但2017年大疆整体营收较2016年有80%的增长。 

根据大疆近年来对外透露的数据,2017年销售额比2013年增长了22.5倍,其中2014年至2015年,增速分别为300%、100%,而2016年至2017年,增速分别为65%和80%。如此看来,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基本已经过了爆发增长期。

“裁员那天我没扛住,当时零度的战略很简单,希望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能够抗衡大疆,但要抗衡大疆需要100%的精力。我们太希望在消费级和大疆可以做到分庭抗礼,至少划江而治。这个时候,我们不理性地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增长到管不过来了。另一方面,做消费级特别需要钱,我们做出了产品,却忽略了市场接受度。”2016年的最后一天,做消费级无人机的零度突然裁员百余人,引起行业震动,此前,这家公司被认为是大疆最强劲的对手之一,一年多过去后,零度创始人杨建军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开始反思自己。

当时,零度希望至少卖出20万台机器,但最后连成本都没收回,导致零度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在裁员后,零度开始调整业务方向,把视野放到警用安防、边防、巡查等行业方向。

调整业务方向的还有亿航,这家获得真格基金徐小平投资的无人机企业也曾一度站在悬崖边上,裁员70多人,涉及多个部门。亿航内部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亿航没有像其他厂商一样仅布局消费娱乐领域,早已调整了业务方向和重点,更多地关注行业无人机。比如,无人机指挥调度系统在智慧城市管理上的应用,以及行业无人机服务于电力巡线、公安、交管等领域。

在无人机大火的2014年和2015年,亿航也发布过两款消费级无人机,分别是ghostdrone 1.0和ghostdrone 2.0,但被爆出产品质量问题频出、返修率高、资金紧缺等问题。上述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调整战略方向的亿航已经盈利,消费级无人机的销量有一半来自出口,行业级无人机主要面向国内。

1月25日,记者在淘宝平台上输入“亿航无人机”,月销量最高的商铺只有2笔,零度无人机销量最高的商铺月销48笔。在两家企业都有官方旗舰店的京东平台上,无法看到产品销量,但从评价来看,亿航无人机只有2条评价,零度无人机评价有1714条,而大疆无人机的评价数为8225条。

“消费无人机蓝海一直在,但产品做不好以及做好产品需要的能耗太多,是无人机企业面临的问题,投资无人机行业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品牌、市场大小、产品定位、监管环境等等,如果有企业能做出比大疆牛很多的产品,会考虑投资,否则就没有必要。”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告诉《IT时报》记者。

上海一家飞行者俱乐部负责人则告诉《IT时报》记者,用户对于新产品有一定的新鲜度,新鲜期过了再加上监管政策,无人机市场也就没之前那么火热了。

监管政策是指2017年6月正式实施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涉及空管委、民航局、工信部、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对这几年销售火爆的无人机做了明确的监管要求,250克以上必须实名的规定,被认为是杜绝“黑飞”的第一步。受上述规定的影响,大疆的销量一度受到影响而下滑。

从2017年12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发布《2017-2018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报告》来看,经过前三年飞速发展,国内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因技术发展、使用场景、市场格局固定等因素,已暂时进入缓慢发展时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所所长李一波告诉《IT时报》记者,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除被大疆垄断外,过度监管是另一个行业瓶颈,当一个行业还处于幼稚期的时候,所谓的监管与标准可能会抹杀一个行业的发展。另外,工业无人机市场还没有培育出来,比如植保等应用处于市场混乱状态,很多厂商无序竞争,无人机行业还需大浪淘沙。

大疆回应《IT时报》记者,制约无人机市场发展最大的因素是未突破的技术和未诞生的产品,民用无人机目前仍是一个新鲜的科技产品,更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平台,相信未来会有完善的法规,让无人机“有法可依”。亿航则含蓄表示,消费级无人机不是“行不通”,而是要一步一步来,循序渐进。

你可能还感兴趣:

我要劝劝六神磊磊:洗稿的套路本就是15块的“洗剪吹”

揭秘:飞机上网背后隐藏的百亿美元市场

闪电降价”App荒诞售假背后的冷笑话

“京城IT四少”茅侃侃,一头扎进人生的死胡同

呱呱,你的那只蛙,真能伴你走天涯?

“恶意”小程序和微信审核玩“躲猫猫” 违规者“挂羊头卖狗肉”混过审核

“男神”张小龙的得意与失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