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G商用不再是“镜中月”,但要实现仍是“鸡同鸭讲”

 IT时报 2020-11-05

              “ 

5G带来的最大收益增量在哪里?5G如何变现?对于产业界来说,这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一种应用被想象为5G的杀手级应用,也有人认为,面对应用场景多元化的5G,杀手级应用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伪命题。

根据GSMA之前对全球范围内运营商所做的调研,近七成的运营商认为,未来的5G增量来自于企业市场,而一些垂直行业则被公认为5G应用最有潜力的领域,比如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等。

                                        

01

可以真正上路的无人驾驶

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被认为5G+AI的最典型应用场景。

在这次MWCS上,无人驾驶成为运营商重点展示的5G应用场景。在中国联通展区,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手柄操作,就能远程驾驶千里之外、位于北京房山区的车辆。车辆从停车位内出发、行驶再到停车,全部自动完成。中国联通这辆远程操控的车辆,行驶过程中速度在5公里/小时左右。

在中国移动的展区,同样也进行着智能驾驶的演练。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移动和华为合作,在碧云路区域搭建了5G试验网络,演示的车辆就行驶在碧云路附近,而驾驶者则是在展会现场进行远程操控。实际上,行驶在路上的演示车辆不是一辆,而是两辆,后面的车可以根据前车的行驶状态,实时控制自己的状态。

每当有人问,“5G在垂直领域到底做什么”的时候,百度副总裁、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总会感叹,5G V2X车联网几乎能够满足自动驾驶的所有需求,无论车与车之间的通信、云端调控,还是实时定位、自动停车等等应用,都得到了完美的支持。

“我要‘作’的是人、司机,而不是车。”李震宇强调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并不是仅仅为了实现车的功能,而是要通过AI技术,让自动驾驶技术能够看得到,感知到周边的世界。

“过去我们需要在车上放置计算能力很强的数据平台。”李震宇说,然而遗憾的是,PC的计算性能并不能支撑自动驾驶需要的计算量,而且还需要防止碰撞、颠簸对计算设备带来的影响,“有了5G,计算功能终于可以被放到云端。”

不难想象,断网、网络传输速度不够快、网络卡顿等都将给无人驾驶的车辆行驶带来灭顶之灾,5G的高速连接、高可靠性、超低时延,才能让自动驾驶汽车放心地将自己的“大脑”放到云端。

有了“更智慧的车”还不够,车子开的“路”能不能也智慧些?据透露,百度与apollo车联网平台上的合作伙伴以及雄安相关政府机构,已经在雄安当地开展试点,通过道路沿线设置大量传感器,与汽车一起,形成一个安全、高效的智能驾驶网络。

例如,当汽车通过5G V2X与智能红绿灯连接之后,闯红灯的行为将被杜绝,即便驾驶者在红灯前踩下油门,汽车也不会移动一分一毫。

02

多用途的无人机

智能驾驶只是5G最吸引人的场景之一,5G带来的极低时延、超高可靠、超大带宽的特性,无疑会使很多行业焕发出极强活力。

无人机行业,也是众人关注的5G应用重点领域。

在中国电信的展区内,5G 无人机吸引了不少目光。基于5G网络,无人机可以实现高空实时通信和高清视频传送,甚至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三维建模,而且它可以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轨迹来进行运动。在中国移动展区内,展示了在5G网络环境下,无人机可以对嫌疑人员进行实时追踪,根据无人拍摄的视频画面,系统会判断人物特征是否符合,换句话说,只要事先输入嫌疑人员的人物特征,一旦嫌疑人出现在无人机的“视野”中,就能很快被识别出来。

诺基亚贝尔的展台天花板上,同样悬挂着一部无人机,这是用于临时基站建设的诺基亚贝尔“大力神”无人机,通过与地面应急通信车的配合,这台无人机可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携带20公斤左右的基站飞上天空,解决即时的应急通信需求。

“无人机可以采用混合网络模式,LTE网络承担飞行引导、视频传输的责任,而利用5G网络,则是进行实时分析。”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对《IT时报》记者表示。他同时认为,无人机行业现在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比如收益模式、公共标准不明确,需要探索前进的方向。

03

VR/AR或将迎来新的爆发

在诺基亚贝尔的5G展台,戴上一个VR眼镜,你便与万里之外的芬兰连在了一起。在诺基亚芬兰的oulu工厂,搭建了一个小型的5G实验室,里面配置了两台5G基站:一台是3.5G,另一台则是毫米波。“站”在这个房间里,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机柜中一块块板卡的摆放,而同样戴着另一款VR头盔的解说员则“站”在你旁边,用全息影像介绍各种5G技术。

这便是一个典型的5G网络下VR直播场景。2016年,如旋风一般刮来却如泡沫一般消散的VR,被预计在2021年因为新技术的成熟重新迎来辉煌,其中,预计将于2020年商用的5G应该是最重要的成功要素之一。

从带宽上看,一路VR 高清视频的传播至少需要50M的带宽,这在实际带宽通常只有几十M的4G网络中,很难流畅实现。但在千兆级的5G网络中,VR影像的传播便毫无压力。

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5G的优势更为明显。诺基亚贝尔还展示了一段F1比赛时的虚拟场景,通过装置在车头的360度全景摄像头,5G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戴上VR眼镜观看比赛,查看赛车手的前后左右对手究竟是谁,同时,抓地力、车速等各种赛车数据通过5G网络无时延地传回控制中心,便于车队及时判断车辆状况及进站时机。

04

真正实现“鸡同鸭讲”

超高带宽、超低时延、高可靠性、大规模物联网是5G耳熟能详的特质,并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在线看4K、8K超高清视频、VR/AR应用;车联网、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慧城市、智能物流等等。发现了吗?有些场景的需求是矛盾的。以往,这些需求通过不同网络实现,但在5G时代,通过网络切片对网络分流管理,将运营商的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个5G基站,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的场景,或者说满足“鸡同鸭讲”的需求。也因此,有人认为网络切片是5G中最伟大的技术创新。

诺基亚贝尔和宝马正在做一个测试,将一部宝马汽车的5G信号“切成三片”,一片用来自动驾驶、一片用来高清导航、一片则给了车载娱乐终端,同时,在城市管理中心,诺基亚贝尔同样将5G网络切成无数个切片,用于道路监控、垃圾监测、积水预警等等。

可以模拟的场景是这样的:一辆宝马车在城市中行驶,突然遇到交通事故发生侧翻,城市管理中心的监控摄像头通过AI视觉识别,发现同一片区域的图像发生变化,从而马上判断发生车祸,并同时向医院、交警等部门发出救援信号。当救援人员到达现场之后,系统会自动为这些救援人员创建一个新的5G网络切片用于应急通信,这有点类似800M专网,可以避免因网络拥堵给救援造成影响。而当网络条件不好时,系统还可以将宝马中用于车载娱乐的网络切片划分出一部分给这个应急通信通道,整个系统调配完全是自动的。

戴上VR头盔,参观者便立即置身于芬兰的诺基亚5G实验室

这不仅仅是个演示场景。诺基亚贝尔相关人士透露,宝马公司、诺基亚贝尔、中国联通以及国内某地的城市管理中心已经在落地测试这个场景。 

05

AI与5G相辅相成

提起5G和AI,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是,手机拍照时,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算法为你设定最佳的拍摄模式,甚至美颜效果;在京东和亚马逊的无人仓库里还有更酷的场景,几百个先进的仓储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在仓库内快速移动,高效地分发物品,可规划的路线有超过10亿条,但它们之间永远不会“撞车”;在未来,智能驾驶能够帮助你避开塞车拥堵路段,避免与车辆和行人碰撞,甚至在你累的时候协助你一段无人驾驶……

但这些应用场景还不算最有趣的,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副总裁兼网络平台事业部5G网络设施部门总经理林怡颜利用俄罗斯足球世界杯向《IT时报》记者举了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例子。

“最近,美国高等法院宣布赌球在美国合法了,这让美国各个州都非常兴奋,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会是门大生意。”林怡颜笑道,“很快,有人说,5G+边缘云就能实现,而且还是最好的应用场景。”

林怡颜拿刚刚结束的阿根廷队与尼日利亚队之间的焦点比赛为例,有了5G、AI等技术的加持,人们不再简单赌比赛的输赢,而是可以赌每一分钟,例如,下一分钟梅西拿不拿得到球,梅西的射门进不进,什么角度进,点球能踢进吗?“这看上去与华尔街买股票没有什么不同,股票的价格时时变化。”林怡颜说,人们可以坐在球场里一边看球一边下注,随时参与博彩游戏,当然博彩公司也会根据大数据给出动态赔率,如果梅西状态好,那么赌他点球不进的赔率就会高一些。

5G和AI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令林怡颜很期待,“其实,中国有食品问题,美国也有,几个月之前,美国亚利桑那州曾发生有毒生菜致命事件。”她表示,无论美国政府还是沃尔玛这样的商家,都很难实现商品溯源,“英特尔正与业界合作利用大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当我们把AI放在工业场景中的‘边缘云’效果会更快更好。”据悉,目前英特尔已展开此方面的测试。

类似的应用也出现在中国,在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脑”系统中,大量使用了海康威视的智能摄像头,这些集成英特尔技术的摄像头能够把它摄到画面在边缘云当中进行AI分析,并加上人脸识别,对城市安防带来高效率的帮助。在平昌奥运村当中,与AI结合的智能摄像头系统可以告诉奥组委人士,15分钟、30分钟之后,人流会在哪里,并提醒组委会提前进行安全防范、人流疏散。英特尔期待,在下一届北京冬奥会上也能继续提供类似的服务。

“以前都是聪明的工程师告诉你资源放在那里,现在AI完全可以告诉你。”林怡颜说,“AI和5G绝对是互补互助的,虽然现在5G还没有完全商用,其实很多AI已经开始帮助系统优化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