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希望大家提供真5G手机 解答SA与NSA制式终端的关键问题

 IT时报 2020-11-05

MWC2019上海站,5G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正当参会者和通信用户对即将开售的5G手机翘首以待时,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的一句话让关于5G手机模式的讨论瞬间被舆论热炒,“明年1月1日开始,政府不允许NSA手机入网,SA是发展方向,中国会尽快过渡到SA。”

在此之前,华为拿到了中国第一张编号为001的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昨天,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在微信转发《国内5G市场突变:高通系产品或集体凉凉,华为成唯一“真5G手机”》一文时表示,5G时代NSA(非独立组网)很快会被淘汰,SA(独立组网)才是真5G,希望大家都提供真5G手机。余承东说这句话的底气在于,目前业界只有华为能提供SA/NSA 5G双模手机,Mate 20X 5G是目前唯一一款支持双卡的5G手机(支持一张5G卡和一张4G卡),其他5G芯片平台都不支持双卡。

一石激起千层浪,NSA和SA手机到底意味着什么?消费者在2019年下半年到底可以放心购买5G手机吗?

许许多多个与5G手机相关的疑问被着急的消费者抛出,难道说好的5G手机飞走了?

《IT时报》对SA与NSA制式5G手机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最客观的解答,希望能帮助消费者理性判断5G手机到底该不该买。

1. 什么是SA和NSA?

在通信行业,SA和NSA通常指的是运营商的组网方式。

5G独立组网(SA)指的是新建5G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以及核心网;5G非独立组网(NSA)指的是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进行5G网络的部署。SA,5G NR直接接入5G核心网(NG Core),不再依赖4G,是完整独立的5G网络。目前,我国已经很明确地拥抱SA模式。

两者模式相比较,主要的区别在于NSA没有5G核心网,SA有5G核心网;NSA组网互联互通相对复杂,SA组网下互连简单;但SA的标准和技术成熟度低,NSA成熟度高,成本也更低。

2. 我国目前建设的5G网络是SA还是NSA?

全球大部分国家部署5G都是NSA先行,NSA是更成熟的标准和技术,未来再逐步过渡到双模,中国不例外,SA网络成熟尚需时日。

据《IT时报》独家消息,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省市的铁塔分公司已分别交付5G基站4400、3700、5000、3100多个,仅这四个重点省市便已建成超过1.62万个5G基站,后续,三大运营商会陆续开通这些已交付的基站。

目前,这1.62万个5G基站几乎全部都是NSA的,据运营商人士介绍,SA组网技术和标准目前并不成熟,预计标准会在2020年中确定,2020年下半年晚些时候具备大规模建网的条件。届时,三大运营商都会积极拥抱SA组网模式。

3. 2019年购买的5G手机,2020年1月1日之后还能用吗?

当然可以!今年已经入网销售的5G手机(NSA),明年将可以继续使用,体验完全不受影响,因为明年SA和NSA双模网络的5G手机也支持NSA,而且今年和明年三大运营商的主要5G建网模式还是NSA为主,NSA模式5G手机的使用没有任何问题。

“入网许可”是针对手机生产厂商的,和能在网络上使用根本就是两回事。

4. SA和NSA对手机有何影响?

NSA和SA是5G网络部署的两种模式,对智能手机用户而言体验一致,没有差异。今年购买5G手机,可以先享5G体验。

我国积极推进5G发展,今年6月即发放了5G商用牌照。目前这个阶段,无论是基站建设速度、手机成熟度、信号覆盖定位连续性,还是考虑国际漫游以及不换卡不换号即用5G服务的需求,先部署NSA都是运营商和产业的共识也是客观选择。

5. 目前市场上有哪些5G手机可以选购?

6月25日下午,华为5G双模手机Mate 20 X(5G)获得国内首张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编号为001。

根据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的说法,华为Mate 20 X 5G版并不是双卡双5G,而是“华为现在能一张卡5G,一张卡4G。其他平台产品目前只有单卡,要回到单卡时代。

其它,如小米MIX3 5G、OPPO Reno 5G、vivo iQOO 5G、摩托罗拉moto z4、三星Galaxy S10 5G、一加7 Pro 5G、中兴Axon 10 Pro 5G,包括中国移动自主品牌5G手机先行者X1等均采用的是高通推出的骁龙X50基带,属于NSA制式手机。

这意味着,除了华为之外,全球其它所有已发布5G手机均为NSA制式。此外,高通也已经推出骁龙X55芯片组,支持NSA和SA双模。根据公开信息,搭载骁龙X55、支持行业应用的双模5G模组的5G手机已经出样,将在明年初量产并规模上市。

所以,SA也好,NSA也罢,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真5G”,一切都要以使用体验说话,至于SA制式5G手机的入网问题还是交给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去关心吧。

编辑:挨踢妹

图片: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