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香一瓣 ‖ 梨花胜雪寄清明

 浓淡由他白利芳 2020-11-05

《密城记》总第364期  2019年4月3日

梨花胜雪寄清明

□ 白利芳

清明将至,新密家乡素有“早清明,晚十月一”的说法,是说清明扫墓,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祭奠先人,是一年中一早一晚重要的节日,不能忘记祖先的恩德。后来先人们将其演变成了清明上坟易早,寒衣节易晚的说法,究竟从何时说起,已无法考究。

尽管清明节,古人有“梨花风气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这样踏青春游的悠然描写,也还有“秋千架上春衫薄”这样唯美生动的写意,但更多人还是把这个节日当成缅怀故人的特别节日。

清明前夕,和夫一起回乡给公婆上坟,这样的节日,尽管天气晴朗,天空湛蓝,白云悠悠,花香郁郁,心情上却也总会带着几分凄冷,几分哀思,几分怀念,几分沉重吧!

公婆安息在村子的骨灰堂里。默默伴着夫往前行,沟畔上一株梨花开的正浓,一树的素白更增添了几分清明的清冷。一片青翠的树林间,沉寂的骨灰堂里,时时传来低低的啜泣和轻声的哀诉。随风飞起的纸灰,合着青枝上挂着的白幡条沙沙舞动,像一缕脱离尘世的灵魂在游离。若生命真有灵魂,那安息也是一种重生,这样对于生者是不是可以减少悲痛?

一晃十年了,每次祭奠都会给公公带上一甁烧酒,老人一生节俭,没有喝过名贵的白酒。从小没有父母,跟随寡居奶奶长到十二三岁的公公自己出去闯荡,背过煤,拉过车,后来参军,枪林弹雨中捡回一条命,常听他讲,自己如何从死人堆里抱着求生的欲望爬了出来,又如何失足掉入长江,顽强的抱住石头憋着一口气浮出水面活了下来。

解放后,他放弃了留在军中的机会,弃甲归田,回了家乡。也曾有人笑他,目光短浅,若留军中至少丰衣足食,还可谋个前程。他笑笑:“多少一起的战友连命都没了,我活着就已经赚了!”知足常乐,是老人一贯的作风。

也许九死一生,经历过太多的生死别离,公公特别的珍惜家人。娶了大门大户娇生惯养的婆婆,外人很多嘲笑他唯婆婆命是从,重活累活自己干,好吃好喝紧着婆婆,也还是被婆婆跳着脚骂的灰头土脸,他依然笑呵呵出去买来烧鸡给婆婆吃。这样一辈子鸡飞狗跳,吵吵闹闹,看不出和谐的日子,公公却觉得有滋有味。有时候想想,人生短短几十年,举案齐眉有几家?还不是一面一地鸡毛,一面不了了之,平平淡淡才是真!

走出骨灰堂的大门,眼见一阵风过,片片梨花飘落如雨,似是看到当日须眉白雪的老人临终躺在床上,弱弱抱拳在胸对我说:“媳妇,照顾我不懒,承情了!”不像一个长者对后辈照顾自己的谢意,倒像是对生活中给别人带来麻烦的歉意,感谢别人给予自己帮助的感恩。

人生区区百年,就如这一夜东风梨花白,不管多么繁花似锦,总会有盛有衰,开时怒放,落时淡然,只要尽了力,终保持自己干净洁然的本性就好。

若真有天堂,愿天堂梨花盛开,那是晚辈对逝者的怀念!


《心香一瓣》近期其他内容

心香一瓣 ‖ 怀念我的大家庭

心香一瓣 ‖ 大  嫂

心香一瓣 ‖ 我的爷爷奶奶

心香一瓣 ‖ 母  亲

心香一瓣 ‖ 由床领席想到的

心香一瓣 ‖ 怀念老公爹

心香一瓣 ‖ 一顿极其特殊的餐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