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荔湾区建设三大高标准碧道打造岭南水文化名片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20-11-05
  央广网广州9月15日消息(记者郑澍 通讯员赵雪峰)广州市今年出台的《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要建成碧道1506公里,基本建成贯通全市的碧道骨干体系。按照“一年试点建设、三年大见成效、七年基本建成”的目标,绘就“千里长卷,最美广州”。
  记者近日从广州市水务局了解到,荔湾区大力推进碧道建设,以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为主线,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基础元素,充分挖掘荔湾河流水系的生态价值、历史人文价值、经济价值,打造出“荔湾花地河碧道示范段”“历史文化碧道——沙面岛碧道”“企业主导碧道——大坦沙碧道”等一系列高标准碧道。
改造前的花地河驿站(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改造后的花地河驿站旱桥景观(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生态景观碧道典范—花地河碧道
  花地河是荔湾区最大的内河,也是珠江航道的一条支流,南北全长约8.84公里,平均宽度90米,流域面积28.4平方公里。北与珠江西航道白鹅潭相接,南连平洲水道,西通广佛河。2019年,荔湾区积极响应省市的关于碧道建设的有关要求,高度融合花地河周边功能与滨水用地布局,打造出5.2公里,具有荔湾特色的碧道示范工程。
(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历史文化传承碧道—沙面岛西堤碧道
  沙面西堤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百年洋场所在地,广州国家级的城市名片,岭南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样板,典型的规整式中央大街布局和滨水公共空间,给当时的广州旧城树立了城市风貌示范。
  为使沙面西堤街区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2019年荔湾区政府结合省市碧道建设的部署,实施了该区域的品质提升工程,项目以恢复历史公共空间格局为切入点,运用“微改造”手法,打造有温度的街区,将沙面西堤打造为“广州西客厅”,完整展现广州近代历史风貌,唤醒历史记忆,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碧道。
大坦沙碧道(沿江示范段)实施前(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大坦沙碧道(沿江示范段)实施后(规划图)(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政府企业共建碧道—大坦沙环岛碧道
  大坦沙岛,地处珠江中,位于广州西部,是昔日羊城八景之一“双桥烟雨”的所在地,面积3.55平方公里。目前大坦沙岛的沿江堤岸是10多年前珠江堤岸工程的一部分,由于部分路段涉及土地征拆及有泊船码头等设施,现有堤岸线并非连贯的。在最新的大坦沙设计规划中,未来将建成环岛8.7公里的江岸线,相关碧道景观也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为保证通江视廊,其中滨江一线建筑控制在60—100米,二线控制在150米以下,将环岛的滨水散步道将人的活力引导到水边,使滨江水岸线成为文化展示与市民健康生活的滨江景观廊道,预计全程步行约两小时,慢跑约一小时。
  今年4月,荔湾区大坦沙环岛碧道沿江示范段开始建设,该段示范段位于岛上东岸双桥8号楼盘一侧,将作为整岛规划8.7公里江岸线的首开段向外展示,打造岛民“1小时运动圈”。7月,大坦沙环岛碧道沿江示范段正式对外开放。本次沿江示范段全长为1.2公里,整体面积为4.7万平方米,与改造前相比,升级后的绿道在原基础上增加了灯光照明、健身器械等便民设施,并配套有室外篮球场、健身广场、林荫大道、休闲休息区等公共场所,结合得天独厚的江景资源,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观赏、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公共区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