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15年国内电子教材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参考论文

 新用户65147843 2020-11-05

迄今为止,关于电子教材近几年发展现状的综合性研究却很少,针对目前的需求,笔者综合近15年电子教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定量分析,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来研究电子教材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资料来源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为源检索总数据库,选取其中的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两个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电子教材的文献检索。

笔者以“电子教材”及其相似概念,如“数字教材”“电子教科书”等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得到文献数为314篇,检索时间为2015年10月19日。为保证检索文献的有效性,将会议通知等与研究无关及重复文献筛掉,统计出文献数为275篇。已有研究年载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如下页图1所示。

从图1可以发现,1999年至2009年电子教材发展速度较为缓慢,2010年至2015年间文献数呈现猛增的趋势,这说明电子教材在近五年间发展迅速,也表明了数字化时代适合电子教材的发展和生存。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275篇电子教材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来对电子教材的热点、趋势进行探讨。过程中主要采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三种分析方法。

词频分析法[1]是利用能够揭示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关键词的频次进行排序,结合电子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高频词所承载的科技内容,对主题进行相应的分类与组织,从而揭示出电子教材的研究范围与热点。

共词分析法以文献集中的词汇对或名词短语共同出现的情况,来确定该文献集所代表的学科中各主题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词汇对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则代表这两个主题的关系越紧密。[2]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用以测定对象在群体与组织中被接受的程度,发现对象与对象之间的现存关系,并揭示组织本身的结构特征的工具。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UCINET软件,可进一步分析电子教材领域内的关键词引文关系网络的群体特征。[3]

研究过程

本研究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对文献进行关键词数目统计和实现共现矩阵分析。用SPSS 19.0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从而获得电子教材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UCINET软件对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来研究电子教材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以及电子教材未来的研究方向。

1.高频词的选取

首先对相近关键词进行合并整理,如将电子教材、电子课本、数字教材、电子教科书等归到电子教材类中。然后对275篇文章进行筛选,选取频次等于或大于12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29个高频词,如表1所示。

2.关键词矩阵的构建

使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以29个高频词汇构建一个29×29的共现矩阵,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矩阵,如下页表2、表3所示。

3.多元统计方法的使用

(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前提是进行信度测量,计算结果,信度系数为0.873,大于标准0.7,因此可以进行因子分析。以共现矩阵为原始数据源开展因子分析,利用SPSS19.0软件,抽取方法选择“主成分”和“最大方差值”来对数据进行计算,通过因子分析后得到解释的总方差表、成分矩阵表以及碎石图(如下页图2)。

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保留;特征值小于1,因子舍弃”的原则,可以从总方差的解释表中得出6个潜在的共同因子,即电子教材、电子书包、教材、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出版、电子书六个因子。同时要遵循“提取的因子累积百分比要达到50%以上”的原则[4],6个提取的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621%,因此达到标准属于符合条件的因子。

在总方差解释表与旋转成分矩阵表的基础上,观察碎石图,可以看到因子分析的前6个因子类别较为显著;从第7个因子起,碎石图的曲线开始趋于平缓,变化不明显。碎石图分析表明前6个因子对原有变量的解释贡献力比较大,其中第1、2因子表现最为明显;第7~29因子对原有变量的解释贡献力减弱,变得很小。以上信息说明,电子教材领域的研究分为6类较为合理。

(2)聚类分析

在SPSS19.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中,选择系统聚类的方法,采用Ward’s method离差平方和法,设置为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来进行聚类分析。

从下页图3所示的树状图中可以看出,电子教材的研究热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传统教育的研究,包含教材、学习过程、传统教育。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研究,包含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平板电脑、发展趋势、教材建设。③云计算技术支持下学习环境的研究,包含云计算、个人学习环境、学习分析。④电子书包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包含电子书包、调查研究、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教育应用、应用现状。⑤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究,包含电子书、数字化学习、学习资源、结构方程模型、电子教材、小学英语、开发、课堂教学。⑥教材出版数字化的研究,包含教材出版、数字出版。

上述的对比表明,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3)社会网络分析

选取UCINET和NetDraw软件作为电子教材热点分析的主要工具,从中心性的角度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进而把握电子教材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了29个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图(如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电子教材、电子书、结构方程模型是电子教材领域研究的核心热点,其他关键词都是围绕这3个核心关键词展开研究的。而教学模式、平板电脑、学习资源、开发、小学英语、教育应用、调查研究、电子书包等是围绕核心热点展开的,并且连接周围的边缘点,因此可以将这8个研究热点看作是连接电子教材核心与边缘点的桥梁与支架,起着一个研究中心与研究边缘点的衔接作用。虽然其他18个主题词处于低位,但它们的作用不容忽视,很可能会成为电子教材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结论

1.关注学习

传统教材研发一般从教学角度着手,但是通过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学习分析、个人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5个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电子教材研究从学习角度开始进入。电子教材以学习者为中心,主要从学习者、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虑。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从学习者角度进行分析,进而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环境,提供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媒体、活动和资源,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视角的转变不但体现出教学理念的变化,更为主要的是彰显出电子教材的技术特性。

2.关注英语学科

英语学科是电子教材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与它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会读、会写、会翻译,三者缺一不可。但是在使用传统教材进行学习时,学生只能看到英语单词对应的翻译,不能听到发音,这无疑会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而英语电子教材的研发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它不仅可以使用语音识别系统,还可以实现动态的词汇解释、语法提示以及动态翻译等功能。[5]

3.关注研究方法

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也称协方差结构分析。它是一种非常通用的、主要的线性统计建模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6]对于使用传统统计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却往往可以处理,如需要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的诸多问题。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电子教材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发现显著影响电子教材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因子,从而为电子教材研究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4.关注教材建设

与印刷教材、视听教材相比[7],电子教材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与学习者进行信息共享和学习反馈,并且支持双向互动的学习活动;同时电子教材能够实现及时修正和更新,可以让学生们及时接触到最新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但因为缺乏相应的规范或统一的标准,所以电子教材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围绕电子教材的建设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现在已经有一些学者重视电子教材的发展,甚至设计教师社区、学习讨论等模块供教育机构、教师等教育者更好地对教材进行相关管理。

5.关注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教育的变革。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电子教材的研究技术正是与这一现象交相呼应,如牟智佳[8]等人设计开发的电子教材写作工具软件,包括教材结构设计、内容片段编写、交互片段选择和学习过程记录等四部分功能,支持教师基于多种终端设备和操作系统协作编写电子教材且内容具有终端适应性。在电子教材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多了,学习活动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我效能感和满意度[9]也显著高于基于纸质教材的课堂教学。

总结

本文通过使用文献计量法、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知网中关于电子教材的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其中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电子教材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图得出电子教材未来的发展趋势,目的是为以后电子教材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以及为他们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便利。然而仅仅通过关键词的分析并不能对电子教材研究做出精准的判断,只能对其做出大致的类别划分,并且在社会网络分析过程中通过观察网络分析图观测核心与热点问题也可能有一定的主观性,更为深入的分析还有待于对文献的进一步研读。

参考文献:  参考论文

[1]王颖纯等人.基于词频统计分析方法的SaaS国内研究热点分析[J].情报杂志,2012(7):44-48.

[2]钟伟金等人.共词分析法研究(三)——共词聚类分析法的原理与特点[J].情报杂志,2008(7):118-120.

[3]徐媛媛,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引文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184-188.

[4]陈巧云,李艺.中国教育技术学三十年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共词分析和文献计量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13(5):87-95.

[5]杨万里.基于探究、合作、创新教育理念的电子教材研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2):41-46.

[6]周涛.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实证分析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5):99-102.

[7]王然,郭鸿.电子教材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5):82-87.

[8]牟智佳,武法提.电子教材写作工具的交互元件设计与功能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5(8):92-98.

[9]龚朝花,陈桄,黄荣怀.融入中小学日常课堂教学的电子教材之价值再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2):60-66.

作者简介:刘玲云,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参考资料;http:///index.php?c=show&id=30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