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1月15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发生2.6级地震

 YBZXDZ 2020-11-05

2018年1月15日22时16分19.8秒,在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附近(东经124.77度、北纬45.22度)发生2.6级地震,震源深度2千米。

从官方提供的地震震级数据来看本次地震依旧属于去年7月开始活跃至今的吉林松原宁江区震群型地震的活动范围,初步定义为吉林松原宁江区震群型地震的余震活动【另外别纠结震源深度的问题,一般震级越大震源深度越深,当然不是说特别大地震或者强震或者较强地震震源深度都深达几百千米,一般强震或者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在50千米至10千米之间,像这种2级至4级不等的小地震震源深度往往在1千米至10千米之间】。

截止到2018年1月15日23时为止吉林松原宁江区震群型地震共发生了3次3级至3.9级地震,3次4级至4.9级地震,最大为2017年7月23日吉林松原宁江区4.9级地震,我方将吉林松原宁江区及其周边数十千米范围内自2017年7月18日开始至今发生的地震活动定义为震群型地震,震群型地震的特点是无明显主震【或者说主震次数很多,一般定义主震和余震的关系是余震往往比主震小1级或者1级以上,例如一个地方发生5级地震,后续又发生了多次3级,4级不等地震那么后面这一系列地震可以说是前面那个5级地震的余震,震群型地震的不同在于震群型地震无明显的主震或者说主震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自2017年7月18日开始至今吉林松原宁江区-前郭一线先后发生了4.9级地震,4.5级地震,4.3级地震,这3次地震可以视为是3次独立的主震,而这3次地震期间吉林松原宁江区及其周边发生的2级,3级地震均系这3次地震的余震活动】。

从地震序列来看2017年7月18日开始活跃的吉林松原地震属于前震-震群型地震活动,2017年7月18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过一次2.6级地震系后面7月23日吉林松原宁江区4.9级地震的前震活动,而从2017年7月23日开始至今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的地震可以定义为震群型地震。

实际上吉林松原发生震群型地震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2017年7月吉林松原宁江区震群型地震前吉林松原地区就有过震群型地震的前科,2013年10月至11月吉林松原前郭县-乾安发生的一系列5级至5.8级地震均属于震群型地震。

另外从最近几年东北地区浅源型5级以上地震频次来看我方认为东北地区进入了一系列地震活跃期【活跃期的原因可能和2011年日本东海岸9.1级地震有一定的关系,2011年日本东海岸9.1级地震导致朝鲜半岛向东移动了近5厘米,整个东北地区也有一定的地壳应力改变,2011年之后东北地区5级以上的地震就开始频发了,2013年进入频发的高峰期】。

总结:

第一、2018年1月15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的2.6级地震系吉林松原宁江区震群型地震的余震活动。

第二、自2011年开始东北地区就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第三、根据目前观测数据近期吉林省松原暂无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