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安全气囊的坎坷诞生记

 百车全说 2020-11-05

说到汽车上的安全措施,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应该都是“安全带”,见过没有安全气囊的车,但是没有安全带的车估计没几个人见过。然而,早在如今的三点式安全带发明之前,最早的安全气囊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从发明到普及,安全气囊的发展远比安全带要曲折坎坷许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安全气囊诞生的背后故事。

安全气囊的诞生

1952年的时候,一个名叫约翰(John W. Hetrick)的美国工程师,在一个周末带着老婆和7岁的女儿开车去郊游。一路上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没想到路中间突然出现了一块大石头,约翰急忙打方向盘踩刹车,结果车子没控制住翻到水沟里了。副驾上的老婆为了保护怀里抱着的女儿,就用手臂挡在女儿的头部。等到一家人被救出来的时候,约翰发现女儿在老婆的保护下,毫发无损。

回到家之后,约翰就开始琢磨着要如何设计一个装置来代替手臂,保护车里的乘客。(注意,那个时候安全带还没有像现在一样普及)1953年,约翰设计的“安全垫”获得了专利。

为什么约翰会想到利用空气垫来保护乘客呢?这和约翰曾经的职业有关。约翰原本是一个海军工程师,他在一次准备修复鱼雷的时候,鱼雷内的压缩空气突然泄露,强大的空气动力把帆布罩一下子顶到了天花板上,然而,天花板却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这件事给约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当他想要设计一个保护设施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件事。

约翰发明了“安全垫”之后,立刻把这个发明向几家大的汽车厂商进行了推介,但是那几家车厂都表示没啥兴趣。约翰发明的安全垫最终被应用在了防止飞机着陆时与地面的碰撞。

与约翰发明安全垫的差不多时间,远在德国的沃尔特·林德也发明了类似的安全气囊。

饱受冷落的安全气囊

1959年,沃尔沃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带有三点式安全带的汽车,一下子就吊打了大部分车厂的车内安全保护措施。远在美国的福特和通用两位大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身体还是非常诚实的开始想要寻求汽车安全领域的突破。

约翰的“安全垫”自然在福特和通用的考虑范围之内,不过他们认为约翰的“安全垫”反应不够迅速,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约翰的设计。

在整个60年代,一直有人尝试对安全气囊进行改进和革新,大多数虽然获得了专利却缺乏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直到1967年的时候,前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工程师艾伦(Allen Breed),发明了一个由机电传感器控制的安全气囊。这也被认为是现代安全气囊的真正雏形。

很快,艾伦就把他的新发明卖给了克莱斯勒使用,不过克莱斯勒那会儿因为要进军欧洲,没放太多精力在这方面。

安全气囊真正迎来小范围的试水,是在1971年,福特将安全气囊装在一批实验车上;1974年通用汽车率先在市售车装上驾驶座安全气囊。但不幸的是,一方面因为70年代的美国人,沉醉于肌肉车的快感当中,压根就不在乎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当时的安全气囊是选配,价格不便宜,再加上石油危机导致油价上涨,所以没过多久安全气囊便再次“销声匿迹”。

PS:据说,1969年的时候,福特曾带着新研发的安全气囊去华盛顿向交通部汇报,结果实验时,安全气囊死活打不开。福特当时的掌门人福特二世觉得太丢人,一度下令停止安全气囊的研究。

安全气囊的逆袭

1967年,奔驰的工程师开始对汽车安全气囊进行研究。美国人虽然不重视安全气囊,但是60年代的时候,对安全气囊研究最多最深入的还是美国。所以奔驰打着交流的旗号,开始派工程师去美国学(tou)习(shi)。德国人可怕的严谨性也在这次研究中暴露无遗。

比如说安全气囊用的气体发生器,其实德国也有化学公司生产类似的产品,但是奔驰的工程师依旧费尽力气从美国一家参与了导弹研究的公司手里买下了气体发生器的样品。为了研究气体的填充过程,奔驰的工程师还跑到德国军队和博世公司去学习。

在1980年12月,奔驰把安全气囊装备装在了当时的S级轿车上,成为世界上首家将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备,安装在自己量产车型上的汽车厂商。并且还在8年后还推出了副驾驶安全气囊。

德国人已经开上带安全气囊的汽车了,美国人还在为安全气囊该不该装吵成一团。直到1984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才在《联邦汽车安全标准》第208条中,增加安装气囊的要求。1995年才正式经由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提供明确的法则及指导方向,要求1995年起新车的标准配备需要有双气囊。

1987年,保时捷944Turbo成为全世界第一辆标配驾驶座和乘客座安全气囊的汽车。(944和944S都是选配安全气囊)

1988年,克莱斯勒成为美国第一个标配驾驶座安全气囊的公司。

90年代后,安全气囊在欧洲的高端车型当中成为主流配置。

2000年之后,安全气囊普及甚至中低档汽车,比如小排量的福特嘉年华和标致206等。

时至今日,汽车安全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前排气囊、后排气囊、侧气帘,膝部气囊甚至中央气囊都已经有不少车辆配备。虽然安全气囊的发展一路坎坷,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人们最终还是发现了它的强大保护作用。

感谢那些曾经为改进安全气囊而不懈努力的工程师们,没有他们的坚持与付出,就不会有如今更加安全的出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