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树云中篇小说:我的继父

 淡味茶原创文艺 2020-11-05

我的继父

文/张书云
一喜得贵子

1965年的冬天,在姓刘的一家庄稼院里,出生了一个胖胖的男孩,一家人喜出望外。男孩洪亮的哭声久久不停。“是不是孩子是冷?再给他裹床棉被!”小男孩儿还是没命的哭。“去找邻居家的嫂子,给孩子喂口奶,他可能是饿了”。

邻居家的嫂子来啦,看了看胖乎乎的男婴“哎呦,小家伙胖乎乎的,真可爱!取名字了吗?好大的哭声!”胖男孩儿用力吸吮着甘甜的乳汁。“这个孩子好养活!”

“他爹给孩子起个名字吧!”刘老汉挠了挠头,“就叫来财吧!你看他长的很有福相”。

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中,希望这个孩子能给家里带来好运!来财吸吮着母亲的乳汁,长的很快。三个月后体重到了十七八斤,抱起来沉甸甸的。

一天一个化缘的和尚来到这个村子,到了刘老汉的家里。刘老汉拿出家里的玉米饼给了和尚。“长老,农家人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东西,你就将就着点吃吧!你多包涵!”“长老给我家孩子占一卦吧!”

和尚摇了摇头,“世人皆为情所困,苦海无边!”和尚走了,刘老汉百思不得其解。

来才一年年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家人希望他能成才。

二来财上学

来财的母亲从供销社扯了二尺花洋布,给儿子缝制书包。买了两个本子,两支铅笔,一切准备就绪。他的父亲亲自送他上学,交给了杨静老师,叮嘱半天。

一个不大的村子,一年级有十多个学生,老师大多教几个年级,在一个教室里好不乐闹。“新生注意了,翻开语文课本学习拼音”老师把语文两个字写在黑板上,用拼音注上。“yu,wen!”大家看黑板,先学习a,o,e,i,u,...大家和老师一起读书。

来财晃动着脑袋,嘴里“a,o,e,i……”“来财站起来读一遍”!啊!他傻了眼。

“读一遍,我已经读了好几遍了!”老师重复着说。“我去厕所,一会儿回来再读!”来财在厕所里转悠,不想回教室。几分钟过去了,老师说“这孩子怎么了?吃了什么东西?拉肚子?”来财回到教室。“你在厕所里待了多长时间?早晨吃了什么?”“我肚子有点疼!”

“好好听课!学会读写!”老师给大班的学生上课去了,给一年级布置作业:学会读写汉语拼音!

来财拿着铅笔比铁掀还要重,字写的像蝌蚪,来财胡乱的画着。老师打开他的作业本,皱了皱眉头,下午数学课正在进行。“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1,2,3,4,5……“伸出双手,”1,2,3,4,5……”

“来财站起来数一下!”又叫我,啊!“老师,我还得去厕所!来不及了。”

“这孩子怎么啦?老去厕所!”

十多分钟又过去,他回到教室,面露难色的低下了头。“你到底吃了什么东西?老去厕所?”老师觉得他有事,明天这样派个人去看看他!

第二天,老师提问来财,他又去了厕所。他在厕所里转悠,不高的墙头能看见他的头顶。从外面的同学把他的情况告诉了老师。杨静老师知道他故意逃课,耐心地让他伸出双手。“1,2,3,4,5……”“你读一遍?”他读不下去,低下了头,涨红了脸。老师无奈的摇摇头,汗水从脸颊流过,激动地拿起教鞭,在办公桌上摔了两下。同学们立刻做好,听老师讲课。

“同学们拿起笔,写1,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中漂,3三像耳朵听声音……”老师来到来财的面前,让他坐好,学习拿笔的正确姿势。好半天他只学会了写“1...”

拼音更老师头疼。“看病的时候医生让张开大嘴,发a”

“o像个鸡蛋”?来财好不容易学会了写“1”和“o”

几天,十多天,一个月……他还是那样,老师没了办法,决定去家访一次。杨静老师晚上到了来财的家里,刘老汉热情款待,拿出平时舍不得喝的茶叶,用热水冲满一杯,送到老师面前。茶的香气在小屋子里弥漫……

“怨我这个老师无能,教不了你的孩子。做家长的要和我一起努力吧!,不图他能考上高中大学,他能多认识一些字,

会算一些题”,我就知足了!”

刘老汉一直陪着笑脸,“全家人一起努力,孩子让老师费心了!”

全家人一起齐上阵,两个姐姐教弟弟数数,写字。母亲睡觉前在床上反复掰着手指。第二天早晨一提问,还是从零开始。几个月后,全家人都泄气了,再也没有信心教他数数,写字!

刘老汉长叹一声“是不是他的脑袋在娘胎里被驴踢了?,“唉!

还是你玉米粥喝的太多,让他的脑子成了浆糊!”

“唉!祖上无德!祖坟上没有冒青烟,下力的命”!

学校里老师再也不问来财的功课,年龄还小玩几年再说吧!

老师也觉得没有面子,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煞费苦心!

三来财退学

三年后,十多岁的来财再也不愿上学,老师的无奈,同学的耻笑,他再也不愿去学校。刘老汉抽着旱烟,多次摔掉烟锅子的烟灰,长吁短叹。母亲看着长的又高又壮的儿子,心想: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整夜难以入睡!

第二天早晨,刘老汉用红柳条给儿子编了个小筐,还做了个小篮子,那是来财的劳动工具。当时生产队的小喇叭上经常唱《我是公社小社员》那首歌。“我是公社小社员呢,手拿小镰刀啊!身背小竹蓝呀……”来财很喜欢听这首歌,他觉得劳动很光荣。

上午一筐草,下午一筐草,草垛成了小山。大门外有个粪坑,他不怕脏不怕累,用铁锨一次次送到自家的粪坑里。他还用小镢头找寻地里漏掉的的玉米苲,棉花柴,天长地久柴垛成了小山。自家的自留地里禾苗绿油油,粮食翻了翻。村里人夸奖他能干,将来会过日子。

时光流逝,一年年来财18岁了,魁梧的身型,典型的国子脸,说话铿锵有力。刘老汉两口子为儿子的婚姻担心,到处打听想给儿子找个工作。有家亲戚在铁路上工作,农村实行了包产责任制、包产到户,家里人庄稼活离不了他,想找个替班。刘老汉千恩万谢,为孩子准备行李。来财踏上了新的征程……

四来财的婚事

一晃三四年过去了,来财舍得下力,不怕脏、不怕累,得到了领导的好评。他积攒下一笔钱,回家一身新衣,背着大提包,戴着上海宝石花手表,好有成就感,如同衣锦还乡。

本家婶子来提亲,说把她的娘家姪女说给来财。婶子夸奖来财:英姿挺拔、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火热的夏季,激情澎湃,蝉用力地嘶叫着,声音并不动听,让人心顿升烦躁。来财买了一大提包礼物,骑着永久牌自行车驮着媒婆,车轮飞快的转动,很快到达目的地。

美子姑娘和她的母亲热情迎接。她的父亲和来财礼让着,美子沏茶上桌。大门外来了好多看热闹的人,来财拉开提包的拉链,邀请他们进屋。捧出花糖分给他们。美子姑娘身穿白色的确良上衣,胸前绣着一朵梅花。她的皮肤白白的,声音柔和,初中毕业的她走路自有一番风韵。看到来财戴的手表问“你的手表是什么牌子的?”来财挠了挠头“可能是石榴花”

美子扑哧一下笑了,“第一次听说有这个牌子”,她微微皱起了眉头。

正在这时,有个卖蜂窝的人正在叫喊“谁要蜂窝?”美子的父亲从太师椅子上起来,向大门口走去。“卖蜂窝的过来,我留五百,大热天的不想烧柴禾”

“天这么热,谁还烧柴禾?”

来财起身帮忙卸蜂窝。“十个高排一排,”来财一趟一趟忙活着,汗从脸颊流出,也顾不得擦。“别搬了,数一数有多少蜂窝?”来财没有回答。“你数数吧!我管着搬!”“还是你数数吧”!“差不多够了吧?,地方小,放不了那么多!”

“这是多少蜂窝?”来财没有回答。美子的脸变得有些冷,她断定来才不识数,心凉了半截。进屋和母亲说了些什么!

美子的母亲和媒人说“她姑姑,这么大的事我们商量一下再说吧!你们回家等信儿!”“你们在这里吃了饭走吧!”

来财看到美子家的人态度有些冷淡,语气也不亲热,叫着婶子一块走啦。

来财的父母等待孩子的消息坐立不安,母亲时不时的向大门外张望。一眼看到儿子朝家的方向奔来。儿子骑车到大门口,“他婶子怎么样啊?屋里坐啊!”

“让听信,終身大事,还得容人家商量一下!容人家盘算一下!我们得准备钱!”

“钱我有,秋后盖房买新家具。他婶子,天怪热的,我给你们准备了凉面条,你就在这里吃吧。黄瓜、豆角、大蒜,麻汁,样样俱全!多吃点儿!凉快一下!”

“大妮子,给你婶子拿扇子来!”老刘媳妇殷勤的伺候着。媒婆打着饱嗝,来财娘从提包里拿出两包点心,用力向媒婆手里塞。“那多不好意思,不是外人,不必这样!”“烦劳他婶子费心了!”

“大热天的我走了,你们歇息一下吧!”

一家人把她送到大门外。

几天后,媒婆捎信回来,说女方现在不着急,过几年再说吧!有合适的婶子我再给你说!女方愿意找个识字的,能写会算的!来财又去了铁路上工作,每年领导都会给他放假,他到了结婚的年龄,领导对他也挺关心。

一次次相亲,一次次失望,刘老汉两口子急得吃不好,睡不好!就这么一个儿子,不能打光棍儿!他们想到了自己家的女儿,和她们商量一下能不能和哥哥换个媳妇?

第二天早晨,小女儿不见了,听说和本村一个小伙跑了,刘老汉气得直跺脚,嘴里不停地骂着。“没良心的东西,白养你这么多年!”姐姐知道妹妹有个同学和她挺要好,也为妹妹高兴,也为他们祝福。看到父母那么伤心,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心想:我是家里的大女儿,理应孝顺父母,也希望老刘家有个后代。我要是跑了,这个家没法过了!不知道父母会怎么样?人生如梦,生活本来酸甜苦辣咸都得饱偿!自己也渴望有个如意郎君,怎奈那世事难料,我不能,谁也不顾争取自己的自由!我要是一走了之,这个家会鸡犬不宁!生活再难也得继续!就算是一杯苦酒,一个火坑,也要向前跳。她擦干眼泪,选择了一个难题,用自己的智慧做出一份好的答卷。她劝说母亲,愿意为弟弟做出牺牲。

媒婆很快传来了消息,离我们村几里地有个姑娘人长的漂亮,她的哥哥头发有点少,也是想给他哥哥换个媳妇。男人写写算算什么都行!头秃有失大雅,过日子又不当演员,地里家里能拿起来就行。不瘸,不瞎,能过日子就行!来财家盖了四间新房子,装修,买家具,忙的不亦乐乎!来财结婚的日子终于到了,早晨三四点钟开始张罗,备好四筛礼,还有长命鸡。村子里的两个干部带着长命鸡,前去女方家里。在姑娘家的大门口用力打鸡,“喔喔喔”地叫着。女家人赶紧穿衣服,开门迎接客人。四个小菜烧好,一壶热酒,两个男人酒足饭饱,提起老母鸡笼子,朝村子走去。不知道,两个男人喝了多少酒,走出村子发现老母鸡跑了,两个人东一头西一头,半个多小时没有抓住鸡。鸡越跑越远,他们又怕耽误了男方娶媳妇,就提着一只公鸡向村子里走去。人们忙碌着也没有发现老母鸡丢了。在村子里说:老母鸡丢了,是件不吉祥的事情。

新娘子叫风云准时到家,漂亮的新娘子引来了无数人投去赞美的眼光。夸来财是“傻人有傻福!”看到自己的新娘子那么漂亮,又有那么多人称赞,他像喝了蜂蜜一样心里甜滋滋的,不知道有多美!一个劲儿地傻笑,用力的抱起新娘子,心中充满了爱意!美好的生活刚刚开始……

来财的家人把新媳妇风云待如上宾。丈夫的宠爱,她像掉进了蜜罐子。一年后,来财喜得千金,他的干儿更足了。在高唐,附近村庄,四处打工。还不时干地里的农活,他里里外外一把手,打理着这个家。风云像温室的花朵,不经风吹雨打,活的舒适安静。时光流逝,岁月里,没有浪花,只有小河潺潺的流水声一路向前。

几年后,她又生下一个女儿,她沉浸在幸福中。然而生活总不能风平浪静,在生活的海洋上行走,总会遇到狂风暴雨。你是继续前行,还是退缩?全凭自己!整日在家的她,像笼中的鸟儿向往着外面的天空。她的心像潮水一样翻腾,感情的小船在接受严重的考验。风云的心海会驶向何方?

五风云出门打工

久居笼中的鸟儿,向往着外面的蓝天白云。外表美丽的她在改革的洪流中向往着物质生活的富有,来财给不了她很多。他能给她一个安乐窝,一顿农家饭,仅此而已!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她已厌倦。她想改变命运,实现自身的价值。她走出那个温暖的窝,走向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她在离村不远的集市上行走,做市场调查,最终选择了做小本生意。她家里存款不多,二是怕担风险。她去了100多里的外地,买来了一箱钮扣在集市上出售。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吹皱了她的容颜,春夏秋冬练就了她的健康。可是,鼓不起来的腰包,让她很失落。在集市上她遇到一个大她近二十岁的男人,约她去果园给他帮忙。她和那个男人的相遇,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那双男人的贼眼让她失去了理智。她去了果园给那个男人摘苹果。

在20世纪末,苹果园并不多,老刘也算有眼光,有经济头脑。在苹果园的收入令他满意,天黑老刘还给她带些苹果拿回家。果园里的男人风趣的笑语,不时送来的秋波,让风云平静的心海泛起了浪花。回家看到自己的男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会出卖劳动力,她有些厌烦。觉得自己应该过一种浪漫的生活。园中的老刘给她讲述外面的世界,他的宏伟蓝图。她的心在翻滚,整夜难以入睡,陷入深思。

粗心的来财看不出妻子的变化。他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的做着同一个工作,让妻子感到无趣,两个人无法交流,心底的鸿沟越来越深。

曾几何时,风云也抱着幻想,抱着信心,教他识字,教他算数,这一切都是徒劳,她失望了……

果园里的老刘对于风云的美貌垂涎三尺,盼望着鱼儿早点儿上钩。终于有一天,他偷偷摸了风云的手,她没有反应,他便变本加厉。终于有一天,她忘了自己是有夫之妇,还有两个女儿。老刘要了她的身体,决定远走高飞。老刘大风云近20岁,他毫不在乎。大女儿上学去了,她带着小女儿跟老刘跑了,她向往着以后过上富裕的生活。

两家人都乱了套,女儿找妈妈。老刘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他的孙子已经出生,儿子抬不起头,一家人都在骂这老东西是“老色鬼!”

来财的心碎了,对妻子无微不至的

宠爱,换来了对自己的背叛!心里的怨恨,无处发泄!看着自己的大女儿,还有年迈的父母,生活还得继续,他咬紧牙关,再难也要向前走!大女儿15岁那年去外地打工去了,他的父母相继离世。她悲痛欲绝,孤单的他多想有个温暖的怀抱,温暖那颗受伤的心!

六王健

邻村的老彭家的儿媳妇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她受尽别人的嘲讽和婆婆的冷落。八年后,到处打听在福利院领取了一名无家可归的孩子,是个男婴,一家人很高兴。王健出生时,体重不足五斤,从小经常感冒,母亲希望她身体健康,所以取名王健。她的丈夫在家给个体户加工铁活,小日子过的不错,收入也颇丰。她好像从来也不是命运的宠儿,灾难一次次降临到她的身上。

初夏的晚上天空下起了小雨,有人催促她的丈夫要加快速度,赶出那批活。早晨,他早早起来,慌忙加班加点。头天晚上的那点小雨淋湿了他的车床,他不幸触电身亡。一个不到40岁的男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间。王健一家人如天崩地裂,万念俱焚。王健一下子像掉进了冰窟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亲人的离世她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然而,灾难又一次降临到她的头上。她一步步陷入泥滩……

她的丈夫死后,她没有找到一张存折,这是她预料不到的。按说他们应该有些存款,每天都有收入,钱到底去了哪里?她左思右想,无法理解。每天都有客户拿着欠条上门讨债。一个女人带着个五六岁的孩子,这怎么办?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经济支柱,她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这几天,她一直发烧,浑身无力,姐姐带着她去看医生。县医院化验血怀疑是白血病。她不敢相信,人一下子蒙了!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公公婆婆年已古稀,失去了儿子又顾不了自己,怎么办?

七第二次结婚

王健的病情尽管不愿向别人透露,村子里的人还是悄悄的传开了。一家人商量让王健找个上门女婿,照顾这个家。她这种情况又能找什么样的男人?好男人谁愿意要她?一脸蝴蝶斑,个子不高,皮肤黑黑的,没有一分存款。她翻来覆去的想,只要有人来照顾他们娘俩,什么样的男人她都不嫌弃!

王健的男人死去的消息很快传到来财的耳边,有人给他说媒。来财的亲人不同意,说娶王健这样的女人就是当牛做马,是个无底洞。要貌没貌,有钱没钱,只有一身病。来财下定了决心,他不嫌王健有病,长的不好看。心想:风云那么漂亮,我当幅画看着,每天就差三拜九叩,自己掏心掏肺,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钱,换来的是对自己的背叛!王健只要有一颗好心,当牛做马,我也心甘情愿!他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带着自己的存款,两床新被子,开着时风农用车,去了王健家。

没有体面的婚礼,只有两家的亲人坐了两桌。这种喜形于色的婚礼,让人尴尬,没有笑声。王建的儿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大家坐下来吃饭才发现小孩子不见了。王健的儿子在大门外玩沙子,他向小风车上倒沙子。姑姑叫他吃饭,他满口答应着,两个口袋装满了沙子。趁大人不注意,把沙子撒到了盘里,一家人不欢而散。

母亲喊了他几声,他嘴里嘟囔着“我不喜欢这个傻瓜!我不想要这样的人,做我的爸爸!”来财默不作声,知道小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大人的难处!晚上,来财和王健准备睡觉,没注意一块砖头落到了来才的头上,顿时鲜血直流。王健拨通了120,去了医院,缝了三针在家输五天液。小凡知道自己惹祸了,跑到了奶奶家里。

王建给来财陪着不是。来财说“小孩子不懂事,慢慢来吧!我会像对待亲儿子一样对待他!我会让他喜欢我!”几天后,王健把儿子接了回来,耐心地教育。“妈妈得了重病,你爸爸死了,妈妈不能挣钱供你读书。你爷爷奶奶老了,谁能供你读书?供你花钱?只有你的新爸爸能供你读书,供你花钱!他能给你挣钱,买好吃的,好玩儿的!”

“我爸爸是个电工,能挣很多钱,他傻乎乎的,我不喜欢他!我看着他不顺眼!”

“孩子,你以后会喜欢他,你新爸爸心肠好,会疼人!你爸爸一分钱也没留给我们,我们怎么过?”小凡无言了。

七天后,来财的头拆了线,决定带王建去济南看病。他还不知道王建的病有多严重,在省立医院确诊是白血病,手术费好几十万,还得做骨髓移植手术。来财说“几十万我可以给村里的每个家庭都借,我当牛做马,一千一千的还!我舍得下力,只要能救你的命!”

“谁能给她捐献骨髓?”“你的家人最合适!”医生说。王健无言了,泪从眼角流出。姐姐血压高,血糖高,那是不行的,没有办法,只有等!等!

“目前,只有放疗和化疗,副作用比较大。病人会恶心,呕吐,让人很难接受!还得做血液透析,你们想想吧!”

来财和王健商量着去看中医,中药可以治本。来财带王健去了中医院,他把体检报告给了医生。医生说“在治疗上清热解毒,益气活血为主,可以选用:白花蛇舍草18克,半枝莲、金银花各15克,丹参赤勺各12克。每日一剂,水煎后两次服下。伴有恶心,呕吐着,可在原方中加入陈皮15克,竹茹12克;便秘严重者,可在原方中加入大黄九克”来财又问了白血病人的饮食情况,及注意事项。

“病人应注意卫生,餐具要经常消毒,防止细菌传染。饮食一般以鸡蛋羹,牛奶,鲜鱼为主,注意饮食清淡。”

来财夫妻向医生道谢,拿着药单如获至宝,到中药房取了大堆的药,怀揣着希望回到家里。

每天他从工地回来煎药是来财必备的功课,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中药味儿,他一开始并不适应,久而久之闻惯了中药的味道。他温情地看着妻子喝着中药汤子,吩咐妻子再喝二遍。调皮的儿子用轻蔑的眼光看着他,他毫不介意。和蔼的叫着他的名字,唤他到自己的身边。小凡总是不怀好意的揣测他。

来才吃饭,有个嗜好,就是每天吃半斤多肉,因为他干的是重体力活,扛坐便器,大铁管子,吃肉他身体有劲。妻子和儿子看着他吃的挺香,他唤儿子到身边,把猪耳朵,鸡大腿,留给儿子。小凡慢慢靠近来财,母亲耐心开导孩子。

有一天,村子里好多孩子在玩耍,玩放风筝,那是来才买给他的第一个礼物。他在院子里转动细细的绳子,风筝越飞越高,他怕树枝刮坏了风筝,跑到街上去玩。他放的得心应手,引来好多孩子观看。你一会儿,我一会儿,他们抢着和小凡要风筝。有个大孩子拿着风筝耍赖,想占为己有。小凡央求着让他放手,他骂骂咧咧。说小凡是“没有爸爸的孩子,是个野孩子”

其余的小朋友也跟着起哄,小凡委屈地哭了起来。来才从工地回来,看到这一幕,大喊一声,小伙伴儿们都跑了。来财帮儿子追赶着风筝,还好没飞多远,他把风筝交到儿子的手中。劝他回家,小凡停止了哭声。

“我给你买你喜欢的遥控飞机,好不好?”来才给孩子买来了他爱吃的鸡爪,他津津有味的吃着。母亲让他叫声爸爸,他勉强叫了一声。

“爸!”“好儿子!明天爸爸去给你买飞机!”这是来才第一次露出笑脸。星期天一家人高兴的在照相馆拍下一张全家福,在县城放松一天。来财带儿子来到玩具店,买到了他喜欢的飞机。想给王健买身像样的衣服,王健摇摇头,“我不缺衣服,别买了!花钱的地方有的是!一件衣服也穷不了多少,就买件吧!”

王健带头向湖边走去。湖边的垂柳迎风摇曳,湖面上波光闪闪,阳光照在湖面上,像洒满了层层碎金。王健出神的看着湖面,心想:这样美好的时刻永远不要离去,该有多好!我还有多少时间,能享受这良辰美景!

儿子看到湖面上有人划起小船,他嚷着也要去划船。来财带着儿子上了小船。王健想起来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那首歌。

她轻轻哼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随风飘荡,海面上倒影着美丽的白帆……想问亲爱的伙伴,谁为我们安排了幸福生活?……

是啊!来财他不怕累,不嫌我有病,孩子未来的幸福生活都靠他。我为了孩子忍受疾病的折磨,就希望儿子能幸福长大,我死而无憾,死也瞑目!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太阳快要落山了,王健催促儿子回家。来才问儿子想吃什么?“好长时间没有吃猪蹄了,就买个猪蹄吧!”来才买了两个猪蹄。“就你嘴馋!“两个猪蹄,不少花钱!”“晚上有加班的活,我去干,能让儿子吃上肉!”

儿子看见色泽诱人的猪蹄,垂咽三尺。来财对王健说,“我给你买条鱼吧!”“我回家喝鸡蛋羹就行,不用买了,天不早了,快回家吧!”

“到牛场我给你买箱奶吧!”夕阳西下,一家人踏着落日回到家里。父子俩津津有味的吃着猪蹄,王健脸上露出了笑容。“你们前世可能是父子,吃相一个样!”小凡一年年长大,到了上小学的年龄。

八小凡上学

来才给儿子准备学费,买好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等学生用品。吩咐他“不要和同学打架,抢东西,上课好好听老师讲课!”

小凡的座位排在最后面,有两个学习差的孩子是复读生,爱搞小动作,恶作剧。小凡很受影响,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来财也向老师打听孩子的情况。心想:别像自己一样,什么都学不会!他也像小伙伴们问起孩子的情况,向老师要求给孩子调换座位。下午放学后,他把老师李文请到家里,盛情款待。“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们破费了!孩子们刚开学我还没有摸清情况,我尽快给孩子调整!”夫妻二人感谢的话说了一摞筐。

一家人送老师到大门口,挥手道别。王健对儿子学习抓得很紧,还用心辅导,孩子成绩不错。有一个星期天,孩子到同学家去玩儿,看到同学吃奶酪和大海苔,向来才说没有吃过奶酪,海苔吃的也很少。

王健说“你是小学生了,又不是很小了,不要什么东西都想着吃,妈妈有病,还得花钱。你要懂事,不要看着别人有什么就要什么!”

“我就吃一次!就像尝尝是什么味儿?”

“明天我去县城超市给你买奶酪,大海苔!”“别老惯着他!”

几年过去了,小凡十多岁了,个子又高了许多,可王健的病一直没有好转。小凡要读初三了,她的身体每日况下。

来财要求陪同王健,她执意不肯!来财每天从工地打三四次电话,问王健的情况,他觉察事情的不妙。

王健经常倚在窗前,看着窗外飞舞的树叶暗自神伤。秋天来临了,冷风吹过窗口她关紧门窗。想到了林黛玉的葬花吟,树叶落下化作泥土,明年春天绿树还能发芽,生命可以重新开始!可是到了西方极乐,又有谁回来呢?多少年可以投胎转世?女人世上一回,像花一样短暂!秋风一天比一天冷,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少,她每天数着树上的叶子,又少了许多啊!

十片、八片、五片,三片,一片……啊!她吃惊的看着树上仅有的一片叶子,心越来越凉,人也觉得越来越冷。她长叹一声:都去了,我也该去了,那是我向往的地方。只是为了我那可怜的孩子,才坚持了那么久。该给儿子写下点儿什么!

九驾鹤西去

王健感到从来没有过的难受,但脑子还清醒给儿子写下最后一封信。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

亲爱的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驾鹤西去,那是我早就想去的地方。这些年,我一直忍受着病痛,不忍心丢下你一个人在这个世上,我可怜的孩子。我心里一直放不下你,希望能陪你长大,我就毫无牵挂了。可是病魔无情的吞噬着我的身体,我无法忍受难熬的痛苦,死神在向我招手,它无情地牵着我走向西方极乐。听说那里是片乐土,我在那里是快乐的,身体是健康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投胎转世?在遇到我的孩子。我的心也碎了,牵挂你太多!但我无法陪你走完人生之路。还好,你遇到了你现在的父亲,他虽然不识字,但他的心是善良的,是无私的,他奉献了他全部的爱,给了我们母子。你的父亲死后,没有留下一张存折,是你现在的父亲还清了债务,又花钱给我治病。他那颗心能抵得上万两黄金!他会一直照顾你,我的儿子,我相信他的人品!你好好孝顺他!你能考上大学,我泉下有知,也含笑九泉!你现在的父亲与我们生活了十年,我们还有存折,在我的床底下,希望你看到送给你的父亲。

永别了,我的孩子!我的爱人!但愿来世我们能再相遇!我是健康的身体!

王健的笔掉到了地下,浑身冷到了极点,气息是那么的微弱,慢慢的,她闭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工地上的来财不知不觉心咯噔一下,觉得有重要的事情发生。他拿起电话给王建打了过去。电话无法接通,他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给同事说了声,开车回家。

他急忙开门,走进卧室,王健也停止了呼吸。他用力推动她的身体,人已僵硬。她走了,永远的走了……他顿时傻了眼,呆呆地坐在了地上,不知如何是好……

窗外的西风无情地敲打着门窗,此时的他才想起来叫邻居帮忙,唤回儿子。连忙给工友打去电话,接回了孩子。儿子下了车,跑到了家里,看到母亲的尸体失声痛哭……

王健的婆婆公公拉住孙子的手,一家人哭成一团。来财把王健的信拿了出来,递给儿子,看着母亲的信,他的心如刀割。他轻轻折叠,收放起来。向来财磕了三个响头。此时此刻,来财和儿子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来财派人去给王健买寿衣,一切准备就绪,三天后出殡。来财的大女儿已经出嫁,得到了消息。出殡那天,在村口等他。她想带走他,不愿让他为这家人当牛做马!

十父子相依

来财陷入悲痛中不能自拔,面对女儿的请求他没有回答。“爸爸你现在也没有了牵挂,儿子又不是自己的,别留在这里当牛做马!”来财默不作声,眼睛久久凝视着西方的落日。“孩子,你走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想一想!我现在哪里都不想去!我想休息几天!”

“你真是个傻子,无可救药!”女儿开车走了。他久久地坐着,忘记了时间。不知道多长时间背后有人拍他,“回去吧,哥哥!小凡不知道哪里去了?”小凡的姑姑找孩子找来财。

来财如梦方醒,起身加快步伐向村头的小湾走去。有时来财带小凡到这儿钓鱼,王健喝鱼汤有营养,这是他们常去的地方。

秋天的风刮的有点冷,满地的落叶纷纷起舞,太阳快要落山了。他四处张望着,儿子站在小湾边儿,看着湖水出神。水已经很浅很浅,鱼也不会再有了,我再也不想来这个地方了。“还是走吧!”

“爸爸母亲走了,我还会跟着谁?”

“儿子,我不会走的,你是我的亲儿子,我一定供你上大学!”父子俩走了,夕阳已经落下,脚下的路并不平坦。

来财回到家里,他的爷爷奶奶姑姑在讨论小凡的扶养问题。小凡说坚决跟着爸爸。他们父子拥抱在一起。表示:一起面对困难,面对风雨,共同创造幸福生活!

十一第三次结婚

来财的善良感动了许多人,好心人开始给来财提亲。小凡的心里开始发慌,他经常一个人默默的发呆。来才觉察到儿子的变化。“儿子怎么了?能给我说说吗?”“你会离开我吗?”“我不会的,如果有人嫌弃你,我就不结婚!我们家也需要一个女人,但是对你不好,我不会要!你一定考上大学,好好学习,靠下力挣不了多少钱,你要努力,我老了,才会享福!”

来了几个媒人上门提亲的,不能带孩子,来才摇一摇头。这一天,又有一个媒婆上门提亲,说不嫌弃孩子。女人叫刘芳,男人死了几年了,带着一个男孩儿。她的孩子比小凡大三岁。有人劝他有两个儿子累死人,不要进这样的家门。来财和儿子商量要不要去?他们父子意见一致,决定双方见个面,都带着孩子。来财父子,准时赴约。

刘芳个子不高,腰有些毛病,不能干累活。她说话和蔼可亲,还不时的给小凡削苹果。她的儿子志远文质彬彬在读高中。他向小凡伸出友好的手,两个孩子很快玩到了一起。看到这一幕,两个大人心领神会,向对方投去深情的一瞥。婚事很快定了下来,来财又结婚了。

来财给刘芳买了几身衣服,刘芳没有要什么,以后过日子两个儿子压力山大。没有豪华的婚礼,只有刘芳娘家几个人,来才带着小凡,一家人在小饭店聚聚就算结婚了。

新婚之夜,刘芳没有心潮澎湃,她已经没有了激情,只有对生活的沉重责任。他们商量着怎样才能增加收入,供两个孩子上学。

十二新的生活

来财和刘芳去了省城,在本村里承包的楼道管道安装做水工。刘芳在工地给工人做三餐,夫妻二人一个月多收入好几千,为上学的两个孩子存钱。刘芳的儿子今年考大学,很少回家。来财的儿子考高中,一星期回家一次。夫妻二人在建筑工地住了下来。刘芳考虑在离工地近的地方租间房子,他们在临近的地方到处打听房价的高低。房价不低,他们只租了40个平方的房子,准备孩子们星期天放假去住。

刘芳吃过中午饭,有时间去拾荒,增加点收入。这一天,有个年近70岁的老太太,衣着讲究,态度和蔼,打听刘芳的下落,说是找什么东西?刘芳骑着电动三轮车在路边走,看到旁边有个老太太向她招手。她从车上下来。

“我扔了个红葡萄酒的盒子,你捡到了吗?我想看看可以吗?”

“你找找吧!看看有你想要的东西吗?”“你不知道,我家阿姨今天早晨走的急,她的儿媳妇去医院早产了,让她赶紧回家。她走的急,忘记了一件事情。我儿子的一个同学,可能找我儿子办点事情,给我送了两瓶红酒,里面有重要的东西。昨天晚上我睡着了,喝了点红酒,纸盒子在一边放着,阿姨没有告诉我。今天走的急,想起来已经晚了,所以给我打电话。她在我家干了两年了,表现挺好的。他儿子结婚拉了些账,想挣点钱还帐!”

“今天早晨我打扫卫生,把纸盒子扔到了楼下”

“我们到人少地方找找去吧!”刘芳到路边的花丛边从车上找着酒盒子。老夫人用心的看着,她的手放到了红色的纸盒上。捧在手心里如获至宝。

她打开了红色的纸盒,仔细地查找着。果然在纸盒的白色泡沫板下面她找到了银行卡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阿姨卡里没有多少钱,不成敬意。想让你儿子给我说句好话,望您老收下。拜托了!

老人抓住刘芳的手,“看你也是个老实人,去我家干吧!我家正缺人手,你家有困难我们会帮忙的。一个月3000,以后还会涨工资。”

“我在工地给工人做饭,得有人接替我才能去。我回去问问再说!”

“我把电话号码留给你,想去给我打电话!”刘芳把遇见老夫人的事告诉了来财。

“我看行,你就去吧!那里条件好!”

“我去问问咱家工头,让他再派个人来!”

来财说明了情况,“让你兄弟媳妇来吧,让刘芳去吧!”

刘芳去了老夫人家。“我姓李,你叫我李姐就行!”刘芳在你家安顿了下来。转眼间她的儿子要考大学,来财的儿子要考高中,两个孩子花钱很多,他们开源节流,给孩子们存钱。两个孩子都很争气,刘芳的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来财的儿子上了重点高中。来财虽然劳累,但心里是幸福的,笑容常常挂在脸上。

北方的雨水节到了,天老是阴天下雨,刘芳的腰间盘突出犯了。她早晨拖地,用力推红木沙发,扭到了腰。疼的她不能走路,来财带着她看医生,做针灸,贴万通筋骨贴。卧床好几天。

“我要是不能干活怎么办?”“我养着你!用轮椅推着你!”

“我想到了一首歌,《最浪漫的故事》,唱给你听听!”

“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

“我们什么时候能过上那样的生活?”

“会过上的,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安排!”

特邀作家简介:张树云,网名涓涓溪流。山东省高唐县人和街道岳王村,毕业于高唐第四中学,爱好文学。


淡味茶原创文艺微刊第117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