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一、七月安生?

 笑谈中 2020-11-05

时间,永远都不等人。机会就像刚开走的公交车,追是追不上的。琅琊王刘泽被齐王刘襄的车驾送到了长安,刘泽见局势不明朗,并没有四处活动。眼下的形势无论诸吕还是诸刘哪一方获胜,刘泽都是胜利者一方,只要不提前站队,他就是赢家。

而此时,刘泽突然来到长安,居然没有得到吕产的警觉。吕产依然天天召集少爷秧子们开会研讨反不反?何时反?怎么反?这三大哲学问题。这效率太差了,人家齐王刘襄不仅开完了会,还拟定好了造反章程。

七月份吕雉驾崩,当月刘襄这边就准备停当。等送走刘泽以后,刘章就传檄全国,声讨诸吕而起兵。刘襄的檄文,显然是精心策划的。檄文的第一阶段,刘襄先讲血统。说他爸爸刘肥是他爷爷刘邦亲自册封的齐王,而他刘襄是叔叔汉惠帝和留侯张良认证后继承王位而做齐王。这第一部分的血统论,显然是用来恶心诸吕而证明自己根正苗红的。

檄文第二部分,刘襄不否认吕雉做太后执政的合法性。但是,刘襄说吕雉晚年岁数大了受诸吕忽悠,废前少帝,杀三位赵王,大封吕氏为王,四分齐国土地,不纳忠言,这都是诸吕瞎忽悠的罪过。最过分的是太后驾崩,而皇帝(后少帝)居然不能亲政,诸吕还劫持忠臣,假传圣旨而控制天下,老刘家宗庙社稷眼看要完。这部分属于刘襄昭示诸吕罪过,也显得自己师出有名。

檄文的最后,刘襄强调,他起兵是出于公心,为的就是诛灭不该称王的那些人。很明显嘛,就是姓吕的和姓张的不该称王。

其实如果我们不知道后面的剧情,大概会觉得这是场靖难之役,刘襄举兵而动,刘章、刘兴居为内应,天下诸侯云集而响应,最终刘襄诛灭诸吕,大臣拥立刘襄称帝。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檄文一发,仅有楚王刘交在精神上表示支持,其他王爷、列侯并没有响应。比如说淮南王刘长和代王刘恒,压根没有反应。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边最主要的原因是刘襄姓刘导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刘家这几位爷没有庸才,吕雉在位,大家都怕。吕雉驾崩,没人拿吕产当瓶营养快线喝。我们中国人自古忌讳做出头鸟,如今年轻的刘襄自以为掌握了乾坤,一意孤行当这个出头鸟,刘家其他的人根本没法响应。刘襄是小辈,他传檄而起,让爷爷辈的楚王和叔叔辈的代王等人难道要站在刘襄的旗帜下吗?别闹,少拿长子系说事。中国人自古认得是嫡长子,而不是长子。代王、淮南王的母亲再不济当年也是妃,而齐王刘肥是刘邦和曹姑娘一夜情的产物。但凡这位曹姑娘是正经人,以当年刘邦的家的条件,刘太公早就让刘邦娶了这个曹姑娘。既然如此,那刘襄就别秀什么血统优越感。

不管怎么说,刘襄首举义旗,拉开了刘氏反击吕氏的序幕。在这个活动中刘襄自信的认为他掌控了全局,其实刘襄不知道,在他起兵的那一刻起,开始掌控全局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陈平。

当然了,陈平还不着急出手。因为刘襄出招以后,下一个该轮到吕产接招了。人家刘襄都起兵了,吕产这头还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眼下形势危急,谁来救这个火?吕党成员们都没这个手艺。万般无奈之下,吕产只能任命七十岁的老将灌婴带领本部兵马东征,希望灌婴能干掉刘襄。

但是呢,吕产打心眼里信不过灌婴,这也只是无人可用的无奈之举。从灌婴的角度讲,作为刘邦的死党,他绝不会为了吕氏而诛杀刘邦的子孙。灌婴王东到了荥阳就按兵不动,而齐王刘襄也不敢来灌婴这头老虎面前捡手机。其实真要打起来,灌婴灭刘襄就是分分钟的事。在汉初这些猛将里头,比灌婴强的真不多。灌婴跟过韩信练兵,领过精锐郎中骑兵数次解救刘邦的危难。楚汉战争末期,灌婴在韩信的指挥下,数次攻击项羽的大后方,一举占领彭城。建国之后,灌婴跟随周勃出现在了建国后的每一次大战当中,无论是北上抗凶还是大战陈豨、英布,都有灌婴立功的身影。这位战场宿将,在当时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也正是因为灌婴的名头,所以各路王侯不太敢公然响应刘襄造反。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其实灌婴的态度直接可以影响到天下诸侯的行为。

灌婴给齐王以及刘氏诸侯发信,说只要吕氏作乱,就一起杀回长安。潜台词是现在吕氏反情不明,咱先不动手,只要吕氏谋反,咱们就弄死他们。灌婴都这么说了,刘襄第一个赞成。因为就凭魏勃、祝午,绝不可能是灌婴的对手。于是,前线的局势就是灌婴在荥阳按兵不动,而刘襄也在齐国的西部边界按兵不动,场面十分和谐。

他们是和谐了,吕产可闹心了。因为吕产在长安的会议终于开出了一个小结果,大家约定,只要灌婴和刘襄打起来,他就谋反篡位。但是灌婴按兵不动,又不跟吕产互通消息,当时从吕产的情报部门来看,灌婴失联了。灌婴虽然不跟吕产通消息,但是他可跟老首长周勃通消息。周勃知道了前线的和谐之后,赶紧去找陈平商议,让陈平定一定下一步怎么走。

陈平见时机成熟,开始部署让周勃夺回兵权。兵权该怎么夺?陈平决定,把突破口放在郦食其的弟弟郦商身上。郦商是刘邦死党,但是自从吕氏崛起,郦商就称病在家,而他的儿子郦寄跟吕禄却形影不离,关系铁着呢。那么说郦寄跟吕禄是真铁还是假铁?郦商是真病还是假病?郦家跟吕家是真好还是假好?想当初周勃对陈平也有这样的猜忌。毕竟陈平和郦商都是吕氏崛起的受益者。当初有陆贾帮助周勃和陈平牵线,让双方解除误会。如今谁替郦商和陈、周牵线呢?陈平认为,不需要有人牵线。

那是在高后八年七月份的某一天,几个特工进了曲周侯府,劫持了曲周侯郦商就走。特工们就是陈平和周勃派来的,为的就是劫持郦商而控制郦寄,再利用郦寄去忽悠吕禄。管他郦商是吕党还是刘党,不重要了。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堂堂的曲周侯就被人从府里劫持了。这说明什么?说明郦商没有反抗,故意被劫走。说白了郦商就是给陈平表个态,他是心向组织的。既然郦商愿意跟陈平合作,那郦寄的工作就好做了。

说实在的,吕禄最恨的就是跟吕产开会。吃喝玩乐、打猎把妹,这才叫生活。再看吕产,刘襄起兵他愁云惨谈,灌婴平叛他心神不宁,那还能有舒心的时候吗?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现在行了,郦寄听了陈平的话,来找吕禄聊聊了。

郦寄说,当年刘氏九王(吴王濞,楚王交,齐王襄,淮南王长,琅邪王泽,代王恒,常山王朝,淮阳王武,济川王太),吕氏三王(梁王产、赵王禄、燕王通),这都是大臣们认定了的事。如今太后驾崩,王爷不去封国,在长安当什么上将军,这不是招人闲话吗?只要王爷去赵国上任,也不用开会了,也能天天玩了,刘襄也没词了,天下也就太平了。所以,把兵符给太尉一交,赶紧去赵国当王爷,这才是万全之策。

吕禄一琢磨,可不就是这么个事嘛。谋哪门子反啊?成了也是吕产当皇帝,败了自己跟着完蛋,怎么算都不划算。转过天来开会,一向不发言的吕禄跟上了弦一样讲了个方案。干脆别造反,把兵权往太尉那一交,爱谁领兵谁领兵。咱们大家伙各回各的封国,踏踏实实的当王爷多好。吕禄这边一说完,少爷秧子们觉得楼主说得好,顶。不过老人们觉得吕禄这是脑子秀逗了,这缺心眼儿的主意都想得出来。这回行了,原本气氛平缓的会议,终于在这一次弄得跟打仗一样,这个说吕禄说的好,那个道吕禄缺心眼。最终,散会,还是没个结果。吕禄一看我说了你们不听是吧,得,爷玩儿去喽,你们爱咋咋地。

最后还是吕产一个人愁,其他人散会继续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吕禄散会后还得跟郦寄说,这帮缺心眼儿的还不同意,不管他们,咱哥们出去玩去。在一次吕禄和郦寄打完猎路过临光侯府的时候,女侯爷临光侯吕嬃,也就是吕雉的亲妹妹,舞阳侯樊哙的亲媳妇。这位吕侯爷叫吕禄到家来聊聊,见吕禄执意交出兵权,老太太一怒之下把珠宝都扔在地上,说当将军的不要兵权,那就是找死,以后这些珠宝留着还指不定是谁的呢。

整个七月,从吕雉驾崩到齐王起兵,那是热闹非凡。转眼间这一个月就过去了,八月份将会更热闹。至于八月份怎么个热闹法,下节再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