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说说相声有新人

 笑谈中 2020-11-05

【杂谈】

自此节目播出以来,别人没火,倒是来自上海交大的一对博士夫妇以其公式相声大红大紫,火的一塌糊涂。当然了,这对博士夫妇主要是遭到了广大相声爱好者的口诛笔伐。不过这二位自我感觉依然良好,毕竟有两位主流相声界的表脸艺术家对他俩很是赞赏。一位是跟动画片导演有着说不清关系的某曲协领导,一位是号称汉语言博士却不会念“万俟卨”、“戏谑”的专业相声碰瓷表脸艺术家。

我到没打算骂这二位博士的相声水平,因为这俩人根本不会说相声,甚至都没怎过听过相声,谈他俩的相声水平太夸张了。我们不妨聊一聊,怎么就会出现这样的人呢?

这俩人明明不会说相声,却以相声权威自居。明明是一对海清,却敢嘲笑比他强的前辈。明明是个外行,却敢写伪相声专著来指导内行。明明说的一点都不搞笑,却觉得自己是宇宙间最幽默。

虽然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行业,但是外行这么堂而皇之、无所畏惧的散德性,倒也少见。

这种人看上去是偏执的脑残,可别忘了,人家是一对博士,而且是名校上海交大的博士。本该是社会精英的他们,怎么会如此不通人情呢?

其实这种事,非常好理解。据说,博士君的父亲是某高校的领导。这就意味着,领导的孩子,即便是学渣,随便混混也能上名牌大学拥有高学历。某些娃实在是太渣了,对自己的专业确实是研究不明白,只能念到博士之后,乱入相声这个不需要高学历和证书的行业来蒙事。

那么说这种人真的不知道自己说的不是相声吗?真的不知道自己说的不搞笑吗?真的知道自己是根号四吗?

他还真不知道。这种娃自幼就是被捧着长大的,当了教授之后,学生们对他又是百般奉迎。在校园里讲讲段子,没人敢说不搞笑,更有人去统计学生们听他俩的所谓相声笑了几百次。哪怕是他说观众的笑可以用公式来套用的离谱言论,他的学生也得说:好,支持,有希望了!

久而久之,奉承话听多了,就真以为自己是那么的伟大。他真以为他说什么都搞笑,而他不会的鼓曲、戏剧、太平歌词,他也能心安理得的说这些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他敢质疑久经剧场磨练的相声世家谢金,敢于质疑真正在小剧场磨练过的周培岩,敢于质疑当今相声界第一人郭德纲。这份勇气,都是被周围人捧出来的。

这就是一种皇帝的状态,万岁听多了,就真觉得自己伟大光荣正确。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出了四百多位皇帝,却绝大多数都是昏君。也有很多所谓的明君,到了晚年却成了昏君。这就是奉承话听多了,有损心智造成的。你要翻阅中国历史,那些个黑点极少的皇帝,往往是死的比较早的。

回说《相声有新人》,交大博士组合的水平,最多是校园联欢会的水平,还拔不了尖。就算是业余的学生相声,这对夫妇的水平比起开场第一个组合游戏相声也差的很远。跟其他职业相声人相比,他俩就是不会。如果跟谢金、李鹤东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谢金家学渊源,父亲是当年马三立先生的搭档谢金顺。作为80后的文字辈相声演员,理论上谢金应该是80后辈分最高的相声演员。李鹤东是老郭早期的底子,其兄是擅长柳活的李云杰。李氏兄弟忠孝节义,在老郭最危难的时刻表现出极高的气节。谢金和李鹤东的艺术水平在德云社不算出类拔萃,但是基本功扎实,属于德云社第三梯队。

如果是真正的相声从业者,可以质疑谢金的相声水平,但总应该给这位年轻的相声大辈一份尊重。

无论哪个行业,都属于在业务上下功夫的人,而不是被自己人吹捧出来的人。你不继承传统就谈创新,只能说你不是这个行业的人。再说直白一点,就是外行。大环境下,外行领导内行是主流。不过外行想在体制外领导内行,就只能贻笑大方了。

就这三期节目来说,基本上还算公正。像博士夫妇、宋启瑜、腹语达人、配音达人说的根本不是相声,被相声有新人淘汰非常的正确。晋级选手中,张宇识的晋级比较不靠谱。张宇识说的最多算脱口秀,压根不是相声,本不该晋级。

女相声演员中,如花似玉组合的节目被剪掉,不好评价。郭德纲组的那个台湾女相声演员不会说普通话,淘汰正常。张国立组的姬天语师承台湾相声名家刘增楷,是侯宝林在台湾唯一弟子吴兆南的传人。其搭档刘喆是王双福的弟子,正经马三立相声的传人,他俩晋级正常。衡小珍老先生功底深厚,但是他儿子确实是半路出家,水平不行,被淘汰正常。但是张伯鑫那组晋级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张伯鑫巅峰的时候曾经和郭德纲齐名,参加相声有新人就有点欺负人了。

相声有新人这个节目,让我们能明显的看到学过相声的跟没学过相声的有着明显的区别。我们希望看到相声这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外行冒充说相声的。相声本来在主流相声界的发展下,都快消亡了。好在这门艺术有了郭德纲才能再次复苏,我实在不希望看到连普通话都说不明白的人,用其他行业的博士头衔来糟蹋相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