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山十戾· 狼】一、五年从侍卫升到了九门提督,和珅到底靠了什么?

 笑谈中 2020-11-05

狼·和珅

和珅位列西山十戾中的第五位,传说他是狼精幻化而成。一般我们中国人认为狼是无情的,因此常以狼崽子、白眼狼来形容那些无情无义的人。狼性奸诈,因此我们以狼狈为奸形容那些奸诈的人。狼贪婪还机智,所以北斗天枢第一星被称为贪狼。

总之,狼性复杂,我国传统观点对狼的认识,绝不像今天这样一味追捧。

那么,和珅这匹来自北方的狼,到底体现了狼的哪种特性才被称为狼精呢?让我来挖掘一下。

提起和珅,这个历史人物几乎成了当今国人的一种情怀。早年间单口大王刘宝瑞先生有套长篇单口相声《君臣斗》,就曾讲过和珅、刘墉、乾隆帝三个人的幸福生活。这套故事主要描述了和珅的蠢,有乾隆帝的圣光加持,还总被刘罗锅算计。

后来李保田、王刚、张国立又演过一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叫《宰相刘罗锅》,王刚老师饰演的和珅深入人心,塑造了一个奸诈贪婪的和珅形象。

再后来又有四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王刚老师再度出演和珅,这次又把和珅演绎成了一个萌宝宝的形象,让和珅所作的恶事也都变得萌萌哒。

不过这些形象跟历史上的和珅形象相去甚远,我们先从和珅的出身说起。

历史上的和珅,出身有些许黑色幽默的意味。和珅姓钮钴禄氏,按说是有背景的。这个家族在清代十分显赫,堪称皇后专业户。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康熙朝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都出自这个家族。

和珅家属于钮钴禄氏家族的旁支,因此他们家没那么显赫,属于下五旗中的正红旗。可就是这么末流的钮钴禄氏,和珅的爸爸常保还做到了福州副都统的位置。这个官职相当于福建军区的副司令,正二品的官员,跟那些靠唱歌、唱戏、战略忽悠当上将军的可不一样。

这样的出身,让和珅绝对赢在了起跑线上。最起码未来和珅上学啦、高考啦、跟同学打架啦、开车撞人啦都一路顺风。就算和珅不爱学习,参军也不会从大头兵开始。

然而天道无常,和珅同学三岁死了妈,九岁死了爸,这让一个官二代情何以堪?这还不是最悲剧的,最悲剧的是和珅与弟弟何琳差点无家可归。

常保死后,那么家里谁说了算?且轮不到9岁的小少爷和珅。因为常保还有其他的夫人,这会儿她们就成了和府的主人。这些人对和珅以及其亲弟弟和琳可没感情,于是想方设法的要把和珅兄弟赶出去。幸好府中管家百般庇护,和珅兄弟才没沦落街头。

你看很多电视剧里都有刘全这么一个人物,据说是和珅的管家。这倒没错,但是历史上的刘全比和珅大17岁。在和珅父亲死后,刘全一直保护和珅、何琳兄弟二人。直到和珅十五岁时顶门立户,赶走所有庶母成为府里的主子后,刘全才当了管家。但由于府里贫穷,实际上就只有两个佣人,所以和珅一般亲切的称刘全为“全儿”,注意这是北京话的儿化音,并不是占刘全的便宜。全儿的日常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时间要帮和珅绕世界借钱去,可谓是患难主仆。

在传统中国,主仆之间的关系在今天很难描述清楚。这并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也不完全是主奴关系,更多的像是一种家人的关系。

所以老话讲,老奴半个爹。刘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代理着和珅父亲的角色。

就这样,和珅指望过上八旗子弟最常见的腐败生活是不可能了。过早的经历了种种大悲剧,让和珅变得格外努力。既然和珅不能靠拼爹改变命运,就只能靠知识改变命运了。

小和珅发奋读书,学习成绩非常的优秀。今天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方面抓孩子的生活质量,一方面又要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这根本就是个悖论。生活好了,谁还按游戏规则玩啊?根本没有学习的动力好吗?

小和珅就是因为家庭的大悲剧,才奋发图强,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八旗子弟内部高级学府咸安宫。

清朝的时候,八旗亲贵子弟开蒙上学一般是在景山的绮望楼。其中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可以进入宫里的咸安宫接受教育。

咸安宫一般是上三旗的子弟居多,而下五旗出身的和珅能进入咸安宫,只能说他是实打实靠成绩进去的。在这里,别的八旗子弟在混日子的时候,和珅学会了四书五经,更是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也接触了基础的武功训练。

但是,年轻的和珅发现了现实的残酷。要是没有靠山,只能是读书读的好,要饭要到老。那些上三旗子弟,不学习也有好工作。他这么努力,也没地方分配。这种事往往是一个天真愤青认清现实的转折点,当认清现实并不是充满阳光的童话后,更多的人就会选择与那些污浊同流合污,而和珅就是这样的人。

和珅命运的转折是在他的十八岁时,这跟他学过什么,有什么天赋关系不大。十八岁的和珅结婚了,他的夫人叫冯霁雯,看名字就像个文艺女青年。当然文不文艺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冯霁雯的爷爷是冯英廉。

我看过一些自媒体提到过冯英廉,说和珅是靠着冯英廉才上位的。这没错,和珅肯定是攀上冯英廉的高枝才发迹了。但冯英廉这个高枝有多高?有的自媒体说冯英廉是宰相,这就是信口胡吣,清朝没宰相。有的自媒体说冯英廉是直隶总督,这似乎也没错,可这是冯英廉快死的时候才混上了个代理直隶总督当当,和珅攀上的绝不是直隶总督冯英廉。

其实和珅与冯霁雯结婚的时候,正是冯英廉官场比较失意的时候。老冯原来的工作是在永定河管水利,可惜他上任不到俩月,永定河就决堤了。冯英廉受到了处罚,曾差点外放江宁织造。老冯以自己父亲年老为由,打着孝道的旗号留在了京城,乾隆帝让他担任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

但这对于和珅来说,足够了。冯英廉官多大无所谓,关键老冯是正黄旗的,那可是上三旗的人物,享受种种特权。

有这样的亲戚,比读多少书都管用。冯家比和珅家显赫多了,和珅当时最大的资本就是颜值。没办法,当时的和珅正经是高颜值小鲜肉。就这样,和珅算是跟着冯家,升到了上三旗。

结婚第二年,和珅就堂而皇之的参加了科举。然而当年的优秀学生和珅,由于荒废了学业,很正常的名落孙山。不过无所谓,考不上又怎么样?这一年清缅战争结束,就算是清朝打赢了吧,反正是缅甸认怂,称臣纳贡。冯英廉随军监察战况有功,升刑部尚书、正黄旗满洲都统,仍然兼任户部侍郎。

所以呢,落榜生和珅有机会在这一年继承了他父亲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有了爵位,还算上三旗的人,这让和珅才有机会被安排了一个好工作,进入大内当三等侍卫。

可别小瞧了这个三等侍卫,那可是和珅不得了的起点。那年头一说中举可就了不得了吧,范进高兴的都疯了。但中举却不一定能当官,只是个朝廷选官的备选方案而已。就算是考中了进士,也就是分到翰林院领个闲差而已,当个庶吉士等分配。我们之前讲的年羹尧,从庶吉士开始分配的第一个工作是翰林院检讨,从七品。这还得说年羹尧是有背景的,其余人更没戏。

我们再看落榜生和珅担任的这个三等侍卫,官居正五品,比正七品的知县高四级。用功读书的和珅啥也没捞着,不用功的和珅起点就是正五品,哪说理去?

这一年和珅二十二岁,乾隆皇帝六十一岁。这一老一少的相遇,注定是一种特殊的缘分。

由于和珅颜值高,身手敏捷,很快又被选入尚虞备用处担任侍卫。这个尚虞备用处,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粘杆处。这个机构表面上是帮皇帝捉知了、蜻蜓,以防止它们打扰皇帝为人民服务。实际上这是一个特务机构,专门刺探情报,调查百官。

粘杆处的侍卫都是皇帝的亲随,有接收奏折和绕过司法部门直接逮捕官员的权力。所以和珅从这时候起,就成了皇帝身边的人,那这就厉害了。宰相门前七品官,皇帝的贴身侍卫那就更了不得了。

仅仅过了一年,乾隆帝就让和珅担任銮仪卫侍卫,兼任内务府管库大臣。銮仪卫是表面是皇帝的仪仗队,实际上这是皇帝最贴身的警卫队,其长官为掌卫事大臣,正一品,是清代武官最高级。也就是说,和珅成为了乾隆帝的贴身警卫员,还当着乾隆帝私房钱的布裤管理员。

难以想象的是和珅这样一个几乎是贪官代名词的人,早年间是个清廉的官员。乾隆帝发现和珅适合理财,因为和珅到任以来,账目清清楚楚,布库的布匹有了盈余。也就两年的功夫,和珅升为御前侍卫,兼任正蓝旗满洲都统,官居正二品。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混官场讲究的是读书读得好,不如让领导心情好。领导心情好,他好我也好。

这虽然是我总结的,却一直是和珅官场生涯的职业准则。又过了一年,和珅担任户部侍郎、内务府总管、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国史馆副总裁、军机大臣。这一串的官职中,虽然军机大臣的含金量最高,但品级最高的是正二品的副都统,乾隆帝为了表示对和珅的恩宠,破格赐给和珅一品顶戴。

这一年,和珅二十六岁,官居一品,进入了军机处这个国家最高决策机关,可谓是平步青云,坐着火箭升官。又过一年,和珅兼任了实权派官员九门提督,负责整个北京的卫戍工作。

那么说和珅跟其他的侍卫到底有什么不同?能让他得到如此殊遇?乾隆帝又不傻,为什么这么破格重用和珅呢?

很奇怪吧。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所以坊间有传闻,说当年乾隆帝还是皇子弘历的时候,跟雍正帝的妃子马佳氏有羞羞的关系。有一次二人玩的太嗨,把弘历的眉角撞破了。皇后大怒,为了掩盖丑事,处决了马佳氏。弘历自觉对不起马佳氏,于是在马佳氏遗体的脖子上滴了一滴血,约定来生再见。

后来乾隆发现和珅长相酷似马佳氏,脖子上还有红色胎记,于是认为和珅是马佳氏转世,这才百般宠爱和珅。

很明显这是有人故意编排和珅,以此解释了和珅平步青云的奥秘。当然这都是瞎掰,真实的情况是和珅瞧准了领导的心思,充当了领导敛财的白手套。

乾隆朝有一项奇葩的制度,叫“议罪银”。顾名思义,官员犯罪之后,可以通过交罚款来免罪。传说这是和珅发明的,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对。议罪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历史悠久,举个例子,汉武帝时期,李广、张骞打了败仗论死,交了钱就可以家走,啥事都没有。而司马迁犯罪就是因为凑不出钱来,才不幸挨了清心寡欲的一刀。

清朝的议罪银制度是乾隆朝的特色,但却不是和珅发明的。因为早在乾隆中期,果亲王就曾用议罪银抵罪,那时候和珅才十三岁,正跟小妈们斗智斗勇,哪有空发明议罪银制度。

那么和珅的作用是什么呢?和珅担任户部侍郎以来,开始制度化的把议罪银定为皇帝私产。过去议罪银要交到国库,和珅上位后议罪银是要到乾隆私人的腰包里。

这样一来,乾隆帝的私人腰包就鼓起来了。而在大清国,这也成了一条产业链。因为有人犯罪之后想交钱免罪,得把奏折递到皇帝那里求批准。那可不是谁都能上折子的,更别提直接给皇帝上折子。这叫专折奏事,京官得是六部九卿的堂官以上官员,地方最次也得是学政、织造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奏事。级别不够犯罪怎么办?那就得花钱请一个有奏事权的大臣给代奏,相关官员收钱办事,童叟无欺。

这就是和珅发迹的秘密,他把议罪银合法的送入了乾隆帝的私人腰包。所以他一个三等侍卫,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当上了九门提督。

然而顺风顺水的和珅,却在志得意满时,突然间栽了个大跟头。那么说谁敢让风头正劲的和珅栽跟头?我们下节再讲。

西山十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