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郭晓燕

早上看红楼梦剧集,看到宝黛钗初会那一集,心莫名震颤不已。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是啊,多情似作者曹雪芹,经历坎坷比书中人物宝玉更甚,在他的生命里必定遇到的不是只有一个女子,怕是也曾有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像黛玉那样痴情,小心眼,爱吃醋,眼里再容不得“宝玉”和“宝钗”之“金玉良缘”的吧。

好象自初中时代初读《红楼梦》时开始,最为喜欢和心疼的书中人物就是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黛玉,每次读起来,都是随着她与宝玉的情感纠葛或开心或难过。而最后读到她在绝望之时一心只盼速死,更是每每心痛不已、泪如雨下。记得好多次都是读到黛玉香逝的章节就不再读下去了,好象对于我来说,没有了黛玉的《红楼梦》已经是残缺的,不忍再读下去的。

好象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喜欢黛玉?在大多数人看来,她是那么尖酸、多疑、敏感、善妒。即使才情过人,还是有那么多人不喜欢她的。在初中时代,还和同学争论过林妹妹和宝姐姐谁更好的问题,那时所谓的“好”更多的应该指讨人喜欢。结果是谁都说服不了谁,她照样喜欢宝姐姐,我依旧喜欢林妹妹。

是啊,我为什么喜欢林妹妹呢?不是没有认真思索过我情感取向的原因。最打动我的应该是她对于爱的执着。当她对宝玉说“我只是为了我的心”时,在那样的封建时代,该是有多大的勇气。而她一次次试探、赌气也无非是想要得到宝玉的爱的表白和证明罢了。生在那样一个自己做不得主的年代,更没有父母兄姐呵护自己,替自己做主,她的使性子除了因为了解宝玉也在乎她,更多的该是一种无奈地抗争吧?当一个女子深爱一个男子时,看到他和别的女子亲近,尤其那个女子还被人更看好,她能不吃醋多疑吗?

喜欢林妹妹,更因为她的真”。在那样寄人篱下的环境里,聪明如她,岂不知道八面玲珑的好处,能保持爱憎分明,爱我所爱,更多的该是因为她的不屑世故吧?虚伪圆滑一如宝钗和袭人,当着人都是笑语盈盈、大方得体,背后却算尽了自己的心机。前者即使深知宝玉爱的是林妹妹,而且当时的宝玉神智不清,处在病中,却还是同意用“调包计”成就了自己和宝玉的“金玉良缘”,不惜把那痴情的林妹妹活活逼死;后者则私下向王夫人告密,致使同样率真可爱的晴雯受迫害冤死。她们的假得体假道义又有什么值得夸赞的呢?

喜欢林妹妹,还因为她的才情。在大观园里,她的聪慧以及文笔恐怕是再没有人能比得上的。虽然由于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份限制,她的诗总摆脱不了几分伤感和忧郁,但正是她诗作这个特点才更为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她的真性情。

虽然新版红楼梦已经热播多时,我也只看了不到一集,就不再看了,好象陈晓旭的黛玉形象在我心里太深刻,她演绎的“早知她来,我就不来了”的黛玉的神韵,是如此的欲说还休,入木三分,是别人无法再超越的高度。虽然陈晓旭早已香消玉陨,基于对林妹妹的扮演这一杰出的贡献,衷心祝愿她在天国能永远快乐。

宝黛钗的悲剧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有产物,生活在现如今,我们再不用受社会和家族的势力迫害,林妹妹如果生在现在,应该也开朗许多,能争取到自己的幸福了吧?可是果真如此,只怕红楼梦这部打动无数世人的爱情悲剧巨著也是不存在的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