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面对什么都简单,唯有面对人,才充满微妙。 譬如,有时候,明明知道对方是一个恶俗之人,还明明在骗自己,或者是戏弄自己,你说你该怎么办?是当面给他难堪,还是忍气吞声,亦或是笑脸相迎?面对人家把你当猴耍,你的举措,往往就取决你某一瞬间微妙的心理变化。 儒家告诉你,人要有理智,别太冲动,动不动就像嵇康一样,向自己不喜欢的人翻白眼,自己的末日就不远了。 所以,恶俗之人骗你,你就让他骗,你默默看的笑话,他把你当猴子耍,你把他当作调皮的猴子看。最终也就不知道是谁骗了谁了? 这是面对别人骗的第一层境界,第二层境界是配合着,让他骗,让他一时体会到骗人成功的喜悦。你心里有数不吃亏,他一时高兴,得意忘形,却终究明白自己碰到了高人,而自惭形秽,他因之而改过自新,你的作为也算是功德一件了。当然,也不排除肚量小的,好斗的,会因此变本加厉地报复。 还有第三种境界,是乐于被骗。这世界上,有些人确实可怜,确实需要你的施舍,他们设下骗局,很多时候也是出于无奈。这时候,你伸出援手,也算是佛陀了。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儒家告诉我们的待人接物需要谨记的第一个词,就是“难得糊涂”。论语里的原话说“不逆诈”。人向来是被聪明累死的,内心难得糊涂,更要时刻记得自己能糊涂就糊涂,只要不是害人,多点伪装,并不是什么坏事请。 第二个词语就是“不亿”,亿,指的是臆测的意思,此词的意思是,不要随意推测别人的意图,自己的凭空想象,既会伤害人,也会是自己陷入迷惑或惶恐,唯有保持一颗镇定的心,静观其变。才不至于在别人有目的的主动接近中陷入被动。 最后就是“不信”这个词,此词紧跟在不亿之后,连起来说,就不是不要随意臆测别人不诚信,不老实,不认可自己,小瞧了自己的能耐。也就是说,很多恶作剧,很多的欺骗,很多的谎言,别人并非有着什么大的恶意,有时候最多只是对方的傲慢与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并非真的以为你就是真的傻子。有时候,别人把你看得太精明,反而不是好事情。所以不要责怪于别人的不老实,也不要埋怨别人小看了自己,更不要看不起别人的自以为是,别人永远只是别人,你不逆诈,不亿、不信,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