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宝玉与孙悟空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文/归途如虹

贾宝玉《红楼梦》的男主角,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男主角。两个人表面上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其实贾宝玉和孙悟空有不少相似之处。

从来历来说,孙悟空是花果山上一块奇石在吸收天地精华之后孕育的石猴,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来自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可以说,孙悟空和贾宝玉的来历都和石头有关。

或许,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时候受到了《西游记》的影响。《红楼梦》和《西游记》的开头都体现出一种对石头的崇拜情绪,符合中国人对生命起源的理解,也和大禹的儿子启的出生有关,传说启就是出生于一块石头。

而且,贾宝玉和孙悟空都具有一种追求自由的心性。贾宝玉不愿意接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孙悟空也是一个不服管束,不拘小节的形象。贾宝玉和孙悟空性格当中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渴望突破现实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贾宝玉和孙悟空都不认可等级秩序,具有一种平等意识。贾宝玉说过“世法平等”,孙悟空更大胆,连“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都说得出口。

但是,贾宝玉不具备孙悟空的战斗精神。孙悟空身上具有一种不惧挑战、勇往直前、降妖除魔的战斗性。他能够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离开花果山,跨越千山万水,从东胜神州到西牛贺州去求道。他悟性不俗,能够学会须菩提祖师的绝活: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他靠着自己的本领扰乱了三界的秩序。他大闹天宫的行为体现出他蔑视神佛,唯我独尊的精神,他为此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来,他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则是一路和妖魔斗智斗勇,最终成为了斗战胜佛。战斗性是孙悟空性格最突出的核心,是他最大的特点。

贾宝玉和孙悟空一样叛逆,但是贾宝玉的叛逆表现为一种消极抗争。他是贾府的混世魔王,是一个不服管教的儿子。他不愿意按照父辈的要求去考科举,走仕途经济道路。也愿意尊重内心的意志选择林黛玉作为自己的心仪对象。但是由于他对于封建家族有强烈的依赖性,所以他无法挣脱贵族家庭的束缚,最终成为了一个失败者。

《红楼梦》里说得好,“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里的“悟空”二字,正是孙悟空的法号。曹雪芹是要借这四句话表达一种对情的执着。最后的“空”一种以“情”作为中介的“空”,不是彻底的空虚幻灭,也不是四大皆空,而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心态,是在看破红尘后依旧保持对众生的慈悲。

贾宝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慈悲为怀,心中有大爱,他可以超越自己身份的局限,以一种不俗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因此,他具有一种多情即佛心的精神,愿意去分享爱,给予女性尊重和怜惜。他即使最终出家,也是成为一个情僧。

贾宝玉和孙悟空一样倔强。贾宝玉执着于情,是一个具有大爱精神的人,哪怕别人因此指责他,他也不会就此改正。孙悟空也是一样,西行路上他屡次因为打打杀杀得罪唐僧,甚至两次被唐僧撵走。他虽然心里觉得委屈,但是还是记挂唐僧的安危。得知师傅再次遭难后,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到师傅身边。如果说贾宝玉的性格是柔中带刚,那么孙悟空的性格就是刚中带柔。

贾宝玉和孙悟空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一样的是,贾宝玉是一个懦弱而疏懒的公子哥,而孙悟空是一个坚毅而勇敢的佛教徒。贾宝玉最终一事无成,孙悟空最终修成正果。

其实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和妖魔斗争的过程是一个去除自己心魔的过程。他打死的六耳猕猴就是他性情中的劣根性。最终,孙悟空战胜了贪嗔痴恨爱恶欲等七情六欲,成为了一个既有本领,也有高贵的心性的佛。孙悟空对《心经》的理解比唐僧更加深刻,所以面对巍峨险峻的高山或是波涛汹涌的大河,孙悟空都不放在心上。因为他已经堪破了色相的虚幻,对困难的到来做好了心理准备。

贾宝玉也一样,贾宝玉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堪破荣华富贵的短暂和人世无常的过程。他最终在放下了尘世所有牵挂之后选择了悬崖撒手,皈依佛门。

贾宝玉和孙悟空的经历都证明了追求绝对自由的虚妄。贾宝玉因为追求自由使得自己成为了一个无用的人,导致了家族的败落。孙悟空也因为大闹天宫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年。他为了赎罪,为了理想,选择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最终有所成就。孙悟空承担了自己的责任,实现了真正的自由。而贾宝玉则为了自由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选择,让人唏嘘感叹。

期待您关注一下我们这个公众号“珍爱红楼梦”,喜欢就分享一下,或点个赞,点个在看。热爱写作,也要记得给我们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