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宝玉跟金庸笔下的段誉有不少相似之处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文/归途如虹

不少读过《天龙八部》和《红楼梦》的读者都有这样一个感受,那就是《天龙八部》里的段誉是一个贾宝玉式的角色。的确,段誉和贾宝玉有不少相似之处。

段誉和贾宝玉都有高贵的出身。段誉的母亲是大理镇南王的王妃,他一出生就享受着荣华富贵。贾宝玉的父亲是公布员外郎贾政,姐姐贾元春是妃子,他自然是皇亲国戚。而且,段誉和贾宝玉虽然都出身于富贵人家,却不把名利放在心上。贾宝玉拒绝走仕途经济道路,段誉也对王语嫣说过他觉得做皇帝没意思。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段誉最终成为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君主,贾宝玉却选择了悬崖撒手,出家为僧。

段誉和贾宝玉都是情痴情种。段誉从小就被父母称为痴儿,他看到无量玉洞里的玉像便如痴如醉,而且还叩首千遍。一见王语嫣,就一片痴心。他不顾王语嫣心里只有表哥慕容复,对她十分温柔体贴。段誉不仅对王语嫣好,对木婉清、钟灵等姑娘也是很不错的。贾宝玉更是《红楼梦》里一个典型的女性崇拜者。她对上至林黛玉等千金小姐,下至晴雯等普通丫鬟都呵护备至。段誉最终没有得到王语嫣,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最终也化为了镜花水月。但是两个人对爱情的执着态度都是令人感动的

段誉和贾宝玉都具有慈悲心肠。段誉看到有人想要袭击木婉清,就奋不顾身地前去报信。在无量山上,他根本不是南海鳄神的对手,却依旧要保护木婉清。看到鸠摩智用火焰刀弄坏了桂花树,段誉也十分心疼。贾宝玉同样如此,他愿意和星星月亮、草木虫鱼交流,向他们诉说自己难以言表的心事。他看到一只雀儿在杏子林里鸣叫,就想到了邢岫烟婚配的事情,情绪立刻受到了感染。由此可见,段誉和贾宝玉都具有大爱精神,都愿意把自己的深情赋予天地万物。这种大爱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人类只有拥有了这种大爱精神,才可以和自然和谐共处。

段誉和贾宝玉都对佛教有深刻的理解。段誉从小就阅读《佛经》,因此不喜欢杀生。他也对《阿含经》里的玉女宝大感兴趣。贾宝玉也一样,当他在现实世界当中遭遇感情危机的时候,就会从佛教思想当中寻求精神安慰。第二十二回里他更是写下了像“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这样的偈语以及像“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这样的词。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段誉比贾宝玉更加具备男子汉的担当精神。

段誉和贾宝玉都是心胸宽广的人。段誉不介意鸠摩智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最终度化了他。他也不计较乔峰打死了阿朱,愿意和他称兄道弟。贾宝玉不记恨想要烫伤自己的贾环,也不记恨痛打过自己的贾政。由此可见,段誉和贾宝玉都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小人,都愿意包容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段誉和贾宝玉都把情视作重要的生命价值去追求,都具有温润如玉的君子情怀。

期待您关注一下我们这个公众号“珍爱红楼梦”,喜欢就分享一下,或点个赞,点个在看。阅读过程中,有何心得,写出来,也要记得给我们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