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城这条“王府上建起的胡同”,如今怎么样了?其实不拆挺好…

 laoyu2012 2020-11-06

各位亲:

昨天的新闻上说

老城区的平房应该不会再拆了

咱东西城这种老房子老院子太多了

虽然有些大杂院的确需要腾退和改善

但事实上,如果把里里外外都弄利索了

在二环里胡同里能有个家

留住了乡愁,感觉其实也还不错吧

原来小编一到西四,就能注意到这样的一条胡同

牌子特别惹眼

义达里
北起颁赏胡同,南至羊皮市胡同
西起西四南大街,东与礼王府毗邻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造就了义达里的不同寻常

这条在王府上建起的胡同

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今天,咱就先聊聊

义达里的百年变迁




🔺义达里胡同的牌子

义达里匾额出自书法家张济新之手,此人曾是张作霖的幕僚,后又是“少帅”张学良的老师。




变迁

王府上建立起来的胡同

“义达里”名字的由来

“一打”谐音雅化而成

因巷子内有12栋小楼,故称“一打”




🔺义达里胡同外景

这里曾是和硕定亲王府,后来传到贝勒爱新觉罗·毓朗时,人称“朗贝勒府”。毓朗在晚清是显赫的人物,当过步军统领和军机大臣,毓朗的女儿名恒馨,嫁给了荣源,她的女儿即婉容。

婉容是宣统皇帝溥仪的皇后,也是中国的“末代皇后”。大清垮台后,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以后,毓朗坐吃山空,将贝勒府南部变卖(即今天的二炮招待所一带),北部的房产1928年卖给华比银行。

🔺电影《末代皇帝剧照

1930年天津巨商韩某购买贝勒府南部,盖起十二座小楼,逐渐形成居民区。并有了义达里、乐群巷、孝贤巷、慈祥巷、福德巷、忠信巷、勤俭巷等7条特色小巷。

🔺义达里胡同-勤俭巷

预示着工作勤劳,生活节俭。

🔺义达里胡同-乐群巷

预示着与友朋相处无违失。

🔺义达里胡同-福德巷

指人的福分和德行。

🔺义达里胡同-贤孝巷

预示着贤惠孝顺。

1965年,7条小巷合并,最后统称为“义达里”。

🔺清末义达里原址

王府南侧为三间宫门,门外有一对体型硕大的石狮(后被人买走,安置在南京中山陵前)。二十余米长的照壁及一排座房,内分成三路。中路为五开间绿色瑰璃瓦的银安殿,甬道两旁为五开间的东西翼楼及厢房。载安殿后为三间殿房,俗称小殿,两侧各有配房若千。

小殿之后为五开间的神殿,两旁各有三间耳殿。神殿后面为上下各五间的后罩楼。后罩楼的东西北三面有各自独立的院子西路有北房五间,房后为五开间小方奭形的建筑。建就前有游廊相连。此建就北侧还有一个院落,曾为府中护卫、杂役等人居住。



北京城内称作“里”的地名并不多见

为何义达里被称为胡同呢?

它究竟有何不同?

义达里虽然也被广义的称作“胡同”

但“里”的居住形态与胡同有所不同

位于西四南大街东侧的镶嵌

“义达里”匾额的门楼

是“里”与外联系的唯一通道




🔺义达里胡同入口

“里”在城市与住家之间构建了半私密的空间区域胡同则在城市与住家之间构建了半公共的空间区域。“里”在城市与住家之间增加了一个由公共到私密过渡的空间层级

🔺义达里胡同内景

🔺义达里院落图

🔺义达里七巷

“里”内除了宽3米到4米的镜向“F”型的主巷,其余均为宽约2米的支巷,支巷大致由五条相互平行的东西向尽端支巷和一条东西向连接支巷、一条南北向连接支巷组成。这样的格局决定了“里”的封闭性和私密性,给予“里”内的居民很强的领域感、归属感与安全感



在这些老胡同名称中聚集着

“孝”“贤”“慈祥”“福”“德”

“忠信”“勤俭”“乐群”“义达”称谓

这些名称背后蕴藏着百姓们对伦理道德

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而如今走进义达里

第一个感觉就是,利落!

胡同的边边角角,都被“捯饬”得特别利落

看着令人心里特别舒坦

居民屋子里住得怎么样?

小编当然进不去啦

不过小编路过一户人家门口的时候

门外的八哥儿还跟小编说话呢

家雀儿也聚过来啄米吃

门口还有石狮子系着红绸子

相信住在这里面的感觉应该不会差吧!

从清末至今

义达里不仅象征着时代的变迁

更承载着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而离义达里不远的砖塔胡同

此前已经确定开启申请式腾退了

不知道腾退后将如何亮相

其实西四这一片儿的胡同

可以说都特别有西城的味儿


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曾是北京城最有文化气息的胡同
过去这里更是北京城的娱乐中心
像我们最熟悉的鲁迅、张恨水等文人雅士
都曾先后住在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更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
北京城内唯一元代砖塔“万松老人塔”也在这里
元代杂剧《张生煮海》中也曾写到过这里
“侍女云:‘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
砖塔胡同就是这里,而羊市指的就是羊肉胡同



羊肉胡同

老北京起码有五条“羊肉胡同”
但在西四羊肉胡同面前纷纷改名换姓
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地质礼堂也纷纷选址于此
从学习地理知识到学校表彰大会
羊肉胡同撑起了北京孩子们的半边天


西四胡同

西四胡同由西四北头条到八条组成
每条胡同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
这里有美食、有故事、有名人、有名校...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北京人的生活


西四北头条
驴肉胡同(礼路胡同)


西四北二条
帅府胡同


西四北三条
报子胡同(雹子胡同)


西四北四条
熟皮胡同(受壁胡同)


西四北五条
老娘胡同


西四北六条
燕山卫胡同(魏儿胡同)


西四北七条
泰(太)安侯胡同



西四北八条
武安侯胡同



记忆中的西四


最后,咱再去记忆中的西四溜达溜达
曾经生活在这一片儿的老街坊们肯定熟
先来看看七十年代老北京人们离不开的西四
从西四路口西南角地质部大楼窗口拍摄的照片
到了西四怎能不提西四鱼店
这是西四大街最大的水产品商店了
只有到了节假日前,这里才向市民供应鲜鱼或冻鱼
想要买带鱼更得早起去排队了
从冷库拉来的舟山带鱼新鲜又好吃
西四鱼店
位于西四南大街西侧的西四小吃店更受欢迎
分为小吃、面食、西餐三个门市部经营。
后来以西四小吃店为前身的西四小吃胡同开业
一时间爆肚冯、李记、豆腐白等小吃都汇聚于此
名是胡同,可实际上只是借名来振兴北京小吃!
只是后来由于租金太高,顾客也变得越来越少
1997年,小吃胡同终于被迫关张。
西四小吃
一说到西四的吃食,就想到了西四包子铺
“二友居”原就在西四十字路口
这里的包子和炒肝儿极为出名,口味正宗
想当年能吃上一口二友居的肉馅大葱包子,
对北京人来说这都算过年了!

西四二友居包子铺

以前北京人洗澡都指着澡堂子,
守在家门口儿的西四澡堂子更是红火。
澡堂子以前就在西安门大街红楼电影院对面,
进了门儿走一段路才上台阶儿呢,
只要脚一踏上台阶儿,浑身都热乎了。
洗澡、理发、刮胡子、搓澡,生意一直红火!
西四澡堂子
主营京菜和家常菜的老字号砂锅居
一进门就能看到那口气派的大砂锅
做出来的也全是家常菜,吃起来那叫一个顺口
尤其是招牌的砂锅白肉,配上下面的酸菜和粉丝
吃起来几碗米饭都挡不住!
西四砂锅居

西四的延吉冷面各位绝对都熟
西四冷面的味道北京人绝对忘不了
西四延吉冷面
1934年在北京西四牌楼开业的怀仁堂
以避暑良药“防疫丸”而闻名。
而且怀仁堂的后院就种有多种药用植物
藿香、佩兰、薄荷、香橼、佛手、石斛等等
这些药物都是随用随采,医者和患者都很喜欢

怀仁堂老药店
位于西四丁字路口的红楼电影院
有着50多年的历史
过去上学的时候组织看电影时不是胜利电影院
就是红楼电影院!
红楼电影院
这肯德基孩子们绝对熟
一放学直奔这里,边吃边聊边抄作业
要是谁过生日能在肯德基办生日会
同学们一边羡慕一边就在肯德基里大吃特吃了
西四肯德基

创建于宋朝的广济寺,又称“弘慈广济寺”,
落在北京市阜城门内的西四,
是佛教著名古刹之一,中国佛教协会设于此。

广济寺
白塔寺位于阜成门内大街171号,
始建于辽寿昌年间,原名永安寺,
后改名为“大圣寿万安寺”
据说迎请释迦牟尼佛舍利藏于塔中。
这也是过去唯一一个以佛教含义命名的寺庙。
白塔寺

西四牌楼是西四的全称,
它与皇城以东的东四牌楼相对称,
是北京城两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业街。
明代时,西四路口四个方向各立了一个牌坊,
到了1954年,西四牌楼因隐患才被彻底拆除。
西四牌楼

西四新华书店
在北京人眼中,
西四是最有韵味和京味儿的地界儿了
就算已经不住在这里了,也得常回来看看
最后,再让我们来看眼熟悉的西四路口

2014年的西四路口

历史的年轮在不断前进

塌了墙、脱了漆

百十年的王府大院

旧人去了新人留

变的

是砖瓦结构的建筑

不变的

是沉淀下来的朴身素心

部分图片来源于:小编实拍、厚德东方、@文明西城及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伪装”成共有产权的商品房?!小编到现场转了转,这配置有点偏心眼儿了…

关于甲醛治理那点事儿,这篇文章基本说到位了!(微信:bestlife003)

■说明:本文由家住东西城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部分信息整理自:青春西城、老北京城

■商务合作微信:jiasupao2014

关注家住东西城!

看东西城大事小情,搜家周边吃喝玩乐!

======= 东西城的邻友圈!=======

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即可关注

商务微信:jiasupao2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