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今思项羽 :3d版电影《霸王别姬》

 遇见三山 2020-11-06

缘起:九型课上有学员问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型号,我说要了解他们,你要去读《史记.高祖本纪》,虽然我自己看到“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处,掩卷长叹而不能读--想象一下那个场面:风雨如晦的战场,死难的士兵鲜血染红了整条河流,尸体已经堆积得把河水都一度堵塞......一将功成万骨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乌江有渡孤不上”,片尾霸王慨然一句长叹,我竟湿了眼角。

英雄末路,跟随他的八千子弟兵俱散尽,虞姬抽取霸王腰间宝剑辗转自刎君前,连胯下爱驹乌骓马亦不肯偷生,投乌江自尽......忽然明白了千年之下,人们缘何至今思项羽?戏台上唱念做打,人们用各种方式在不同年代怀念这个悲剧人物。

兵丁们悄声议论这个“大王”听信韩信派出的李左车诈降献计导致孤军深入而困陷十面埋伏,大家不再对这个老大有信心,而他身边最亲近的只有一人一马:虞姬和乌骓,这里有一种深深的孤独,身为霸王,他没有朋友,没有同盟,他所有的真情都倾泻在多年相随的女人和爱马身上,岂不注定失败和悲剧的结局!

可是霸王的悲剧性结局里有一种美,孤独又决绝,热烈又凄凉,他不具备那种可以忍辱负重的坚韧沉潜,也没有运筹帷幄的睿智淡定,更多时候缺少纳谏的智商和胸怀,他闻讥而怒,遇挫而沮,他有点像众神之王,因为没有天敌而无需拥有智谋和心机,他天真烂漫,怒便恼,乐便笑,像哪吒和孙悟空的混合版,却又多了一份碧血丹心和侠骨柔肠,这让他有一种让人着迷的个人魅力,他其实不属于成人的世界,最懂他的莫过于情人和马,他是游吟诗人所唱的那种“世间的天堂就在那马背上和女人的胸膛上”的英雄,而作为霸王,他和美丽聪慧的虞姬,高大坚毅的乌骓马定格为一副永不褪色的画面,这画面里有力量,缱绻,真情,忠诚,还有默契,壮烈,那种上古时代“山无陵,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的简单之美,唯其简单,所以经典,绵延千年不息,终究“意难平”,他问虞姬“奈若何?”,他让我们想起人世种种无奈,想起我们一生中经历千辛万苦却依然面临梦想破碎,无法保护毕生所爱的最深的无力和无助,他绝对不是“兵气消为日月光”,东山再起终成霸业的那种人物,他不是那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卧薪尝胆的勾践,世间太多怯懦和猥琐,也太多隐忍和背叛,而他是年轻骄傲的英雄,快意恩仇“不肯”过江东的英雄,让别人去卷土重来吧,他要做“不肯”的那一个,乌江边就是最好的归宿,他是自己的王,不需要时光的加持......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完整的京剧版《霸王别姬》,这种古老的艺术美得炫目,精美尊贵的服装,水墨画般优美的背景,雨点般密集的锣鼓和慷慨悠扬如泣如诉的京胡,响遏行云又莺声燕语的唱腔念白,尤其是虞姬帐外默然漫步和含悲尊前舞剑,十指如兰花曼妙,霸王唱到“虞兮虞兮奈若何”时带着孩子般的哽咽,都让人凄然动容。我们要现代化,可是不能以失去文化作为代价,一部京剧,尽展古老文化之美。记得有人感慨,如今的人们眼睛耳朵不富贵,来欣赏一部好的京剧吧,这里面有真正的富贵。

不足处,个人觉得体现3d的地方无非就是有几处刀枪剑戟直接刺到眼前,可是这种体验对于大多数已经看惯3d大片的观众来说其实不太为影片增色,饰演虞姬的演员扮相和唱腔武功都好,就是眼神变化太少,几乎是毫无变化,如同雕塑,有几处拭泪的动作也如出一辙,让人感觉缺乏新意,其实每一次流泪都是情感的加强,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
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这一段唱词,从最初的帐外赏月到最后与霸王刎别,中间有不下4次拭泪,每次动作都一模一样,没有呈现一个递进的效果,这也是京剧等传统艺术有时为人所诟病的“程式化”,感觉演员就是在老老实实把戏演对,却没有更多思考如何让这个人物通过自己的演绎而“活起来”,成为“这一个”虞姬。

片尾出字幕的时候有自发的掌声响起,虽然知道演员们不可能听到,可是这依旧表达了观众的认可,灯亮了,在这个周末早晨影院的“中老年场”,我看到前排一片白头,是的,观影者以老人居多,也许,他们比我更有发言权。

谢谢导演和演员,我觉得花钱买票看这部电影,值得。

附:

《夏日绝句》

南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15.5.9三山于上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