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征:最后的西海固

 吞像摄影 2020-11-06

本篇编辑:小河

图片:©王征

资料来源:摄影师相关网站

西海固,一个陌生的名字,代表着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却有着特别的西部色彩。

这里是宁夏,这里是黄土丘陵,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这里常年干旱。

这些词汇背后,有着一群信仰伊斯兰的回回后代,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他们从这里出发,用镰刀举起了生命连绵不断的火炬。他们是麦客,这里是麦客的故乡。

关于西海固,很多人了解都是通过摄影师王征的《最后的西海固》又名《寂寞生灵》,这个项目一共拍了近1000卷135黑白胶片。

寂寞生灵
王征



当时王征建立的拍摄框架,是以中性呈现西海固回族穆斯林生存状态为主旨,结构方式主要是以社会学为基础,即陈述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人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也包涵人类学、民族志对特定人群本身的考察方法。





这种以丰富系统的影像和社会学调查方式,为中国的纪实摄影作出了有益探索。





王征让我意识到摄影不仅除了自我表达和功能性以外,我们还能够为“看见”做点什么。每个地区都因为有这样的摄影人,我们对地方的印象不再扁平,连同他们的生老病死、信仰与婚姻,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与群像概念。






留法摄影评论家高磊评价说,王征的作品以穿透力强烈,深刻揭示了宁夏山区群众的生存现状,让中国影像史从此记住了西海固。


王征:我在拍西海固的时候,基本的观点,这也是纪实摄影师应该恪守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什么呢,不要去强烈的去歌颂什么,也不要去强烈的去批判什么,一定记住要中性表达。

为什么呢?实际上摄影这种东西,特别是纪实摄影,它强调的是关注生活中的常态而不是非常态;新闻恰恰是关注的非常态,比如说“人咬狗”。

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比如说战争、灾难等等不是说每个人都能亲历体验到的。在生命历程中很难体验到这种东西,洪水、瘟疫这都是人类的非常态,象这些东西,人的生命中不会经历很多的,空难我们经历吗?经历一次可能就没有了生命。

那么实际上新闻摄影是关注这一类,而记实摄影恰恰是关注人们生活的常态。

常态生活可能要求我们排除两极化的判断,实际上我理解的是两极化的判断,作为观者,作为摄影者的一种判断方式,尽可能离生活本体比较远的,或者与你拍摄的个体相对比较远的。

那么摄影它又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物象导为影像时它也不可能完全保持真实,它是经过作者的选择的,那时候作者就应该进入中间状态。

实际上我打一个比方说明一个问题:人从生到死都有一个过程,如果生我们认为是一个白色的点,死是一个黑色的点,实际两级我们是不可知的。

比如说:我们是怎么生下来的,我们是没有记忆的;我们将去怎么死亡,最后是怎么死亡的,作为生命个体也是不知道的,恰恰我们生命历程是通过浅灰到深灰的过度。所以在纪实摄影中也应该尽可能进入生命或者生活乃至社会的这种灰带。

有的时候黑白摄影最美的地方就是灰。实际人包括这种表达的时候,纪实摄影也是这样,我一直遵循这一原则。

在我个人看来,应该是这样一个原则:不要强烈去批判什么,也不要强烈去歌颂什么,尽可能靠近生活的本来面目。因为他没有绝对的真实,我们说摄影的真实是相对的,我们尽可能靠近这种中性表达。

我选择这些照片还是靠近普通人的生活。用平民的眼光关注平民,去展现平民的生活。这是纪实摄影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旱天课
王征

《旱天课》是王征在拍摄《寂寞生灵》同一时期进行的创作,《旱天课》分别从乡土语境、人文关怀、自然生态关注等多个层面阐释日常生活,同时更多的是做为艺术家自我身份探寻的影像与乡土社会空间的时间表现。

王征

摄影师



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的获得者,中国新时期纪实摄影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摄影家、策展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策展人委员会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曾担任美国波特兰摄影节指导专家、亚特兰大摄影节专家见面会指导专家、美国“Critical Mass”担任专家评委、全国影展评委、全国青年影展评委等。

第四届、第五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的总策展人。拍摄完成的大型纪实摄影专题“永远的西海固”,先后在荷兰那顿国际摄影节、法国尼斯国际摄影节、亚特兰大摄影节、美国休士顿摄影节、美国旧金山摄影周、法国巴黎中国之家、中国台湾国父纪念馆、北京宋庄艺术馆、广州双年展等地举办40余次展览。

主要学术出版物有:《中国摄影家王征寂寞生灵》、《摄影中国1956—2006》、《像说》、《非像说》、《隐没地上圈组文学与影像越界实验》、《乾坤湾陕北单纯视觉与文化利用影像实验》、《华山论新风景影像实验》、《显影》、《非常像艺术家手机影像实验》、《影子的影子》等。

为王征的摄影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