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钟葆、钟良《山水、行书》成扇、于子安写扇骨

 自由书画谈 2020-11-06

民国(19121949)间海上画派,有姚钟葆、钟藩二兄弟以山水享誉画坛。《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把姚氏兄弟的辞条皆予收录,云:

姚钟葆(?1924)字叔平,江苏吴县人,寓上海。画山水私淑胡远,笔意新颖,构局务精,既而悔之,草草下笔,专主气韵。人转以甜熟病之,性嗜酒,中年咯血而卒。有《性安庐画稿》传世。

姚钟藩辞条云:“【现代】字季翰,钟葆弟。工山水与兄齐名。中年郁郁不得志,赴水死。”郑逸梅在《姚叔平赏遇雨》一文中有云钟藩:“画山水,笔似其兄。寓沪,从老画家何煜学作花卉,殊楚楚可观。奈画不遇时,居恒郁郁,还苏愤而自沉,先其兄殁仅数月也。

仍是《遇雨》文,载了一段钟葆的逸事儿,云:

一昨遇岐黄家张杏荪,为谈叔平曩年寓沪上,每晚辄赴钱行桥一小酒肆饮酒。肆地位殊渊隘,而酒极醇和,杏荪与汪仲贤亦为老主顾,三人斗饮以为常。但仲贤从不肯纵量,盖彼现身红氍,以演时事新剧负盛名,纵量逾时,恐误场也。叔平饮至微醺,妙语络绎,自称嚼蛆。一日遇朱良材,良材戏作《嚼蛆图》以示,且题一诗云:“我辈嚼蛆,闲来便嚼蛆。有蛆何不嚼,遇嚼总成蛆。既听蛆先嚼,旋闻嚼又蛆。嚼完无可蛆,蛆后又生蛆。”相与大笑,是图今犹存谢闲鸥主办之长虹社中。

这一通抄来录去,该言归正传了。寒家之所以述说姚氏兄弟,乃上个月在上海朵云轩拍得了一柄钟葆的山水成扇。扇上画风,正是“草草下笔,专主气韵”之后的作品,笔致轻灵,气韵生动。画笔拟的新罗山人华喦之法,松秀逸雅,甚得文人之趣。画题:“红树青山好放舟”,“青山”以水墨披麻勾皴,辅以花青赭石,重墨点苔。“红树”两株,倒悬在崖壁之上,墨枝红叶,耀眼夺目。所放之舟,乃崖下湖水中的一叶简单的小舟。舟中一位红衣逸士坐在正中,伊身后一位船夫在奋力撑船,似是逆水行舟也。这时岸边有两位清淡之士在侧目看着湖中之舟,是否舟中红衣逸士是与岸上两位相聚呢也未可知?画面闲适清悠,一幅超然尘外。寄情林泉的意境拂面而来,让人陡起归隐山林之思。画上署题:“拟新罗山人之笔法,叔平时客海上。”钤印“尗平”白文。“新罗山人”乃华喦之号,“尗”字同“叔”。

扇子的另面是署名钟良的行书,录的是晋朝无名氏的《箕山操》杂言诗的前半部分:

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

山川绮丽,万物还普。

日月运照,历不记睹。

游放其间,何所却虑。

叹彼唐尧,独自愁苦。

劳心九州,忧勤后土。

谓予清明……

署款:“甲戌长夏,应廷英仁兄雅属,觉民钟良。”钤印:“觉民”(朱文)、“钟良印信 ”(白文)。《箕山操》是记述唐尧时的隐士许由,他依山而食,掏水而饮,有不慕名利的节操。“甲戌”是1934年,书家钟良书此扇面时,另面画山水的姚钟葆已是去世十余年了。

钟良此扇上书法,取法欧阳询行书的意趣,清劲森森。向背转折,又具“二王”风韵,东晋风流,宛然扇上,甚是入眼赏心。虽然书家钟良专业辞书上杳不得他的生平行迹,但他的行书极具专业水平。当代这书协主席、那研究会长的书法与其相比,边都沾不上,真的是替某些主席、会长惭愧者也。

这是柄书画皆精的成扇,让人不忍释手。还有精彩呢,这柄成扇的扇骨是装饰性很强的漆骨,并且是晚清扇刻名家于子安手写钟鼎文字,然后漆成枣红色。书法沉浑,颇见功力。于子安乃扇刻高手,不知此骨伊为何只写未下刀镌刻?而是用漆保护住了墨迹。于子安号士俊,吴郡人。白文贵《蕉窗话扇》称伊:“多浅刻,字摹董香光,惟妙惟肖,得其神髓……晚年亦刻钟骨瓦当文,留青刻尤佳,唯不常见。”

此柄成扇,画精字佳,扇骨又乃名家手笔,姑且暂不论书画的价值,仅刻骨的价值也应在五六千元上下。如此,此柄成扇的市场价当在1.5万左右。



作者

于建华,法名智凯,“大河鉴宝”书画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精书画鉴定,富书画收藏,参修禅宗,以笔墨做佛事,善诗文,现已出版书画鉴定方面书籍二十余种。

福      寿      延      年


于建华题诗堂


于建华新年送福

于 建 华 手 书 书 房 对


智凯居士作品——无  量  寿  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