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取代我们房子的是汽车?

 昵称72275199 2020-11-06

毕竟科技使人更懒,谁说不是呢?



文 | 地产八卦女


1st

前几天和一个地产技术口的朋友聊天,谈起现在的户型设计,我们聊到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以后房子的趋势,可能不再需要厨房了


为什么?分两个方面:


第一,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来看,未来90后、00后逐渐成为购房主流大军,这个人群对做饭的需求不是特别旺盛。甚至,就连现在的主流80后们,一天有几顿饭是自己做着吃的?


随着O2O的普及和消费习惯的养成,已合并的美团、大众点评替代百度,甚至滴滴都开始跨界做外卖了,世界都在变。


我们看起来无法实现,也许在下一代就会被颠覆。


第二,随着房价的上涨,刚需族上车的预算也会压力越来越大,房价客观现实无法改变,开发商未来可能会在户型设计上再下功夫,把户型压缩到极致,没有五脏的麻雀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把传统户型里的一些功能比如厨房删除,能节省不小的空间


以上海为例,2018年8月上海的均价是5.5万元,如果厨房按照8平米来计算,一套房子的厨房部分业主需要支付大概44万元,当然如果是首套贷款需要支付63万元。



如果不要厨房,一般在外吃顿便饭或者叫个外卖,按30块钱一顿的话(物价因素和资金收益抵消不考虑),就是大约2100多顿饭,够吃19年。更重要的是,自己做饭需要买菜、洗菜做菜,其中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更高。


如果继续开脑洞,现在会客功能好像需求也比较少了,把客厅和餐厅合并缩小空间,家具收起来,需要的时候再打开: 



是不是又省去一部分空间?


或者和卧室立体重叠起来,是不是又省去很大一部分空间?



……


继续开脑洞下去,未来随着房价越来越高,我们的各种需求可能都被压缩了,只需要一开门,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有一张床就足够了。


如果是这样,把房子各个功能都模块化可以自由组合,给这样一个个房子安个轮子是不是更好了?



我们再继续思考,近几年国内外的大咖互联网公司都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百度谷歌特斯拉Uber等等,甚至传统车企福特和通用也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去研发,为什么?因为无人驾驶就是未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会因为无人驾驶、AI逐渐普及成为未来主流而重构。也许在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做到绝对安全、足够舒适。


那么,如果房子所有的功能都可以被汽车替代,为什么人还要居住在房子里,足够舒适稳定的、安全会移动的盒子是不是会更好?


未来会不会成为这样子:


我们的房子和汽车结合了起来,我们坐在可以移动甚至会飞的房车里办公,下班换一辆可以移动的房车里娱乐,累了推开房(车)门外面就是正在等待你归巢的家,当你睡醒了,会移动的家已经把你送到了办公室门口……


听起来是不是很梦幻?也许这一天并不遥远,科技的发展实在太快了。五六年前我们还没有想到移动互联网会这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2nd

但这样的房子会出现吗?


也许能,但更多的可能是这只存在于设计图纸中。


毕竟这样的话,第一没了厨房的家,就没了家的感觉。第二,会跑的房子不动产的投资属性就没有了,房子也从一个保值品变成了消耗品。


我们对于未来房子居住的功能不能一直在做减法,毕竟发展是向前看的。未来住宅中加入更多科技是一种趋势,我们应该更喜欢做加法的科技住宅的创新。


目前市面上的科技住宅可以涵盖五大功能:


节能环保、智能化、安全、健康、社区服务。


比如之前去踩盘的时候,看过金茂号称有12大科技系统,独有的毛细管网系统也让人印象深刻;


朗诗地产的朗诗地产的恒温恒湿恒氧装置;


万科与百度、阿里都传出过绯闻要做的全屋智能系统;


日本的积水住宅宣扬的是健康、安全、安心;


主打绿色健康、黑科技的中鹰黑森林;



以及现在很多开发商都会着重考虑的智能安防系统、加入很多科技元素的服务系统。


然而不得不说,现在很多项目打着科技住宅的幌子,实际上只是为了给营销润色加分,或者有些真正为居住来考虑的东西,往往不那么如人意。


比如现在雾霾严重,可除霾的新风系统成了很多住宅科技元素的标配。但在设计新风时除了风口风道的位置设计之外,很多开发商根本没有考虑新风系统的可持续使用和维护功能,也有很多住宅为了密闭性就把很多窗户设计成了不能开口或者开口很小。


比如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绿城的项目,只能开启几扇窗户通风,且不能平开、只能开不到10公分。所以在火灾中,连求救信号都难以发出。


很多住宅为了考虑“门脸”的高大上,甚至会用半吨重的装甲门,但这种门再配上遇到灾害可能就失灵的电子密码锁,灾难来临、出现故障的时候简直就是压在求生者胸口的大石。



有时候把窗和门关上,灾害发生时也关闭了一个求生通道。


还有,密闭性太好的室内,有时候甲醛也难以通过新风全部流通排放出去,毕竟甲醛的挥发期长达十几年,这对健康也是有害的。甚至大名鼎鼎的科技住宅朗诗绿色住宅,业主论坛上也经常有人吐槽,因为无法通风,到了梅雨季节时屋里会发霉,甚至长满了蘑菇,确实够绿色的。


科技住宅目前都在用的科技一般有:地源热泵系统、新风系统、天棚柔和辐射冷暖系统、外墙外保温系统、高性能外窗系统、电动外遮阳系统、全天候热水供应系统、雨水利用系统、同层墙排水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多级安防系统、降噪系统、中央冰蓄冷集中供能系统等等等等。


听起来都很高大上是吗?但科技元素越多,有时候就意味着可能出现的故障越多。


技术的不成熟、设计的缺陷,会出现很多让人头疼的维护时间和成本,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严重甚至致命的危险。


3rd

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科技住宅吗?也不是。发展总是要向前看的,这些问题也会随着发展得到解决。古人很早以前就告诉我们不要因噎废食。


可以猜测一下,未来的科技住宅会是什么样的,有哪些趋势:


一、科技住宅的生态化:


为什么苹果、谷歌、亚马逊这些巨头都先后推出了智能音箱?因这个产品是为了抢滩未来智能家居的大脑,是未来生态链顶端的雏形。



未来所有科技住宅里的产品都将智能化,小到一个插座、一个水龙头,都可以感知你的需求。


所有的智能化产品会形成一个生态链,势必会有一个总部来控制分配、了解主人需求、生成数据,或者说智能音箱是未来住宅智能化的一个入口。


发展到未来,把AI融合进来的生态链总部可能不再是智能音箱这种形态了,是一颗植入大脑的芯片、一粒纽扣、一根头发都有可能。



二、真正全生命周期住宅:


虽然万科、远洋、金科、保利、龙湖等知名开发商都号称已开发出全生命周期住宅,目前这些住宅更多的是在户型设计上的考虑,重点在户型设计理念、人数的增减、功能的需求、细节尺度的考量、纯框架结构室内无剪力墙等方面来考量:



但未来的全生命周期住宅,将拥有更多的科技含量,通过人工智能来根据需求随时随地调整室内规划:



甚至随着3D打印的普及和提速能瞬间变幻出各种你想要的东西:



三、可利用的空间最大化:


阳台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在开放和封闭之间切换:








把泳池藏在草坪或院子下面,既可以保持清洁,也不占用空间:



甚至地下停车位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地面停车位:



各种空间的极致利用:



四、节能环保、健康安全的颠覆性变化: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所有的能量利用率都更高更强,可能风力、太阳能就够家用了,或者核电已普及到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医院已经消失,家里的超级AI同时也是我们的超级私人医生,积累搜取了家人所有的健康大数据,能给出最好的健康辅助、医务治疗。


未来的住宅,也许会因为科技的发展和民用的普及,把家的概念变得更加美好,但也许我们一个个都会变成这样子:



毕竟科技使人更懒,谁说不是呢?

合作、宣传、投稿

请加小编微信:xiewen1205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