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宋卫平!

 昵称72275199 2020-11-06

文/地产八卦女

1st

今天地产界的大新闻是:绿城中国董事会改选。

2019年7月11日,杭州玫瑰园酒店,已卸任的绿城中国董事局联席主席刘文生,宣布新改选绿城中国董事会。

在这次巨变中,绿城灵魂宋卫平卸任,原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亚东接班绿城中国董事局主席老绿城人郭佳峰重返绿城,中交将原绿城执行总裁李青岸、李永前,替换为周连营、耿忠强。此外,绿城第二大股东九龙仓终于获得绿城中国董事会席位,其“代表”是原九龙仓集团主席吴天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绿城董事会原来是设置的联席主席制,即拥有两位主席。但现在绿城不设联席了,张亚东自此成为绿城“NO1”。

对此,德科地产频道声称,绿城董事会改选,“探索并提供一个更完善的「混改」样本,即从早期的「宋卫平一言堂」之人治,到此前的融创或中交之「大股东治理」,再到现在,绿城中国终于真正变成了董事会治理下的绿城中国。

2nd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新闻,让我想起2018年6月,蓝城和很多媒体朋友们都在转发“年过六旬的长者,凌晨4点23分,与君共勉”这样的一条朋友圈。

▲2018年6月,老宋在凌晨发这段鸡汤,本意是激励更多的人去拼尽全力,生活里哪有什么黑马,都是努力奋斗罢了。但这段话却让很多绿城粉兴奋,他们认为,老宋半夜发鸡汤,说明老宋还活跃在第一线!

如今,老宋在绿城的历史,彻底画上句号了。

跟王石不一样,老宋没有要绿城名誉董事局主席的名分,而是出任了一个“绿城中国规划设计委员会名誉主任”的职位,据悉没有工资,但他拥有参与评审绿城项目规划图纸的权力。

看起来,老宋还是希望发挥余热,还是希望继续维护好绿城的金字招牌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愿意去做这个绿城的名誉主任。

而另一方面,老宋只是一个“绿城创始人”的精神图腾,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了。早在前两年,老宋就已经逐渐淡出了绿城的管理。

2018年年初,当时绿城内部高管就曾告诉星子,所有绿城出街的内容,最好不要在标题里出现这个名字。

3rd

简单翻翻老宋和绿城的过往。老宋曾经出手两次卖股,要把绿城这个亲手养大的女儿嫁出去。


一次是在号称史上最严的宏观调控时期和孙宏斌的恩怨情仇。


大概是在2012年开始,极其缺钱的绿城和融创开始了合作。在狼性十足的孙宏斌的调教下,绿城卖不动的楼盘到融绿手上立刻大卖,让老宋大感惊讶。这正是绿城的短板:品质上苛刻至极的宋卫平,嘴上虽然“残暴”,对员工却重情重义,使得销售团队狼性不足,远没有融创那么狠辣。


而孙宏斌能精准地把控财务,掌握人性,“善让三军用命”。对于这事,宋卫平自觉不如。


时间到了2014年,融绿度过了一年多的蜜月期,楼市也来到了最惨淡的调控期。老宋深感无力,就动了“托孤”的念头:他决定把绿城交给老孙。2014年5月,融创宣布收购绿城中国24.31%股权,与九龙仓并列第一大股东,孙宏斌担任联席董事会主席。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老宋当时被当成商界不守信用的反面教材,绿城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而融创,则在融绿分家的时候,收获了名声,吸纳了大量人才,获得了大量并购机会。当时孙宏斌说,正是因为“融绿之争”,融创对于收购的态度大家是看得到的,所以很多项目、公司主动找上门来,求着融创收购。


甚至更讽刺的是,现在的融创不仅在规模上冲到全国前列,在质量上也备受认可。融创某高层告诉星子,“融创很多至臻致远的产品有许多理念是跟绿城学的。

第二次,是中交对绿城的彻底接手。


2014年底,融绿之争后绿城重回缺钱时,中交集团宣布以总价约60.13亿港元收购24.29%的绿城中国股权,与九龙仓并列最大股东。


时隔5个月后,中交再次耗资约11亿港元收购绿城中国1亿股普通股股份。至此,中交拥有绿城中国合计6.2亿股股份,占比为28.9%,成为第一大股东。


“宋卫平背后的男人”寿柏年持有的绿城8.06%的股份出售已经交割给香港一家公司,宋卫平创始人团队股份只剩下老宋10.45%的股份,而宋卫平已经把4.62%的绿城股份捐给了丹桂基金会,现在老宋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绿城股份。

在钱上帮了老宋一把的中交,终于娶了绿城这个漂亮女儿,似乎童话故事就要结束了。


然而成为第一大股东的中交,因为央企的优势,自身拥有天量的土地储备,再加上绝对话语权,想要把绿城提升到“央企前三”的高度。


想一想,在2018年,中交的销售额才有多少?想要有大的飞跃,只有靠绿城这个优质资产。

于是,针对绿城的内部改革开始了。在宋卫平时代,绿城的组织架构长期为两级管理组织架构,类似于诸侯分封制,宋卫平下面八个副总裁各自掌管着一批项目,拥有很大自主权。这些诸侯,都是老宋的亲信和弟子。

而在中交入主绿城后,这种局面被打破。最新一轮调整后,绿城的业务条线和负责人化分的更为细致,对业务一线的权限也在逐步下放,管理上更加扁平化。


当然,老宋退出绿城,也许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毕竟一个治理结构清晰的绿城,才有可能在下一阶段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冲劲。


更何况,他还另有一个“蓝城”。


只是,在以后的绿城,你可能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情形:


在年度会议上,老宋时而半闭着眼,开始对某个区域公司进行精彩绝伦的点评,所有人都惊讶于老宋对企业产品线和业务的了如指掌;老宋又时而大发雷霆,手里的报告手册砸到了区域总的脸上,桌子拍得震天响,大吼道:产品做成这样,你可以去跳楼了!


不得不说,这对地产界,将是巨大的遗憾。

合作、宣传、投稿

请加小编微信:xiewen1205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