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 : 通化村因王通得名

 故乡万荣 2020-11-06

王通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隋代大儒。通化村也因王通得名。这有两说:一说,通化村最早叫甘泽里,属龙门县万春乡管辖。王通成年后,在故里聚众讲学,著书立说,并以其学说教育、启迪、感化村民,村民就将甘泽里易名通化村。二说:通化村原名雾林镇,王通死后,有一伙盗贼盗其墓穴。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开墓门,只见一道灵光耀眼,雾气升腾。墓穴别无所有,那雾气可能是王通尸体化为神气升天了,村人以此为荣,广为传说,由此便把雾林镇改为通化镇。

据史料记载,通化村1971年前归河津县管辖。1971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划通化归万荣,通化村顺随,称万荣县通化公社通化大队。198110月,因村容扩大人口增多,不易管理,遂将其一分为三。198410月改公社为乡镇,称通化镇通化一、二、三村。且通化三个村名皆因王通所得。这里只写了通化一村,唯其能代表通化三个村历史。

通化一村东连西孝原,西至通化二村,南临西畅村,北至通化三村。总面积3.54平方千米,村容面积0.41平方千米,778户,3118口人,耕种着4680亩土地。以农为主,主产小麦、苹果、樱桃等农作物,交通方便,与之相连的有晋裴线。

通化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主要是王通、王绩和王勃代表的通化文化。先说王通,王通的祖籍本是山西祁县,四世祖王虬迁徙到通化。隋开皇四年,也就是公元584年,王通生于万春乡甘泽里。他的父亲王隆时任铜川府君。他那天回家时发现自己屋顶上空群鸟飞翔,祥云环绕,数只喜鹊在枝头喳喳不停。王隆常闻喜鹊叫,喜事到谚语,心中甚喜。于是加快脚步,刚步入门槛,王通就诞生了。王通的祖父王杰闻此大喜,遂为其孙起名单字”,字冲淹。王通自幼就受书香熏陶,在祖父和父亲的儒家思想教育感染下,便有忧国忧民之心,十岁时就和父亲谈论国事,15岁时考中秀才。并在父亲指导下,开始模仿孔子的《春秋》写出《元经》,获得学界器重和赞许,被誉为神童,并代父亲教书。18岁负笈求学,走访海内外贤达,先后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典,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北平霍汲,考《易》于家族父王仲华,皆得益匪浅。20岁时进入长安,在其姑父薛道衡引荐下,拜见了在朝掌权的杨国公杨素和杨德林等人,并和他们一道谈论国家大事。那几位大臣看他虽然年轻但对他们所提问题都对答如流,侃侃而谈,不由产生了几分钦慕。又看同僚薛道衡面子,就将他推荐给隋文帝。文帝见他举止文雅,不卑不亢,就向他提问了许多治国之道,他都对答如流。文帝最后问他如何治国兴邦,他胸有成竹,一口气说出了他写的《太平十二策》,即:得人才者得天下;施仁德者安天下;顺民心者顺天下;公而忘私者倡天下;田不荒废、民不缺具、货不堵塞者富天下;刚柔相济顺乎自然者顺天下;邦交睦邻者强天下;以道德为轴者帝天下;选贤任能者令天下;精练士兵、居安思危者康天下。这一席宏论,听的文帝龙颜大悦,只恨相见太晚。可惜朝中那些大臣嫉贤妒能,皆有非议,加之文帝优柔寡断,处事不明,使王通心恢意冷,大失所望,遂作《东征之歌》而归。长安归来后,他先后隐居通化、黄颊山、白牛溪聚徒讲学,学生多达千人。其中魏征、薛收、房玄龄、李靖等人多系俊彦之才。期间,隋代两位皇帝几次下诏,委以官职,他都婉言谢绝。王通于隋大业十三年卒于家,享年34岁,被门人谥为“文中子”。

王绩和王通是胞兄弟,自幼聪明过人,刻苦攻读,学业大进。15岁时,隋王通游历长安,拜见时任尚书左仆射杨素,谈诗论文,语惊四座,被誉为神童。

他生性狂放,淡泊名利,无意王侯霸业,一生只任过6个月六合县丞。日惟耽酒,不问政事,常喝的酩酊大醉,遭同僚弹劾,只好封薪挂印出走。他在待诏门下省时,按惯例日给酒三升,负责此公的陈叔达,知他好酒,破例给他一斗,故有斗酒学士之称。

他不喜交友,乡友吊贺极少参加,但有人请饮,无论身份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醒则复起再饮。他50岁时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自耕自食,有暇赏读《周易》《老子》《左传》,并为人算卦。他追求稽康、阮籍、陶渊明生活,写了许多闲适生活诗歌。语言平淡、清新、朴素。他一生写得文章不少,散失的也不少。经后人集有《王无功集》,一名《东皋子集》。今有康金声、夏连保校著的《王绩集编年校注》,收入其赋赞14篇、诗51首,文章15篇和存疑等文。王绩生于隋开皇五年,卒于唐贞观十八年(644),享年60岁。

王勃是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他6岁能诗,被誉为神童。9岁能读颜师古的《汉书注》,并能指出瑕误,著成《指瑕》一书,15岁就能精读《易经》,成为“唐初四杰”之首。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被人们世代相传。王勃的传世之作最精彩的莫过于《滕王阁序》。彼时,洪都府都督阎伯屿是想借滕王阁重建落成,要显示他女婿的才华,不料引出一个不识事务、不明就里的王勃,捋袖悬腕,濡笔展纸,一气呵成一篇锦文,打破了阎伯屿的美梦。开始,阎都督怒王勃不恭,离席而去,并着左右看王勃每写一句必报。王勃开笔两句倒也平淡,阎都督嗤之以鼻。渐次思路大开,文如泉涌,妙句叠出“襟三江而带五海,控蛮荆而引瓯越”,使阎都督竟坐立不安,叹道:这小子还不简单,当左右报道:“落霞与孤鹬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围观之文人学士都被王勃笔下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和华美词句折服,而此时的阎都督转恚为喜,连说真奇才也。当王勃写完全文,阎都督心神飘逸,将全文悬挂起让大家欣赏,他又通读一遍,终于说出:“帝子之阁,风流千古,有子之文,使我等今日雅会亦将闻名于后世。从此洪都风月,皆子之力也!”确实如此,这篇骈文竟使王勃名留千古,滕王阁因此成全国四大名楼之一。

通化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家就出现了这么三位文豪,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留下光辉的一页。而王通的治国理念和教育思想更是我们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现在通化村留下的王通文物还有几处,一是王通祠,原来村人称“圣人庙”,原建大门庭堂三间,左右耳房,正殿三大间,宽敞深邃,不知建于何年何月,据光绪版《河津县志》记载,“文中子祠建于县南通化村,明嘉靖从祀孔庙,县令陈大策于故里建祠,隆庆间县令张汝乾改建。”庙中尚有清同治八年重建题记。近年来对正殿和南房进行了翻修,重塑了王通、王绩、王勃塑像,殿门两旁悬了木刻的“教衍河汾,门罗将相;道存子集,名著隋唐”。对联正中挂着“道不在位”牌匾。院内开辟了甬道,栽植了月季、冬青等花木。

二是庙内原存有石碑一块,记述王通的《中说》木版152片,系明万历年间所刻,后被人出卖,只剩下52片。幸被找回,现存于王通后人家中。三是王通坟墓,在该村东北处,占地20多亩,现有碑楼一座,文曰“隋大儒王文中之墓”,其门徒薛收书写的石碣一块。还有三处传说,一是神丘传说,说王通祠台下面有一坐南朝北的石碑,碑后有一米高土丘,丘内埋着王通升天后留下一支靴子,此乃王通留下的唯一遗物。多少年来,孩子们从丘上爬上爬下,那丘今天降低,明天又恢复了原貌,因此人们称它为神丘。文革开始批林批孔,指控王通是封建社会大儒,丘被铲掉,今亦无存。二是小蒜沟和小算沟。距通化村北五里地方有一深沟。传说王通辞朝回归故里后,一天清晨,散步到沟边,沟内绿树成林,花草葱郁,顿觉耳聪目明,神清气爽,满腹烦恼被这儿景致冲散。遂让家人在此沟边盖了几间房子,他就在此收徒授业,教书立说。后来,门徒魏征、房玄龄、李靖等人亦多次到此拜师解惑,和王通经常侃侃而谈,面授机宜。魏征在朝当了宰相,小蒜沟就叫成“小算沟”。三是杏花池,居于村中,占地十亩,四季清水涟漪。传说王莽追赶光武帝刘秀,刘秀骑马经过此地,掬水而饮,并在池中饮马。

改革开放后,通化还成立了“三王文化研究会”,出了会刊,并出了研究书籍。通化村成立了通化中学,使王通的教育思想不断发扬光大。

喜欢本文,给个“在看”。
赞赏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故乡万荣您身边的家

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