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家》杂志导读:机器人终将统治人类?

 鲁晓芙看欧洲 2020-11-06

华简文

2016年是机器人年,“阿尔法”机器人击败围棋冠军,震惊世界。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将进入你我的视界。

「它们」,哦不,「他们」会不会取代我们的工作?甚至夸张一些,「他们」会不会统治我们?

这可不是无知老百姓的愚蠢担心,有「爱因坦斯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誉、《时间简史》作者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认为,完整的人工智慧可能会终结人类。

电动车大厂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也认为次人类应该担心。马斯克认为,人工智慧的发展,可能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就连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Bill Gates)也说:当心人工智慧!

害怕人类的创造物,反成人类的主子、甚至是消灭人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从知名宇宙学者、硅谷创业家和微软创办人口中说出来,这样的恐惧也显得更有份量。

目前机器人能力狭窄,只有特定用途,没有办法决策

那么,我们如何担心,又不致杞人忧天?

第一步就是了解电脑目前的能耐,以及它们未来可能拥有的能力。

当今的「深度学习」系统,已经可以学会处理部分任务,而且表现直逼人类;例如,Facebook的DeepFace演算法,辨识人脸的正确率就高达97%。

关键之处在于,这样的能力范围狭窄且只有特定用途,没有办法推论、判断和决策。

不过,人工智慧也已经强大到足以大幅改变人类的生活;例如,智慧型手机上的语音辨识系统,就让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文盲得以使用网络。

机器人不只是让蓝领工人失业,下一步是让白领失业

但就算只是短期而言,人工智慧也不会只带来益处;国家拥有监控数十亿对话的能力、可以从群众中挑出任何人的声音或长相,都会严重威胁自由。

此外,正如原始的「电脑」取代了计算人员,人工智慧也可能会让许多白领阶级失去工作。

不过,霍金、马斯克和盖兹担心的,并不是监视和失业,而是更遥远、更末日的情境:拥有超人类认知能力、与人类有利益冲突的自主机器。

必须对于机器人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监管。

虽然这种霍金口中的「全」人工智慧仍旧十分遥远,社会还是得预先计画、思考该如何应对。

那其实没有表现上看起来这么难,人类早就在创造拥有超人类能力、又有利益冲突的事物了,例如政府、市场和军队等。

正如军队需要接受公民监督、市场得受监管、政府必须透明担责,人工智慧系统也得接受仔细检视,系统也要有办法强制关闭;

人类一直在使用技术和法律限制强大的革新,从核弹到交通规则皆是如此。是的,人工智慧确实有风险,但也不该因为这些风险,就放弃了人工智慧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