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瘤领域脑神经外科权威教授川俣贵一医生简介

 JMT日本 2020-11-06

川俣贵一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院  脑神经外科  主任教授 

专业领域

颅底肿瘤、下垂体肿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脑梗塞、烟雾病、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疾病。

被誉为上述领域外科治疗第一人,特别是良性脑肿瘤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运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已经完成众多手术案例。

医生履历

1986年3月 东京医科大学医学部 毕业

1986年4月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脑神经中心脑神经外科研究室

1988年4月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脑神经中心脑神经外科研究室 助手

1994年6月-1997年6月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2006年1月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脑神经中心脑神经外科研究室 讲师

2006年10月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八千代医疗中心脑神经外科长 讲师師

2007年4月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八千代医疗中心脑神经外科长 准教授

2009年12月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八千代医疗中心脑神经外科长 教授

2013年3月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脑神经外科研究室 教授

2015年4月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脑神经外科研究室 主任教授

2015年5月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脑神经外科研究室 教授?研究室主任

认定资格

医学博士

日本脑神经外科学会专门医

日本脑卒中学会专门医

日本神经内窥镜学会技术认定医

日本儿童神经外科学会认定医

日本脑卒中外科学会技术指导医

临床研修指导医资格

日本脑神经外科学会 代议员?评议员、卒后临床研修基础课程委员会委员

脑死亡研讨委员会委员、大数据委员会委员

专门医认定委员会委员

日本脑神经外科学会关东支部 理事

日本下垂体肿瘤学会 理事

日本脑肿瘤病理学会 理事

日本脑肿瘤外科学会 理事

日本脑卒中外科学会 代议员

日本脑卒中学会 干事?代议员?评议员

日本神经内窥镜学会  运营委员

脑神经外科手术与器械学会 学术企划委员

日本脑循环代谢学会 评议员

日本脑神经CI学会 发起人

日本儿童神经外科学会 评议员

关东脑神经外科座谈会 干事

日本临床医疗福祉学会 评议员

主要论文

Takakura T, Muragaki Y, Tamura M, Maruyama T, Nitta M, Niki C, Kawamata T. Navig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glioma removal: prognostic value in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from postsurg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J Neurosurg, in press, 2017

Horisawa S, Ochiai T, Goto S, Nakajima T, Kawamata T, Taira T. Ten-year results of pallidal stimulation for cricopharyngeal dystonia with spasmodic dysphonia. Neurology 88:211-213, 2017

Ryu B, Kawamata T, Yamaguchi K, Kawashima A, Ono M, Okada Y. Moyamoya disease concurrent with Graves disease treated by direct bypass: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Acta Neurochir (Wien) 157: 1095-1102, 2015

Yoneyama T, Kawamata T, Tanaka M, Yamaguchi K, Okada Y. Omnidirectional retractor-supporting ring as a new device for carotid endarterectomy. J Neurosurg 122:148-151, 2015

Kawamata T, Ishii N, Amano K, Namioka T, Hori T, Okada Y. A novel simple real-time electrooculographic monitoring system during transsphenoidal surgeries to prevent postoperative extraocular motor nerve dysfunction. Neurosurg Rev 36: 371-376, 2013

Kawamata T, Kawashima A, Yamaguchi K, Hori T, Okada Y. Usefulness of intraoperative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and thermography to predict a risk of postoperative hyperperfusion after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 for moyamoya disease. Neurosurg Rev 34: 355-362, 2011

Kawamata T, Amano K, Aihara Y, Kubo O, Hori T. Optimal treatment strategy for craniopharyngiomas based on long-term functional outcomes of recent and past treatment modalities. Neurosurg Rev 33: 71-81, 2010

Kawamata T, Okada Y, Kawashima A, Yoneyama T, Yamaguchi K, Ono Y, Hori T. Post-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rebral hyperperfusion can be prevented by minimizing intraoperative cerebral ischemia and strict postoperati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under continuous sedation. Neurosurgery 64:447-454, 2009

听神经瘤

所谓的听神经瘤,是传达听力的神经周围的像鞘一样的施旺细胞生成的肿瘤。听神经瘤大部分都是缓慢发育的良性肿瘤。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快速增长的。伴随着肿瘤的增长,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医生在诊断了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表现症状之后经过观察,可以选择通过手术摘除、伽玛刀局部放射线照射、或者上述治疗方案相结合的方式。

症状

听神经瘤最常见的初期症状是听力减弱、耳鸣。由于是逐渐地听不见声音,刚开始时很容易让人忽略,有时因为难以听清电话的声音,才能发现病情。更严重的是,有时候也会出现突然听不见声音的突发性耳聋。一般认为,肿瘤变大的话,会压迫到听神经,造成给神经供给营养的血管血流障碍,进而出现症状。至于其他症状,有可能由于压迫到紧挨着听神经的面部神经,从而导致面部麻痹和麻木。如果肿瘤很大的话,您也可能会出现头晕,步行困难和吞咽困难等症状。

检查

影像诊断

听神经瘤可以通过MRI进行有效的诊断。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特殊的MRI检查方法来观察周围遍布的神经,我认为这对于那些计划手术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另外,为了研究肿瘤与血管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造影剂进行诸如脑血管造影和3D-CTAngiography等检查。也可以进行诸如听力和平衡感检查以及吞咽功能检查等生理检查(功能检查)。

本院的判断标准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是否有神经症状,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等的位置关系,对治疗方针和手术的危险性进行先行判断。

参考资料

1 肿瘤的大小(Koos分类)

Koos I 肿瘤只限于内耳道

Koos II肿瘤虽然从内耳道外露,但还不至于压迫脑干

Koos III肿瘤接近脑干

Koos IV肿瘤压迫小脑和脑干

2  面部神经麻痹(House & Brackmann分类)

Grade I正常。无功能障碍

Grade II轻度障碍  肌肉力量非常弱,但可以闭眼,肌肉运动时的嘴角轻微不对称。

Grade III 中等程度障碍  面部静止时左右对称,闭眼比较吃力,肌肉运动时嘴角不对称。

Grade IV中高度障碍  无法闭眼,前额肌肉完全麻痹,嘴角不对称。

Grade V高度障碍即使在面部静止时,也能观察到面部不对称,肌肉几乎不能运动。

Grade VI面部神经完全麻痹。

3  听力障碍(Gardnor & Robertson分类)

Class 1良好  正常(Good)

Class 2有效 (Serviceable)

class 3非有效 (non serviceable)

class 4听力不良 (poor)

class 5 完全丧失 (none)

4  听力检查

听力减弱时,最受影响的是与人之间的交谈。本院不仅可以通过单纯的分辨声音的功能检查(纯音听力检查),还可以通过能够分辨语音的程度(语音辨别力测验)来评估听力。一般将这两个测试结果组合起来评估手术前后的听力。

治疗方针

在小肿瘤(Koos I,II)的情况下,经过观察,外科治疗和放射线治疗都能适用。这种肿瘤大多都是良性的,生长速度也很缓慢,没有自觉症状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经过观察。选择做手术的话,肿瘤越小,出现面部神经麻痹的可能性就越低,但有效听力可能会受损。由于不太可能发生面神经麻痹和听力损伤,当肿瘤较小时,通常选择伽玛刀治疗进行局部放射线照射。尽管使用伽玛刀可以抑制肿瘤生长,肿瘤控制率超过90%,但也存在有效听力随时间减弱(5年内降至约70%)的并发症。

在中度肿瘤(Koos III)的情况下,手术和伽玛刀治疗各有利弊。此外,治疗方针是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并发症等等来确定的。如果追求根治性(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并消除复发的可能性)手术当然是理想的,但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面部神经麻痹和听力障碍。这取决于这些神经被肿瘤压迫的程度、以及肿瘤附着的程度。使用伽玛刀治疗的话,听力损失和面部神经麻痹的发生率要低于手术,并且优点是治疗只需要几个小时。

但是,在伽玛刀照射半年后,肿瘤可能暂时变得更大,此时可能出现症状或者恶化。此外,有些病例会在几年后再次增大,形成囊肿等,也有恶化的病例,如果出现压迫到脑干的症状的话,就必须进行手术。在我院,是在各自的负责医师说明手术和伽玛刀治疗的效果和风险后,再决定治疗方针。

在大肿瘤的情况下(Koos IV),由于肿瘤压迫到脑干导致吞咽障碍,平衡感觉障碍,听力障碍或面部神经麻痹,一旦严重,就会出现无法动弹或有生命危险的情况,所以基本上适合做手术去除。

手术治疗的其他并发症

脑脊液外漏

脑脊液外漏是指在脑周围循环的脑脊液由于开颅手术从鼻子和耳朵中漏出的状态。由于本院手术时采用独有的发生预防技术,我们将脑脊液外漏的发生率控制到很低。

头晕,呕吐  

这种肿瘤通常发生在组成听觉神经的前庭神经中,术后有时会出现旋转性眩晕和呕吐。由于要接触到小脑进行手术,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和食欲不振等小脑症状。手术后可能需要在床上静养几天,但无论哪种,都能很快恢复。

面部神经麻痹      

听神经和面部神经相邻,通常听神经肿瘤表面会附着一些面部神经,因此在肿瘤摘除手术中,面部神经的保留一直是一项难题。本院会进行神经刺激监测和持续面部神经监测,努力保护好患者的面部神经。

如果这些症状不严重的话,通常在术后7~14天左右就能出院。

本院治疗

本科室为了最大程度确保在全身麻醉情况下接受手术的患者的安全,在外科治疗的同时我们准备了以下这些。。。

为了保护神经功能的神经监测仪器

1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

2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3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4眼球运动监测

5下颅神经监测

6听觉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7神经刺激监测(颜面神经等)

8使用ICG(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法确认动静脉血流量

脑肿瘤的外科治疗多在全身麻醉的状况下进行,在麻醉的情况下,为了确认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保留,在手术中使用神经监测仪器。由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不同,有障碍风险的脑功能也不同,因此,本院会从上述监测仪器中选择必要的组合,在确认中枢神经的脑、脑干产生的脑神经的安全、保持血液通畅的同时进行手术。

由于本院手术现场常驻具有高度专业性的专职神经监测人员,可以通过以上监测,力求提高脑神经外科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性。为了进行监测,术后手、脚、面部和头部可能会有小针孔样的伤痕。这些是在麻醉后安装的监测仪器的痕迹。

导航系统

和汽车驾驶的导航概念是相同的。导航将显示您的位置以及该如何到达目的地,并用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导航系统已经引入到医疗中,但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有这个系统。通过将患者的肿瘤和预先获得的周围结构信息(图像信息)结合到导航系统中,在术中可以准确的引导医生切除病灶。这样一来,就可以安全地摘除肿瘤。

术中快速诊断

在手术期间,可以将肿瘤提交病理检查,术中就可作出大致诊断。可以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组织诊断来考虑去除率,并且可以判断手术大致结束时间。最终确定的诊断是病理诊断,大约要到术后一到两周时间。

与放射线治疗的协作体制

如果认为仅仅通过手术(难以保留神经功能和脑血流)难以安全摘除的话,您也可以选择手术和伽马刀等放射线治疗相结合。也就是说,特意留下与重要血管和神经粘连的肿瘤,然后结束手术,术后通过追加放疗来完成治疗。

术中使用监测电极

脑神经和肿瘤的位置关系的ciss影像

作为术前诊断的ciss影像,有些肿瘤会压迫或卷入神经,本院通过特殊的软件对术前的MRI进行图像处理(使用CISS图像(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in steady state)),在3维上评价与神经的位置关系,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抗癫痫药的注射

脑部肿瘤在其自然病史中也有可能并发痉挛发作,手术后,为了安全会注射抗癫痫药物,必要时也会内服药物来辅助。在内服药物的情况下,驾驶汽车、高空作业等危险行为可能会有限制,因此请您谅解。

脑血管疾病

对可以引发脑梗的颈动脉狭窄,闭塞症以及脑血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以及脑动脉瘤的切除手术,脑动脉瘤的切除术,以及治疗这些疾病的血管内手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