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入50万的女生,都在和谁谈恋爱?

 一介 2020-11-06


    今天的视频中的人物,每个人都有一串条形码。

    它无时无刻提醒着他们,多少岁该上学,多少岁该选择好学校,多少岁该恋爱,多少岁最好结婚,多少岁该养家生子。

    就像大龄未婚青年面对“逼婚”魔咒,只有顺从,才是正常的吗?

    大龄未婚,是件丢脸的事?

    前段时间有个话题是,年入50万的女生,都在和谁谈恋爱。

    不是海归富二代,不是金融新贵,不是事业精英。

    正确答案是:她们没空恋爱。

    于是就有人说,年薪50万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没男人。

    就算在今天,一个女生不管多优秀,只要到了年纪没结婚,在大众眼中,她就是有缺陷的。

    曾经在豆瓣上看过一个分享:

    小区一个27岁的姑娘,天天被爹妈数落找不到对象,爹妈到处跟别人说介绍对象,然后把闺女所有优点列出当卖点,真的很委曲求全地说,你快给看看帮忙吧,闺女到现在都没嫁出去啊。

    全小区都知道她闺女的学历职业收入身高八字和没结婚。

    姑娘留了一封信就自杀了。

    在中国,这样大型的逼婚围堵随处可见。

    北京、上海的相亲角,就像是一场明码标价的“交易市场”。

    “身高175cm,留英7年。”

    “硕士学历,有房有车。”

    “1974年生,北京户口,年底前必须结婚。”

    这场中国式的婚姻焦虑背后,既有父母对孩子的担心,也有传统观念的束缚。

    来自七姑六婆“这么大年纪还没对象啊”的周期性问候,“有对象可以一起分担贷款啊”的经济关怀,“我下个礼拜结婚,来啊”的对比性压力,让婚嫁问题成为父母的紧箍咒,孩子年纪越大,紧箍咒就越紧。

    对我们来说,婚姻是选择题。可对老一代人来说,婚姻是必答题。

    认识的一个女生说,有一年大年三十,大家高高兴兴地贴春联。

    她爸爸突然就来了一句,“明年真是不想再看到你在家贴对联。”

    妈妈也附和道:“你这么大年纪还不结婚,我们在家很丢脸的,很没面子的。”

    连家人都如此,更何况外人。

    有魅力的女人,永远不愁嫁

    前一段时间,上海师范大学的女博士,临近毕业,被男友提出分手。

    男友希望她留在一个安稳的环境里,所以不能理解女博士的选择。

    网友们纷纷嘲讽:

    “果然太强的女人不能娶。”

    “太老了谁想要。”

    “学位太高也不是什么好事,女孩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很多人觉得,女孩本科毕业、硕士毕业就赶紧去结婚,而女博士的妈妈却站在镜头前,掷地有声地说道:

    “有魅力的女人,是由自己的性格、气质、和知识铸就的。

    有魅力的女人,永远不愁嫁。”

    一番话表达了对自己女儿的欣赏和自信。同样也是在质问网友:

    为什么要降低标准去找另一半?结婚才能真正幸福吗?单身难道是一种更差的状况吗?

    失败的婚姻,往往比单身更具毁灭性。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

    一个姑娘和男友谈了四年恋爱分手了。

    因为已经30还未嫁人,母亲口口声声骂她废物,觉得她人丑年纪大没有男人要。安排了老家一个做工程的男孩和她相亲。

    可那个男生文化程度较低,和她根本了聊不到一起。她死活不同意。结果母亲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身边的亲戚纷纷劝她嫁人,她最终还是妥协了。

    结果呢?当然不幸福。

    因为排斥他,女孩不让男生碰她一下,想各种借口理由和他分居两地。半年之后,相处得太痛苦,女孩还是忍不住提出了分手。

    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武艺说自己的父母没有离婚,但分居很久了。

    为了配合儿子的一档节目,爸妈的和睦是“演”出来的,他们的默契在于,等节目一结束,两人就各过各的。

    许晴在一个采访中说,她母亲49岁离开她父亲,只因为觉得她父亲眼神里爱意不再了,分开后,她父母至今还单身。

    单身不是洪水猛兽,为了不单身,而硬凑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可悲。

    所以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选择单身?

    因为对他们来说,婚姻几乎不带来任何现实意义——

    不需要它来抗风险、生孩子提升经济地位,甚至不需要用它来抵御寂寞。

    能够让他们考虑婚姻这件事的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爱情。

    如果在28岁时因为结婚而结婚,你的心,每天都会找你要一场爱情。


    当愿婚娶之际,方至适婚之期

    一个女同事,靠自己的能力,买了一套房,然后将它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她说,上完一天班,回到家踢掉鞋子,四仰八叉地躺在沙发上,冰箱里放着喜欢的水果蔬菜,周末看场电影读本书,就算没有另一半,生活一样能自足满意。

    因为有经济能力和取悦自己的能力,对另一半的期待,已不再强烈。

    对中国人来说,30岁似乎是一道坎,好像过了30岁,你没买房买车娶妻生子,就不是正常人;好像30岁之后,你就必须走进婚姻的围墙,拿着保温杯早睡早起。

    似乎在年龄面前,一切的“我喜欢”都是浮云。

    可真的是这样吗?

    英剧《爱玛》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为何不结婚呢,你如此天生丽质?”

    “告诉你吧,我连结婚的想法都没有,

    女人有这种想法真实太奇怪了。

    我衣食无忧,生活充实,

    既然情愫未到,我又何必改变现在的状态呢?

    但是,不用担心,哈丽特,

    因为我会成为一位富有的老姑娘,

    只有穷困潦倒的老姑娘,才会成为大家的笑柄。”

    选择单身的人,并不是不再期待爱情和婚姻。而是他们抱着这样的信念:

    连最基本的“我喜欢”都做不到,凭什么要为“我需要”,“我合适”赌上一辈子?

    何必信奉什么适婚年龄。

    当愿婚娶之际,方至适婚之期。

    希望你结婚,是因为“我愿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