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那些借钱不还的傻逼们

 一介 2020-11-06

    人在社会,总会遇上几次借钱或被借钱。但借钱这回事儿啊,往往人情要不到,伤的是自己。

    借钱,实在是检验友情的最好利器。

    午饭回来,看到同事对着手机屏幕,惆怅万分。

    原来是她的朋友找她借钱,说是投资亏了,急需一笔钱做生活周转,说得异常艰难。

    这笔钱对同事来说金额有点大,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借出去了。没想到还钱日期到了,钱没见着,对方也一声不吭。

    这会儿她正纠结:到底是找人家要呢,还是继续等着呢?

    去要吧,拉不开面子;不要呢,又怕人家真不还了。

    我劝她:这玩意儿该要就要,你不理亏;再说,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但下回你一定要记住:

    不要轻易借钱给你的朋友。

    不然,吃亏的一定是你自己。

    “我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人心有多坏,借一次钱就知道了。

    知乎上,有位网友说了自己借钱的心酸故事。

    她刚毕业那会,同校的学长找她借钱。因为两人关系还不错,她咬咬牙,把自己一个月的实习工资,两千块给借出去了。

    没过多久学长又找她借钱,说真的家里遇上点事了,急需钱,求她帮帮忙。

    她一时心软,就找朋友借了点钱,转手借给了学长。

    当时还叮嘱:这钱是找别人借的,有钱了可尽快还啊!

    学长满口答应。

    但到了要钱的时候,学长一拖再拖,微信不回,电话也很少接。

    催了几次,他还生气:你这样,是信不过我咯?

    这时,网友还通过一个相熟的学姐发现:学长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旅游的照片,一点不像没钱的样子。

    不用想,她被屏蔽了。在朋友圈的另一面,学长正花着她的钱,活得潇洒自在。

    她气得火冒三丈,直接去找学长说:你再不还,我就在学校群里曝光你,让全校都知道有你这么号人!

    学长毕业后在学校里当了辅导员,对这一点还是忌惮的。

    被逼无奈,他才还了一部分,说这是之前借你的两千,你朋友的钱不关我的事。

    剩下的,是打死都不肯还了。

    网友最后感叹道:借钱有多苦,谁试谁知道。找你借的时候像孙子,要钱的时候倒装起大爷来了。

    真是,不借一次钱,都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无赖。

    当今社交中有个很吊诡的地方:你向我借钱的时候,说得情真意切,我要你还钱的时候,我得低三下四。

    有的人就是这样。你把他当朋友,他把你当提款机;你本着善意帮他一把,他把你的善良当愚蠢。

    甚至还大言不惭: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社交网络上,苦逼债主比比皆是

    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

    如果不想窥见人性阴暗,就千万别踏出借钱这一步。

    借钱借钱,难住的往往是自己。

    曾在法律咨询网,看过一个案件:

    兄弟要结婚买房,小李就大方借了30万。兄弟嘛,信得过。

    没过多久,小李的妈妈突发脑溢血,需要20万手术费。

    小李想起自己还有30万在兄弟那呢,就忙不迭去要钱。

    没想到对方说,钱都拿去买房了,哪有钱给他啊!

    好说歹说,就是不还。

    走投无路的小李只好起诉自己的兄弟,用法律手段把钱要回来。

    最后钱是要回来了,可兄弟也没了。

    很多人缺乏风险意识,完全不考虑突然情况,觉得钱闲着也是闲着,借出去也无所谓。

    然而当你生病了,要买房了,着急把钱要回来,才知道那钱早就打了水漂。

    到时候,难住的还不是你自己。

    而且你要知道:借钱这回事,其实借的不是钱,是人情。

    你觉得帮了一个人,要回一份人情,何乐而不为。

    殊不知对方可能根本不领这份情,还打算把钱也吞了。

    到最后,人财两失的还是你自己。

    钱借出去,还当了孙子,这世界就是这么荒谬。也没办法,谁叫你当初手贱呢?

    不要以为人人都懂得知恩图报。这世上,不知感恩的人多得是。

    还记得“大衣哥”朱之文吗?

    大衣哥本是个普通农民,在一档综艺节目里,他凭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一炮而红。

    大衣哥生活好了,本想做慈善为老家修路,没想到的是却被村民批评修的太少。

    更无奈的是,村里的亲戚朋友纷纷找他借钱,借了不想还,还特别理直气壮。

    “你有这么多钱,给我花一点怎么了?”

    有的亲戚,一开口就借四五十万,起高楼,买小车,全部是用大衣哥那里借来的钱,这钱当然不会还。他们振振有词地说:他的钱都花不了,谁会想着给他?

    渐渐地,大衣哥发现这是个无底洞,不想借了。没想到,人家直接翻了脸,对他痛骂一顿。

    大衣哥还自曝:深夜被村民往家里砸砖头,吓得直冒冷汗,所幸砸的不是房间!

    本来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怎么到头来还遭人恨了呢?

    有句古话说:升米恩,斗米仇。

    说的是古时一大户人家,每月自愿为穷人施舍米粥。有一年家道没落,没有能力再救济大家,穷人们不仅没有丝毫同情,反而上门指责大骂这家人为富不仁,小气吝啬。可他们忘了,米本来就是人家自己的。

    古往今来,多少的情谊始于交心,却止于财帛。

    借钱,是最容易借出仇人来的。

    曾看过一个著名漫画,真是说出了很多“债主”的心声:

    你借了,他们觉得是理所应当;你去要,反倒像是理亏了。

    等下次你不肯借了,他们说:

    你怎么这么小气啊!

    所以说啊,朋友间不想反目成仇,一开始,就别借。

    可能有人问:万一人家真的是有紧急情况呢?这都不借,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我的意见是,钱不是完全不能借,关键是,要端正态度。

    第一种态度,救急不救穷。

    什么是穷?

    这不是字面意义的穷。

    意思是你今天要买一个LV包,但以你的收入买不起,于是你找我借钱。这种情况,是坚决不能借的。

    人的虚荣和欲望是无止尽的。有了这次,就一定有下一次。

    你不能拿我的工资,来为你的超前消费买单啊!

    第二种态度,借出去等于送出去。

    在朋友找你借钱的时候,你做一个评估:

    如果这钱我不是借给他,而是送给他,能不能给?

    如果他直接问你要钱你不行,那就别借。

    借出去,就当做是送出去。

    记住:但凡谁只要张嘴向你借钱,你就记住你一定会受损失,只不过这损失大小你得评估。

    基本理念就是:我能借给他,我就能不要,如果我不想给他,我就干脆不借给他。

    第三种态度,想要回来的,就一定想尽办法要回来。

    有时我们总觉得:大家都是朋友,讨债多不好意思啊。

    你讨债不好意思,他欠钱不还怎么就好意思了呢?

    你要懂得的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你的正当权利,你没有理由丢掉它。

    欠了不还的,就去要;要不回来的,就去法院起诉。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要回钱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人性经不起考验,尤其是金钱的考验。借钱,无论是借还是被借,会有被人性恶打败的风险。

    朋友之间,还是少有利益瓜葛为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