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三十年:皮肤病的六种治疗方法!皮肤病...

 三和行者 2020-11-06
临床三十年:皮肤病的六种治疗方法!

皮肤病是一类特别困扰患者的疾病,不仅让患者身体受到伤害,而且经常反复发作,最后使得患者身心俱疲。皮肤病怎么治?今天就把自己常用的六种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疏风解表止痒法

多用于表证初起,风邪客于肌表,皮肤瘙痒,起红色丘疹或风疹块样损害。由于感受风热或风寒的不同,在临床上可表现有发热、恶寒、口渴、咽疼等症状,常见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疾患,如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个人临床常用药有:防风、荆芥、麻黄、牛蒡子、桑叶、浮萍、蝉衣、白鲜皮、刺蒺藜、全虫、秦艽、苦参等。

二、养血润肤止痒法

多用于风燥或血燥而引起的皮肤疾患。临床上表现有皮肤干燥、脱屑、肥厚、角化、裂口,毛发枯槁脱落,甚至有血虚的现象,常见于慢性瘙痒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静止期银屑病等。

个人临床常用药有当归、生地、熟地、天冬、麦冬、鸡血藤、赤白芍、刺蒺藜、首乌藤等。

三、清热凉血泻火法

用于火热之邪引起的皮肤病,临床上表现有口干,唇燥,发热,烦躁,大便干,小便黄少。临床上表现有皮肤红斑,灼热,出血斑、血疱等,甚至有皮肤红肿热疼,常见于急性湿疹及皮炎类疾患,过敏性紫癜、出血性红斑、大疱性皮肤病、药疹、剥脱性皮炎、皮肌炎、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个人临床常用药物有生石膏、生玳瑁、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龙胆草、生地、丹皮、白茅根、紫草根、茜草根、赤芍、地骨皮、大青叶及牛黄散、紫雪散、羚羊角粉或犀角粉等。

四、健脾除湿利水法

用于由内湿或外湿引起的皮肤病,采用此方时须辨别上下内外的部位及寒热虚实的差异。一般来讲,湿邪在上宜微汗之,湿邪在下宜健脾行水之,湿从寒化宜温燥(燥湿),湿从热化宜清利(利湿),实证宜攻逐,虚证宜扶正。

另外,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停滞;肾虚则气化不利,水湿泛滥;肺气不宣则膀胱不利,小便不通。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又要注意湿与脏腑、湿与六淫的关系。

皮肤病很多与湿有关系,临床表现有皮肤水疱、糜烂、水肿、渗出或皮肤肥厚,缠绵不愈,舌质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脉沉缓或弦滑。常见病如湿疹,带状疱疹脾湿型,脂溢性脱发,皮肤瘙痒症,天疱疮,下肢溃疡等一切慢性湿润性皮肤疾患。

个人临床常用药有苍术、白术、厚朴、陈皮、藿香、薏苡仁、萆薢、车前子、泽泻、茯苓、扁豆、茵陈、防己、滑石、猪苓、萹蓄、瞿麦、木通等。

脾虚湿盛者,宜健脾燥湿;水湿壅盛、小便不利者,宜利水化湿;偏于湿热,而湿重于热者,宜利湿清热;由于寒湿引起者,宜温化寒湿。

五、清热解毒杀虫法

适用于毒热过盛的皮肤病,其中主要包括感染性化脓性皮肤疾患。临床表现皮肤潮红、肿胀、化脓现象。常伴有发热,恶寒,大便干,小便赤少,口干等全身症状,常见病如痈、疖、丹毒、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毛囊炎、脓疱病等一切感染性疾患。

个人临床常用药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赤芍、地丁、败酱草、野菊花、蚤休、大青叶、马齿苋等。

六、调和阴阳、补益气血扶正法

适用于气血虚弱或久病消耗气血,临床常见严重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等之后期或严重感染性疾患如痈、蜂窝组织炎等之恢复期,病体虚弱,正气不足,皮损颜色暗淡无光,疮口久不化脓或溃后久不收口等。

个人临床常用药有黄芪、党参、沙参、首乌藤、鸡血藤、天仙藤、白术、当归、茯苓、熟地、黄精、赤白芍、丹参、人参等。

最后再说一下,中医讲求辩证施治,以上证型只作为参考,千万不要见证对方,具体使用需要辩证才行,切勿冒然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