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走在燕赵大地上》 董凯

 作家文坛 2020-11-06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春节前,我们哥几个就有一个约定:在清明节前,去一趟河北昌黎。广信兄的老家在河北省芦龙县燕河营镇西吴庄村,他要回老家上坟祭祖。那个地方距昌黎仅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为此,他约我们哥几个去他的老家玩几天。这既了却他几年的心愿,也让我们对他故乡的山水、人土风情也一饱眼福。盛情难却之下,几个老弟只得从命前往。
  2019年4月3日11时29分,我们从沟帮子火车站,乘K40去秦皇岛。区间只有4小时的车程。大约在15.30分,我们一行4人抵达秦皇岛火车站。
  下了火车,我们本想打的去燕河营镇,问过出租车司机,他一张口就是150元,并说,一个仔儿都不能少。好家伙儿,宰你外地人,一点没商量。一听这个价儿,我们几乎异口同声:″我们不坐啦!"


  (一)情意浓浓燕河营
  16点,我们从秦皇岛汽车站乘088次中巴车,途经北戴河区、抚宁县,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于17点钟我们到达了燕河营。这里是个小集镇,邻近红山,虽然地方不大,赶上办庙会,倒也挺热闹。
  下了中巴车,本家的老姐夫,己在站点恭候多时了。双方见面后,广信兄作了简单介绍,互相寒喧了几句,我们就上了农用三轮车。坐在车里,一边观赏着夕阳下,沿途的山乡美景,一边唠着家长嗑儿。大约用了一袋烟的工夫,颠颠哒哒的小三轮儿,左拐右转,在一户门楼高大的农家院前停了下来。只听老姐夫一声吆喝:″下车吧,到家啦!″
  这时,院子里走出一男二女:一个是广信兄的弟弟广业,一个是他的弟姐,另一个是本家的老姐。广信兄在大门口作了简单介绍,我们就被东道主,热情地迎来到了上房的西屋。
  放下背包,喝杯茶水,唠了一会家常嗑儿,我们就去东屋用晚餐。8个人上座,满满的一大桌子菜肴,特别的丰盛。喝着陈年的"古井贡"酒,品着山乡的美味佳肴,主人是那么热情、纯朴`憨厚,让你不喝都不行。整席的晚餐,自始至终充满了热烈、和谐、友谊的气氛。

  在酒桌上得知:广业弟弟,小时候家里挺穷,父母、长兄过世较早,二哥远在辽宁,如果家中没有大事,在平日里,兄弟:人很少见面,有事只能用电话联系。那是″远水不解近渴″。由于二哥手头上也不宽裕,生活上也借不着多大的光儿。
  广业中学毕业后成了家。他自个挑门过日子,苦没少吃,累没少挨。他除了在山村种地,木匠自学成才。长年多半时间,在外干木匠活儿。农闲时,他还到市场上卖肉。这么说吧,啥来钱快,他就干啥,总之,都是为了这个家。这不?去年又盖了3间北京平。说是给儿子结婚用,可儿子在外打工,也不回来,只能在那干闲着。广业在十里八村,可以说是个能人。但在酒桌上,他不是能说会道儿的那种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们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心直、性耿、诚实厚道、性格豪爽,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愿为朋友两肋插刀之人。
  老姐夫这个人,长得胖胖乎乎的,是个典型的山里大块头儿。说话不紧不慢,挺有抻头儿。在有生产队那阵儿,在屯子里,虽算不上高草,也是个大社员。生产队解体后,他当上了村干部。在小山沟里,也是个有头有脸儿的人物。
  在用餐时,老姐、弟妹迟迟不肯上桌,她们姐俩,是在大伙儿的三番五次的劝说之下,才勉强入座的。从她们姐俩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她们是在担心,很怕我们吃不好,招待不好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其实,这都是多余的。我们哥几个,早就被他们全家人,暖暖的热情,浓浓的亲情团团包围了。进了屋以后,就像到了自个的家,早己入乡随俗了。
  记得那天晚上,哥几个谁也没少喝,可谁也没喝多。这应该是感情所致,也叫作"酒逢知己千杯少吧!″
  晚餐后,我们又随同老姐,去了村里的文化广场。那里虽然面积不大,文化氛围却挺浓。在明亮的灯光下,村里的男女老少,伴着悦耳的音乐,跳着欢快的广场舞,扭着河北大秧歌。
  4月4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哥几个起了个大早,吃完早饭,由广业开车,哥几个陪广信兄上坟祭祖。
  农用小三轮儿,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儿,朝着西北方向的大山里驶去。大约用了半个小时,三轮车在一个小山坡上停了下来。


  下了三轮车,我们肩扛着锹镐,朝着山坡上走去。来到老人家的墓地,广信兄、广业弟,哥俩认真地清理墓地四周的杂草,我们哥几个儿,也分别恭恭敬敬地向两位老人的墓碑,深深地躹上三躬。当时,由于山林防火,上山不让烧纸,我们只好用这种形式,来表达深切的祭奠之意。
  离开老人家的墓地,我们又坐上三轮车,去十多里地远的青龙河。
  大约用了40多分钟,我们来到了青龙河畔。河南岸是一座巍峨的大山,山下是一条大河。说它是河,莫不如说它是山下的一座大水库更为贴切。
  下了车,驻足岸边,举目望去,目之所及,满眼一片蔚蓝。一条绿色的绸带,像一幅油彩覆盖着河面。此刻,在我的耳畔,仿佛奏响了贝多芬的钢琴曲《绿色的多瑙河》。让我濛生了绵绵诗意:青龙山下/有一条蜿蜒的河流/青龙河/那条河冰日夜流淌/它只有一个信念/赶赴渤海之约/常着美妙的憧憬/边走边跳/一路放歌/讲述着美丽的传说……
  青龙河/在燕赵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长途跋涉/最后落脚河北/抵达海洋/把一桩心事了却/裸露的河床/记录着往昔的坎坷/平滑的石头/经过了沧桑岁月的打磨/它让我在一瞬之间/泪眼婆娑/直至在我的视野里消逝/将其载入历史的长河……
  这正是:青龙玉带锁蛟龙/碧水苍山醉眼濛/放眼激流入海去/诗情画意笔端生
  水库的下游,有一座宏伟的建筑一一青龙河闸。它让库水产生落差,闸后是一片银色的瀑布,和闸前那蓝色的库水形战鲜明的对比,自然天成,美妙绝伦。河闸下,河水不深,水流不湍,裸露的河床、片片的水草,块块的青苔,清晰可见。那成群的石头布满河谷,那一块块的石头,经过数年的风雨浊蚀,河水的冲击,被岁月打磨得没有棱角,光光滑滑,游人走在上面,觉得心里十分舒坦。


  (二)步履匆匆赴昌黎
  按照事先的出行计划,清明节那天,我们要赶赴河北昌黎。广业一家人,诚心挽留,让我们哥几个再住上几天,待逛完红山庙会、赶完大集再让我们走。由于广信兄急于回厂子上班,我们只好婉言谢绝一家人的盛情。同时,也真诚地邀请他们,有时间到盘锦坐客。
  早晨6点多钟,广业弟弟开着三轮车,把我们哥几个送到燕河营汽车站。8点多钟,我们坐上了去昌黎的中巴车。经过两个多小时,于上午10点多钟,我们到达了河北昌黎。
  下了中巴车,我们打的,去了碣石山脚下,准备在那里下榻。待吃完午饭,就近登山。山下的农家院,住宿的地方少之又少。我们先后走了两家,条件不咋样,宿费还挺贵。我们只好另辟溪境。
  当时,己近中午,我们在城郊的″秀山庄园″安营扎寨。那里的条件还可以。宽敞的院落,住宿的房间,上下两层楼,管吃、管住、还可以存车。有卖店、有餐厅。每个房间两张床,室内有卫生间、有沐浴、有电视,我们4人开了两个房间,宿费200元。中午,我们哥几个点了几盘小菜,喝点小酒,简单吃了一顿午餐。
  午后1点多钟,我们途步去了碣石山。当我们走在途中,就听有人说,这个季节,由于森林防火,眼下封山,不让任何人登山。听到这个消息,让我们很扫兴。心里说,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结果却赶上了一个背点。咋办?只好面对现实了。听山脚下的小商贩说,大门旁边,有一座"灵岩寺"。心想,不让登山,我们拜佛!许下心愿,图个吉利,兴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份好运。然后,再拍上几张照片,也算有证可查,让我哥几个不虚此行。
  (三)古风犹存山海关
  4月6日,早晨7点多钟,我们去了昌黎火车站。小站不大,客流稀疏,是一个中转小站。当我们在售票大厅,买完了火车票。随后,去了候车室旁边的一个小饭店,匆匆忙忙吃了早餐。7.20分候车排队,7.36分乘K703直抵山海关。
  下了火车,安排住宿,吃过午餐,午后1点多钟,逛了几条街,我们就去登山海关城楼。
  据史料记载: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14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在此筑城建关,因其北依燕山,南襟渤海,长城纵贯其间而得名。是以展现重要关口和平原长城为主的历史遗迹人文景区。1979年对游人开放。主要景观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瑞莲阁公园、瓮城、一关广场、以及1350米的明代平原长城。有老龙头、长寿山、角山、孟姜女庙、燕塞湖等著名旅游景区。因涵山海关标志性建筑一一天下第一关″箭楼"而得名。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前些年,我曾先后两次去过山海关。这次是第三次了,每次登上长城,都会让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在我心中,长城永远是一座巍峨的丰碑。那莽莽的群山,那迷离的大海,那蓝天白云……都是写给这座丰碑的诗句吗?600年的风雨硝烟,600年感叹岁月,构成一个伟大民族的不朽尊严。
  沿着蜿蜒逶迤的青砖垛口,拾起岁月遗落的片片足迹,无数的往事,己在那连绵不断的大山中汇聚成河。于是,我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去寻问那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是在缅怀古战场上弥漫的风云?还是在遐想、喟叹不己的大海?那如烟的往事,己在眼前散去,可那不老的青山,还在守候着你未了的心愿。那徘徊的雁阵,己构成一道永远的风景,任川流不息的脚步,去丈量那绵绵的遐想。
  伫立在这古老的城楼,感受着历史的凝重,那舞动的旗幡,那撞击的刀戟,那急聚的战鼓,那呜咽的马蹄……
  去姜女庙祭奠凄绝的爱情,去古长城掬一捧尚未散尽的硝烟,去角山攀援崇山峻岭,去老龙头谛听惊涛的呼喊……
  那隐隐如雷的历史足音,伴随着沉重的步履,似乎永远也走不出这漫长的旅途。
  当如火的晚霞,镀满古长城上的青砖丽瓦,当徐徐的晚风,摇响寺院飞檐上的风玲,暮色苍茫的群山,己经向我们挥手致意。可那岁月长河的浪花,仍在簇拥着我的思绪,在苍山、大海、雄关之间久久流连……
  现在,我的影集里,仍珍藏着我第一、第二次登上长城的照片。照片上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正在攀登长城最陡的一段。仰起的脸汗涔涔的,露着几分亲情,几分坚毅,也透出几分喜悦。我珍存它们,不仅因为它们赢得人们羡慕的目光,更因为它们记载着,我一生之中最难忘的经历。是啊,多么难忘啊!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生感光。
  我猜想,这地球上最长、最坚固、最深厚的灰墙里,一定包含看什么?它似乎神秘而幽深,却又明朗而清哳,这莫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
  往日的硝烟己离我们远去,如今的山海关,早己是旅游风景名胜。站在山海关上极目回望:美景、史实、各样的感触奔涌而出,交织着、流淌着、融入在山海关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情一景之中。
  长江有源头,黄河有起点,明代万里长城的头,就在山海关的南海上,名叫″老龙头″。这里地势高起,海天开阔,是观海的理想场所。从远处看,它恰似万里长城巨龙伸颈入海的龙头,在海水中戏水拨浪,甚为壮观。
  在山海关城东6.5公里的凤凰山上,有一座孟姜女庙(祯女寺)。寺院内,绿树掩映,红砖素瓦,建筑古朴,风格独具。始建于宋代以前,明万历22年,(1594)年,主事张栋重修,是我国现有最完整的,祭祀孟姜女的庙宇。再次登临,让我感慨于108级石阶深深寓意,更感叹这小小的庙宇,历经千年的顽强生命力。在正殿门前的廊柱上,挂着一副多音格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联″。表面上虽是文字游戏,却包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既巧妙地摄取了孟姜女庙的环境精髓,展示出一幅海水潮长潮落,浮云长长常消的壮丽图景。反映出天地间万物生灭,大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4月7日上午,8.13分,我们乘K957次列车,从山海关火车站返程。经过1.5小时的车程,10点多钟,就到达了沟帮子火车站。此时,到了午餐的时间。于是,我们走进路边的一家小饭馆,小酌几杯,餐毕,就各奔东西了。
  行程5日,转眼即逝。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行路匆匆,情意浓浓……
  这次旅途的记忆难忘,让我永远留在心中!

  2020.11.6.16.9分于盘锦

===========================

原创作家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曾有作品在《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大东方文学》《金东方文学》《东方作家传媒》《上海文坛》《广东作家》《海滨文学》等刊发表100余万字.2005年,作家小传、创作业绩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名人大典》2013年,出版个人专集《山水田园》2013年,创作小说《婚事风波》获盘锦市″湿地清风杯″廉政作品一等奖,2020年,创作歌词《河滩地.黑土情》

获感动中国2020词曲网络大赛(十大主旋律)优秀歌词原创作品奖。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盘锦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电影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盘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