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古滇国青铜狞厉之美》之:国家博物馆选赏

 乐艺会 2020-11-06

滇文化是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以滇池为中心,东达曲靖,西对禄丰,北迤东川,南抵通海、华宁这一大致范围分布着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这便是考古学称这为“滇文化”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滇文化的发现始于1955年晋宁石寨山的发掘。随后,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安宁太极山、曲靖八塔台、宜良纱帽山、官渡羊甫头等大大小小数十个墓地逐步被发现和发掘,滇文化才逐渐被认识和引起重视。

有关古滇国的史料记载极少,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蝶榆、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并载:“……上(汉武帝)使王然于以破越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未肯听。……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郡。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乐艺会从艺术图库资料中给大家提供国家博物馆藏滇文化青铜器专题欣赏。



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汉 贡纳场面青铜贮贝器


西汉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残高40厘米


此器原由重叠的两鼓组成,出土时上鼓已残,下鼓鼓口铸有立体人物、牛马等,胴、腰间铸4环耳,器身下部铸4卧牛。根据发式、装束及行进之状,口沿所铸雕像大致可以分为7组,每组多者4人,少者2人,其为首者均盛装佩剑,后随者或牵牛引马,或负物,生动展示了臣服的诸族来向滇王纳贡的场面。




本图片集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版权所有,谢绝不注明出处的拷贝发表

文字综合编辑自公共资讯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