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宁分享:桂林靖江王朱氏后裔庄简王陵前祭祖大典

 乐艺会 2020-11-06


桂林靖江王朱氏后裔

庄简王陵前祭祖大典

潘宁分享

祭祖大典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数千名靖江王朱氏后裔代表从桂林地区、两广等地汇集桂林尧山脚下的庄简王陵,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这一传统已延续了数百年。八十年代最多时,参加祭拜的朱氏后裔达到万余人。

祭祖仪式在庄简王陵内举行。庄简王陵为第三代靖江王朱佐敬及王后的合葬墓,是尧山11座陵墓中已修复的两座之一。

吉时一到,朱氏后裔们扶老携幼进入第三代靖江王及王妃的陵寝。祾恩殿前,他们在朱氏协会的组织下,为长眠于地下的祖先敬上香烛、焚烧纸钱。


在桂林,靖江王朱氏应该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了——为巩固明朝朱姓的一统天下,朱元璋采取了“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政策,于洪武二年【1369】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1370】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在22个藩王之中,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洪武九年【1376】就藩桂林,因“淫虐于市”激起“粤人怨咨”而被削爵,洪武二十五年【1392】去世。朱守谦削爵后,由其嫡子朱赞仪继位,永乐元年【1403】就藩桂林。此后,靖江王代代相传,朱赞仪【悼僖王】、朱佐敬【庄简王】、朱相承【怀顺王】、朱规裕【昭和王】、朱约麒【端懿王】、朱经扶【安肃王】、朱邦苎【恭惠王】、朱任昌【康僖王】、朱履焘【温裕王】、朱任晟【宪定王】、朱任晟【荣穆王】以及朱亨嘉和朱亨歅共14任。孔有德于清顺治七年【1650】攻陷桂林,朱亨歅自尽,靖江王历史结束。

朱守谦于1376年就藩桂林,传十一世,十四王,1650年,清军陷桂林,末代靖江王朱亨堙自缢而死,延续了280余年的靖江王宣告终结,当时在桂林的靖江王后裔达三千余人。孔友德攻陷桂林后,靖江王朱氏家族被杀数百人,其余两千余人逃散广西各地,特别是桂林周边各县农村,隐姓埋名,繁衍生息,到目前估计有数万之众。

现在,在桂林的好几个村庄都聚居有靖江王朱氏后裔,也有不少靖江王朱氏后裔到世界各地发展。朱氏族群庞大,每年来祭祖的人都非常多,场面不小。


庄简王陵

祭祖大典在1987年修复的第三代靖江王——庄简王朱佐敬与王妃之合葬墓前举行。

它位于桂林市东北距市中心约10公里的尧山脚下。尧山是一出自然风光和古代陵墓集中的风景名胜区,靖江王封藩桂林后,把此山作为王室陵园。

庄简王是第三代靖江王朱佐敬及其妃子沈氏的合葬墓。朱佐敬是第二代靖江王悼僖王朱赞仪的庶长子,永乐九年(1411)袭封,成化五年(1469)去世,谥号庄简,在位58年,是靖江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朱佐敬好读书。在位时间虽久,却整日贪恋酒色,无政绩,所以贬之约“简”。

虽然庄简王只属于一位藩王,但是其陵墓的规模、形制,仍然严谨地按照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布局左右朝房、三券陵门、三列石桥、神道(含两旁石作仪仗)、裬恩门、裬恩殿、宝城(地宫)。

我们看到王陵的四周是长长的碧瓦红墙,墙外是青松翠柏,大门用大块青砖砌成,门的两侧是左右朝房,是祭祀时沐浴更衣、备办瓜果菜点之处。

左右朝房往前有三个半圆的门,古人称半圆为券,故也称萨那券陵门。门前有11对石像生的第一对门蹲狮。

说到石像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石刻仪仗。靖江王墓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就属这块表石刻仪仗,现村334尊。它在数量上属全国藩王陵中所少见。

守门蹲狮 狮为“兽中之王”,蹲守门前,显示肃穆威严。一雌一雄,分列左右,左边雌雄怀抱幼狮,象征者子嗣昌盛;右边雄狮抚弄彩球,俗称“狮子滚绣球”,是权力的象征,寓意一统寰宇。


三券陵门,陵门为琉璃单檐歇山三券拱门,是进入陵门的第一道门。古人把陵园当作“天堂福地”,把陵门叫做“南天门”,认为人死是升天,渴望进入天堂去。这样,进了陵门,也就是进了“南天门”,就到天堂了。

穿过三券陵门,便是三条墓前大道。古人以为天堂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通往天堂的路,称神道。中间稍高的叫王道,为帝王专用;左边是文道,是文臣所走的;右边是武道,是武家所走的。清一色的青砖,条石相间,更显肃穆威严。

华表 又叫望柱。最初的华表极为简单,因为这种标志远看好似花朵,故称“华表”,它是由诽谤木演变而来。也有人说因为诽谤木是使用白桦木做的,逐渐变为了“华表”。

狻猊 相传龙生九子不成龙。他们都成不了龙,却各有所好,狻猊是龙的第五个儿子,它的形状长得像狮子,十分喜欢音乐和宁静。也许因为帝王以为自己是龙的化身,狻猊是龙的儿子,老子死了,当儿子的必须守灵,因此狻猊排列于香火鼎盛的陵园石作之首。

獬豸 也叫神羊。獬豸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头上长着一只角,故有俗称独角兽,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有守墓镇邪、辟邪除秽的之意。

狴犴 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名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匍匐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麒麟 是神话中的太平、祥瑞之兽。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并居四灵之首位。麒麟是吉祥神兽,主太平、长寿,据说能活2000年。帝王爱麒麟,把它放在陵前以示王威显赫,有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意。

玉带桥 中间的桥叫“御路桥”,只供帝王通行。御路桥两旁的桥是王公大臣们行走的,叫“王公桥”。

翁仲 这是外园中的最后一对石作仪仗。所谓翁仲,就是我们看到的陵墓前的石人,是我国民间传说的坟墓保护神。

大象 仔细观察庄简王陵中的石像,你回发现它长了一双凤眼,而且是双眼皮,大象已被拟人化了。一只眼睛对外看护陵园,另一只眼睛看内,时刻守灵。

武士控马 这是旧时帝王生活的写照。帝王征战、出巡、狩猎都是骑马。生前如此,死后当然也要安排一名武士为他备镫牵马了。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大明功臣李文忠墓悬疑:一匹没有雕刻的石马

大明功臣第一陵:中山王徐达墓

小区里的“违章建筑”:明代吴良吴桢墓造像

大明仪卫俑联赛三场:西安市博开阳王PK上博潘允徵

大明仪卫俑联赛第二场:宁博司礼太监PK陕博秦简王

大明仪卫俑联赛第一场:川博蜀庄王PK鲁博鲁荒王

汉唐狮虎林:碑林中的石狮石虎们

大蹲狮小蹲狮都是蹲狮:碑林中古蹲狮集结号

长安佛光,宝相庄严:木一古美术分享西安博物院上

长安佛光,宝相庄严:木一古美术分享西安博物院下

不枉海内第一名塑:周倜分享济南长清灵岩寺彩塑罗汉

亚欧衢地:贵霜王朝信仰与艺术展上篇

停云馆主:谈“青州系”皮壳

煌煌帝后礼佛图:愚藏斋分享石窟寺石刻艺术

虎魄造办处:中国古代“雷神”形象的起源与流传

西域最神采:九州铜人分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造像

大唐大悲悯:上海博物馆四造像赏

河朔名寺正定隆兴寺大佛与石雕力士:大佛分享

北朝艺术精华:申一涵分享大同市博物馆与北朝艺术博物馆选赏

周倜博物馆分享系列:《河北省博之不朽的古中山国篇》

周倜博物馆分享系列:《河北省博之不朽的满城汉墓篇》

永恒的告别,凝固在西南宋代——大足石刻释迦涅槃圣迹图

瞻拜世界顶级博物馆顶级造像:王公子分享赛克勒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造像石刻细节欣赏(1)

大蹲狮小蹲狮都是蹲狮:碑林中古蹲狮集结号

《东去西来:11—14世纪藏传金铜佛像精品展》

史延春:传承与创作是我的艺术宿命

唐宋之间:徐州云龙山摩崖石刻

安岳石刻盛宴之:华严洞、毗卢洞与圆觉洞

"雪域瑰宝—西藏文物展"饕餮盛宴

白马:走近邺城--临漳佛造像博物馆精品展(下)

白马:走近邺城--临漳佛造像博物馆精品展(上)

保利艺术博物馆石造像大赏

首都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壹)

吉泉斋藏品赏析:十五世纪永宣风格释迦牟尼

金佛光明:刘雍金铜佛像藏品大赏

太阳很大古美术:佛陀之衣

太阳很大古美术:《佛造像手形录》

《圣塔佛光:金陵长干寺地宫出土文物展》

震旦博物馆:犍陀罗造像欣赏

是隋,在敲打我窗!(美奂美仑上博西博隋佛组合双璧遥映)

安岳石刻盛宴之:华严洞、毗卢洞与圆觉洞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花--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印度篇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花:中印雕塑艺术大展》中土篇(上)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印度中国雕塑大展》中土篇(中)

好泉分享:《祈福新年,梵天东土并蒂花开大展》中土篇(下)

无死角视觉拥抱:上博三大神王石雕在此!

大宋蜀生活:国家博物馆藏宋石刻专题欣赏

北朝来龙,结穴隋唐:西安碑林佛首系列

黑风泉/白马分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品(一)

像由心生:彩塑艺术家史延春塑造的巍巍诸神

王华东分享龙门石窟:北魏至唐代伟大的佛教造像艺术

佛风遗韵:愚藏分享山西博物院佛造像系列

喜欢讽刺蔡京的徐神翁竟然是何仙姑的前任:金代八仙的演变之路

初五关二爷破五:关平周仓听着,我去人间降财福!

秦犀唐犀双禧迎春:李冰石犀凝望李渊石犀

每一份慈悲,都有来自北朝的孕育:西安碑林佛首系列续篇

大罗汉须有人心:丹阳天地石刻园罗汉造型欣赏

壮硕遒劲: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石雕欣赏

隋唐石棺艺术:以不同的璀璨方式怒放

安岳石刻盛宴之:华严洞、毗卢洞与圆觉洞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