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心慌气短,却是源于肾虚?

 厚朴百合中医 2020-11-07

所谓心慌,就是自我感觉心跳快。甚则感到心里害怕。单纯感觉到心跳快,中医称之为心慌,如果还感到心里害怕,我们称之为心悸。

所谓气短,就是自我感觉呼吸急促,气不够用,需要深呼吸,加快呼吸,才能改善气短的症状。气短分为吸气性气短,和呼气性气短。吸气性气短,就是感到气吸不进来,需要深吸气才能吸气下去。这种中医称为为肾不纳气。

呼气性气短,是感到需要大口换气,才能改善呼吸状态。

心慌,大多表现为心跳加快,还有部分人表现为心脏节律不整齐。而正常的心脏跳动,一般都是有节律的真有规律的跳动。

心慌气短,本来是老年人的专利,可现在却在年轻人中广泛存在,非常普遍。

引起心慌气短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心脏供血供氧不够,才出现气短,心跳快,继而有心慌的感觉。

如果按照西医的思维,哪心慌气短,显然是心脏的供血供氧不够,才出现的症状,显然只需要改善心脏供血供氧就可以改善心慌气短的症状了。所以有扩血管的方案,类似中医的活血化瘀方案。

尤其是在心慌气短的同时,很多人有心前区绞痛,或者向左侧肩背部放射。最为常用的就有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扩血管药物,还有速效救心丸和丹参滴丸等活血化瘀药物。

的确,这明显的缓解了部分患者的症状,往往短期效果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况还是很容易发作,所以很多人经常性服用扩血管类药物,或者活血化瘀的药物来改善症状。可随着应用的时间越来越长,效果也不断的打折扣,越来越不敏感了。

这些用药思维,都是西医思维。

中医对这些的看法则完全不同。

中医认为心慌气短,大多为心气不足,心血亏虚,或者血脉不利所致。

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过度劳心伤神,耗伤心气,损伤心血,导致血脉不利。尤其是各种脑力劳动过度的人。比如博士、教授、医生、高管、老板中,这种情况非常多见。

但补益心气滋养心血通利血脉之后,还有很多人效果并不特别理想。

这是因为:还有其他原因:

1.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过多,比如女性例假量多,或者外伤大失血,也可以出现心慌气短等证。这个时候需补益心肝之血,滋养心气。

2. 慢性肝病暗耗阴血,损伤肝血,比如慢性乙肝,很容易耗伤肝血,这种情况,肝血虚肝火旺,患者就很容易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入睡困难,噩梦连篇。胆小易惊。

3. 很多消化疾病,脾胃虚弱,吃进去的东西,不能消化吸收,转化为气血,也容易导致气血不足,出现心慌气短。这在很多老年人,体弱多病者中多见。

4. 长期慢性的咳喘,也容易出现心慌气短,最为常见的就是肺心病。

5. 流产过多,或者房事频繁、手淫过度,损伤肝肾精血,伤及肾气,导致心气虚,心血虚。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极为多见,大多伴有头脑昏蒙,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意识差,胆小易惊,耳鸣。容易脱发,花白头发。需要滋养肝肾精血,补益心气,滋养心血,通利血脉。

很显然,虽然是心慌气短,但这些肾虚导致的心慌气短,却需要补益肾精,补益肾气来治疗。才能长治久安。

治病求本,因肾而起,必然得因肾而治。病因病根在肾,要去根,非补益肾精,补益肾气不可。而不是单纯的只去扩血管就了事。也就是要治心,必治肾。比如治疗失眠,我们常常需要补肾养阴,引阳入阴,就是最典型的心病需要治肾的思路。失眠是心神受扰,阳不入阴,治疗常常用六味地黄丸滋阴潜阳。

其实,另外还有不少人表现为阳痿早泄遗精,这些看似肾虚的病,却往往需要治心。

肾为水,心为火,水火相依。水火相济,阴阳平衡,身体健康。

这也就是中医和西医治疗思维上大有不同。中医更注重整体观念,把五脏六腑互相的影响认知的更为全面,所以,在疗效方面,也更持久而有效。

家有红梅百亩,赏心悦目,品种稀缺,欢迎园林工程种植朋友前来参观惠顾

可加后面微信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