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我“愿意”,改变我一生——1983年高考生的后悔

 山峰云绕 2020-11-07

https://m.toutiao.com/is/JmofVJh/ 



负责扫描档案资料时,无意发现一张我1983年7月的高考志愿表,看见我写的“愿意”二字,心里极不开心,就是这二个字,改变了我一生。我要不填这个“愿意”二字,就不会被我没有填志愿的学校录取,我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复读一年,我一定是全国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人生从此改写!此文也再次告诫小辈高考新生,填志愿一定要慎重,马虎不得。特意发图,也看出我当年的志愿很没谱。

(1983年7月高考志愿表A)

作为1983年的高考生,我们高中只有二年,从下一届起,就是高中读三年了。我们也是第一次面临的是全国统一试题,不但老师不能给你多少测试题目,自己心里也没有多少底,作为长沙郊区预考前几名,我的成绩一直是不错的,连续五年三好学生,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学霸,尤其是数学和英语,120分钟的模拟数学题目,我总是60分钟就可以答好,而且,是满分,自然受到老师无数次表扬,特别爱提问,常常问的老师不知道如何回答,甚至一次,问的老师发了脾气。也许,我要到一个好学校,肯定可以更好。这也是好学校,好老师的重要性。英语,遇到一个好老师,要求我们背诵每一课文,背不出,不准回家,高二那么长的课文,我都可以背出来,初中、高中,合计6000多英语单词,词组,我都能默写出来。背诵,实践证明确实是学习外语的好办法,100分的英语,我那个年代能打86分,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现在,我还保持着对英语的特别爱好。

(1983年7月高考志愿表B)

那年,1983高考,7月的7,8,9,天气特别热,自己走路40分钟才到,无一丝风,考场无空调,无风扇,我又碰巧坐的一排一座,监考老师就坐在我面前,拿到题目就紧张,一些题目类型在模拟考试没见过,第一次全国统考,我们的老师也不明白,我们也糊涂。说到底,还是自我能力不够。很不幸,只打了471分,被作文“看图写文”严重拖了后腿,120分的题目只打了63分,本科录取线是478,大专录取线是451,我预估的成绩数是475,还算准,填志愿的时候,不是一人一本资料,而是贴在学校的墙壁上,那么多人,急急的看看,挤挤的瞄瞄,无老师给你说道,无家长给你指导,无手机拍照回家,无学长给你参考,就凭自己的想象,一顿乱填,又不想事的都填“愿意”。

五年三好学生的资料

一个我“愿意”,后悔不已,也改变了我一生的正常轨迹。大专录取日结束是1983年9月10日,我的录取通知单就到了我家里,我自然的,100%的以为是大专了,没有想到的是,录取学校不但不是大专,还是很差的中专,一个到处是化工厂,早上常常都是蓝蓝的有毒气体,一个偏僻小城邵阳纺织学校,而且,还不是我任何志愿里面的一个,这是我的悲剧。

那届很多都没考好,母校3个班级,120多个应届生只考了3个本科,老师要我复读一年,要我去学校把档案拿回来,我回家和我父亲说了,他不同意,他说农村的考出去不容易,早点工作早点为家做贡献,我服从了父亲的安排。那个年代,中专也是包分配工作的,此事,我也从没怪过父亲。

我们的下一届是高中三年,我即使复读,也就相当高中三年,而且,高考人数相对较少,1984年的高考,果真如此,1983年高考比我差150-200分的同学,1984年复读,好几个都是本科。特别当我知道,当年比我低30分的老师子弟居然进了本科,特别感觉莫名其妙,特别让我愤愤不平了,命运不但不公,还待我很薄。

特写此文,要认真对待你人生中改变命运的每一个机会,不要学我!我要是认真填自愿,可以进个大专没问题,我要违背我父亲,听老师的,也可以第二年进重点大学,这个自信,我是有的。

人生没有后悔药,好好珍惜现在。错误的人生,错误的选择,虽然后悔,也是无奈。心想一辈子只要家人,自己健康,平安就行。父母都八十了,都健康高寿,也是我的福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