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迎春 ||​ 难忘师恩,代代传承 __回忆我的老师崔爱兰

 醉卧蘭亭tumvn7 2020-11-07

难忘师恩,代代传承

――回忆我的老师崔爱兰

记忆中,崔爱兰老师是一位年龄应该不到30岁,梳着齐耳短发,常年穿着一件灰色上衣的,脸上时常挂着微笑的女教师。

记得上学的第一天,我背着母亲为我缝的新书包。里面装着一块石板,和姐姐们用下的一个旧的文具盒。文具盒里有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小刀,还有几支石笔。

崔老师把我们这些预备生安顿在座位上。没有课本,她先在我们的小本上写上我们自己的名字,让我们照着写。看着小本上自己的名字,心里特别的欣喜与激动。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这届学生之前,我不知道崔老师带过了几届。反正村里没结婚的好像都是他的学生。在我们这届之后,崔老师一直教到退休。

崔老师,文凭并不高,只教小学低段学生,一到三年级。其实她转正也没几年。在我参加工作时才听说崔老师转正了。以前一直是代教和民办教师。

崔老师很严厉,我们字写得不规范,或拼音占格不对,她都会严厉的训斥几句。然后一一的给我们纠正。她从来不打人,而且一下课就脸上挂上了那好看的笑容。

崔老师的拼音教得特别的好,我们现在依然记着她编的汉语拼音顺口溜。在那个闭塞的小山村,我们对这些拼音,汉字,朗读都充满着新奇与激动。每天一上课都抢着把自己的小本递上去,期盼着老师对我们的那句夸赞。

崔老师对我们的握笔姿势,坐姿,字的笔画顺序的书写,都是非常严格的。现在好像好多的学校、老师都不太注重这些,所以我班上的学生一上初中大多都不会握笔,好多字的书写笔画顺序都是错误的。

崔老师给了我扎实的拼音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崔老师上课是不用普通话的,但只要是教我们读生字和朗读课文时,都是用的普通话,那时的我们对普通话很新鲜,我们叫那标准语。普通话很好听,从崔老师嘴里出来特别的婉转,像林子里的一种不知名的鸟雀在欢唱,动听极了!

崔老师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没有上过什么高等学府,但她有一颗爱心,能发现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可爱之处。细心呵护我们的顽皮举动,给予孩子们最大的宽容与善意。

她用一颗慧心,领着孩子们去发现知识的妙处,去寻找艺术之美,去打开孩子们的另一扇人生的大门。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多么可贵的地方啊!

我们这些学生后来好多做了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都与崔老师的教育与影响是分不开的。崔老师现在已经70多岁了。

也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几十年前的一些细细碎碎的小事,会在我们这些学生心里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与影响。而这些影响又慢慢转化为一些淳朴的理念。刻进我们的职业生涯,影响着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教育是会传承的。一个教师的言传身教,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人格魅力,还有处事态度和生活理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难道不是吗?      

又是一年教师节,我不由得去怀念我的那些老师,特别是崔爱兰老师。

我愿用我真诚的热爱,拥抱我的每一个学生,去滋养他们纯真的心灵。我会将这份爱心与智慧,永远传承!


作者简介

齐迎春,笔名,笔随心走。我笔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第三中学教师。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网络平台。诗歌《爱情如季》发表于《中国最美爱情诗选》(河南人民出版社);《你笑的样子,灿烂如阳》、《雨入南柯》、《雨中即诗》发表于《中国当代诗词集》。

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英语学习|儿童文学|教育教学;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ID:Yf1311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