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恩师徐凤林先生 / 文:高学鹏

 醉卧蘭亭tumvn7 2020-11-07

怀念恩师徐凤林先生

高学鹏

我小学乃至高中阶段的岁月都是我读书途中的“长征岁月”。想起这段岁月,我就清晰地想起在这段“长征岁月”中我的恩师徐凤林先生对我恩顾的那一幕幕往事。

一九六六年三月,我进入江苏省泗洪县徐台小学(时称“半边圩学校)开始读书的。虽记不准那时小学书学费具体要交多少钱,也记不准第一天上学是跟哪些孩子们一起去报名读书的,但我清晰地记得书学费仅仅是几角钱。可要交的这几角钱的书学费对于出身在农村人多劳力少家庭的我来说,却也显得十分无奈。

每学期开学交费时,看着村庄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先后上学了,天性爱书、性格倔强的我穿着破衫常常是站立在我家那两间破草房门前眼巴巴地望着父母,祈求给几角钱也跟着那些孩子们一同去上学报名。可尽管站立央求的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却总也要不到足额的几角钱。倒是边哭边望着父母祈求,边不能自禁地用小手竟将破房泥墙抠出了一个个小洞。这一个个小洞凝聚着我童年求学的执着和祈钱无奈的幼稚。父母看着我因对书赤诚而用稚嫩的小手竟将泥墙抠出一个个小洞,常会两眼湿润地用无奈心疼的口吻说:家里就这两角钱了,给你也不够,你带上这两角钱去上学找校长试试吧。

有了这两角钱,我有了安慰。于是我怀揣着这两角钱带着希望迈向学校。去学校找老师找校长要求减免费用读书。来到学校,校长面前要求减免的学生已站成了长队,眼看着一个个被减免安排进班了。排在最后的我常常用渴求的目光望着校长;校长在安排完其它贫困生后用手爱抚地摸着我,使我也享受到了那份“皇恩”,领到了新书。拿到新书的时刻我常会欣喜地落泪。这样的场景在小学阶段开学时几乎是每学期都要上演。

这位校长就是我恩师徐凤林先生。

那时候,幼小不懂事的我因他给我最后减免,我对他有过怨恨。后来想,若不是他帮我减免,我是难以读完小学的。至于为啥放在最后对我减免,那是因为我是他的亲戚;他是为避厚亲薄人之嫌。他为了扶助更多的贫困生上学,还一边紧抓教学;一边组织师生教学之余开荒种地、创收,来弥补因减免给学校经济造成的亏空。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刻,帮助别人犹如雪中送炭,是最淳朴的真情与关怀。今天想来,他扶助贫弱不论亲疏是多么的公正和高尚!他扶贫济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多么的令人敬佩!

我初中也是在徐台学校读的,徐台小学是所小学带帽子的学校。这帽子就是两个初中班。我读初中时,他已经被组织上提拨到乡完中做中学负责人了。他虽已离开徐台小学,但对我读书的救助仍然没有中断。可以说,每学期如没有他的救助,我也还是难以读完初中的。后来听年比我长的胡德侠、李健民等人说,它们也都受过他的救助。今天数来,他救助的人何止是一人两人,而是成百上千。他救助弱小不计得失的美德是多么的馨香!多么的崇高!

我读完两年初中后,被大队推荐上了高中。这所高中叫城头中学;最早创办的就是他。翻开城头中学历史的书页,第一页就应该看到他当年创办学校的艰难情景。如今的洪泽湖湿地虽已是美景簇拥的旅游胜地。可在七十年代初,那是一片荒草连天的湖洼沼泽地。与这湖洼沼泽地近邻的就是城头林柴场。说是林柴场,其实那时树没有草多。树难有草高。遍遍荒草野地中除了老迹斑斑的榆树、恋草不离的花叶树、枯枝少叶的老桑树在艰难的生长,别的就是蓬勃的茅草、低洼的荒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带领师生用铁叉一叉一叉地垦荒造田近三百亩;一堆土一块石地垒建了几十间房屋,容纳了两个初中班两个高中班的几百名学生。使学校成为当时全淮阴地区占地最大的学校。

学校创建成功,一切工作正常运转后,他恳请组织上安排他人做校长,他只做学校的总务主任。用他自己话说:我文化低,不适宜做一把手;我负责那几百亩地的经营和学校的后勤工作还能凑合。后来组织上尊重了他的选择。他带领师生在教学之余,尽心尽力地呕心着学校那几百亩农田。以土地的收入冲抵了学生的书学费。使我和成百上千的在这所学校读书的学生享受了学生时代破天荒的待遇:免除学杂费。这样,我的高中阶段享受到了免费教育。

虽然学杂费免除不需要上缴了,但每月几块钱的菜金费要交。

说是菜金费其实准确讲就是冬爪汤钱。记忆中好像从没有吃过什么菜。每顿一个班就是一桶冬瓜汤,一木桶饭。(粮食是每个学生从家里带给学校的)。可怜这几块钱的冬瓜汤钱也令我发愁。我姊妹弟兄多,吃饭时满满一大桌也坐不下,实属人多劳少家庭,家中经济十分拮据。在拮据艰难时幸亏他帮我联系学校的钟华司务长,解决了我的燃眉之难。他嘱咐我每周要我在我家的自留地小菜园里将兔腿菜豇一根一根地摘好用草绳捆成小捆,一捆一捆地码好放粪箕里;背到学校司务处卖给学校食堂换取每吨的菜金钱。实在的讲那时候穷的窘状现在的年轻人是很难想像出来的,当时就连园地里那点菜豇也很难找多,千找万找也很难找到满满的一粪箕。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我靠那一捆一捆一根一根的菜豇渡过了高中那段“长征岁月”。人在名利前,懂得谦让是最美的品质。人在困难时,受过帮助是最难忘却。现在想来,他艰辛创业,功成名让,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和济人难处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高尚!


 我高中毕业后,幸逢恢复高考。现在想来。如没有高中这两年的基础,即便是我有幸赶上了恢复高考的好的际遇也考不上学校。能读完高中,幸有他的帮助,我感恩于他。更感恩天下如他一样扶助弱小的人们。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我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与他成了同事。由于分配的住房靠近,我和他一同烧吃烧喝。有时,我因忙于教学,烧饭做菜多是他主动做。记得有次感冒了,我胃口不好。他用桂花黄大米和青菜精心地煮粥调味,让我吃得冿冿有味,至今想到仍感慨万千、潸然泪下,难以忘怀。

一九八一年五月,是个难忘的月份。一年一度的全县中小学运动会在县城召开。学校安排他为领队带领学校运动员参加县运动会。在带队期间,他突感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经查疾病严重,医师建议他到南京省医院复查。可他为了坚持带学生结束运动会,迟迟没有去复查。后在领导同事亲友的多次劝说下,才去南京省医院作了检查。经查系肺癌晚期。

尽管没有任何人愿意相信这个结论;但无情的病魔已经侵入了他的身体。时间不久后,他这个身高一米八上的刚强汉子也被病魔折磨得瘦弱不堪。坚强的他坚持与病魔顽强斗争到一九八二年二月,离开了他奉献一生的热土。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一九三零至一九八二;但他创下的三个第一却是非凡:

他是城头林柴场(现为城头乡)学生时代就做教师的第一人。时年,建国初期十分缺乏人才;国家为了迅速发展教育,在就读学生中选拔优秀者做教师。他一边读书,一边教低年级学生。后被组织上选拔进教师速成班培训一年后从教一生。他是创优徐台小学知名的第一人。徐台小学虽为村小,但在他任校长时,竟能与乡级学校齐名。记得当时的校旗上飘扬的名字是“泗洪县徐台小学”。他是城头中学创校办学的第一任负责人。

如今,他和那些扶贫济困、淡泊名利、忠于事业的已故人们一样,已经化作天上的星星,辉映在漫漫的天空,让人们久久地仰望与敬重!

【作者简介】

高学鹏,

      江苏泗洪人。中学高级教师。热爱文字。2011年起至今,在省市报刊媒体上发表数十万文字。其中小说数万字。

作者风采

《金陵文学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