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固楼怀古 / 文 :周铁株

 醉卧蘭亭tumvn7 2020-11-07

北固楼怀古

周铁株

因了刘备与孙夫人的一段姻缘,造就了北固山的名气,而且注定今后仍盛名不衰。

这是一座排列如屏的山峦,背临长江,山势险固,雾岚缠绕处,山脊上众多寺庙倚峰而坐,其中就有刘备招亲的甘露寺。山上的遗迹,几乎都与孙刘联姻有关。

孙权小妹孙尚香嫁与刘备,史有其事,当时东吴建都京口(镇江),孙刘在那里联姻是可能的。据西晋陈寿《三国志》记载,孙尚香“确系虞将军坚之女也,名仁献”,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为江东第一小姐。

汉建安十四年(209年),赤壁之战不久“(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犯。”

建安十六年冬,刘备西征入蜀,孙权诡称母病“大遣舟船迫妹”回吴,从此刘备与夫人再无缘相聚。公元222年,讹传刘备虢亭兵败死于军中,孙夫人遂驱车江边,望西遥哭投江殉情,后人立庙江滨,号曰枭姬祠。依据这段史实,《三国演义》作了笔墨酣畅的发挥,编撰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故事。

政治婚姻古已有之,西施、貂婵、王嫱、文成公主等人皆是牺牲品,她们被作为礼物或媾和工具,演绎出阴谋与爱情、霸权与爱情的曲折故事,甚至还能改变某一段历史的进程。而真正的爱情呢,却被葬送了!

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登上多景楼环顾眺望,便会产生“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的意境。多景楼是一座画梁飞檐的两层楼阁,亦即宋词里的北固亭或北固楼,为观赏长江的最佳处所,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长江三大名楼,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更手书“天下江山第一楼”作为楼的匾额。

多景楼还有不少别称,相传三国时刘备甘露寺招亲,吴国太曾在此相亲又称相婿楼;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出嫁前在此梳妆,故又名梳妆楼。

毕竟,传说与史实无关。多景楼创建于唐代,甘露寺也是在宋代才迁建山上,不远处的凌云亭相传为孙尚香在此设奠遥祭刘备,然后投江自尽,酿成凄绝千古的爱情悲剧,其实此亭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可见,山上的寺观亭台均为后期陆续兴建,与孙刘联姻毫无干系,穿凿附会而已,只能姑妄听之。

最能称得上史信的应是俯瞰浩浩大江流的多景楼,历代文人雅士常在此赏景,酌酒赋诗。唐代王湾,宋代陆游、辛弃疾、陈亮、米芾等就曾在此写下不朽名篇,最负盛誉的首推辛弃疾的《永遇乐》和《南乡子》。

在南宋爱国词人中,辛弃疾的成就最大,词风“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之蔚然成一大流派“豪放派”。他少年时在家乡济南聚众反金投归南宋,要求收复中原的意愿极其强烈,但一生都处于不得意的政治环境中,一腔忠愤,都寄之于词。

65岁时被任命为镇江知府,让他谋划伐金大计。当时的镇江是抗金前线,一水横陈,群山环抱,有襟吴带楚、控南拒北之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和国防前线。辛弃疾在镇江任上做了不少抗金北伐的准备工作,他经常在北固亭上指点江山,纵论古今,写下了传诵千秋的不朽华章。

站在多景楼吊古,远望江渚岚气凝云,烟水与云雾争幻,无怪乎陈毅元帅登多景楼时曾赞叹:“江山如画,这里就是一幅天然的长江万里图卷!”思绪逆江而上,我又不禁感而作叹,“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毛泽东《读史》),亿万斯年也不过惊鸿一瞥,随着时间的推移,英雄的流风遗韵,都已消失在风吹雨打中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辛弃疾词章蕴含的苍凉意味:“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只有长江是永恒的,英雄史诗是永恒的。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诚邀加盟

《金陵文学家》诚意邀请有缘朋友加入编辑团队:

1.  文字编委:有较好的文学素养;

2.  朗诵主播:擅长文字朗诵或者儿童故事播讲;

3.  版面设计:熟悉微信平台文字版面设计。

    有意者请联系主编 醉卧蘭亭(yf476800)

【作者简介】

周铁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文艺学会文学顾问兼专家指导团成员、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在二十多个省(区)近百种报刊发表作品逾百万字,出版多部,作品入选多种权威选本。在各种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数十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