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瓣清香满狮峰 / 文 : 虢郭

 醉卧蘭亭tumvn7 2020-11-07

一瓣清香满狮峰

虢郭

循着乾隆皇帝的足迹,我慢慢走进了龙井村。

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历经二百多年无数叩访者的磨砺,变得光滑而更加敦厚。据说,这石板路是专为迎接乾隆的圣驾而修建的,石板路的两侧,是凹凸不平的鹅卵石路,当年专供太监和大臣陪行。

此时正值盛夏,绿树掩映下的茶带环绕在路的两侧,茶香袭来,不觉清凉沁脾,而滋润了每一个毛孔。

抬首望去,起起伏伏的狮峰山隐隐约约,似乎是因为茶树蒸腾的水汽,抑或西湖的水雾飘然。

那路时而山穷水复,时而又柳暗花明。小河间,水草葳蕤,藏匿了溪流的踪迹,只留得细若游丝断断续续的琤瑽,让你不得不停下脚步,用心去捕捉那美妙的天籁之音。

而当你屏息静气,忽然听见,有蜜蜂嗡嗡,有彩蝶舞翅,那茶香却似乎更加浓了。

这真是一个美妙的所在。

终于见到龙井村的瓦房了,却又似乎一位位内秀矜持的小家碧玉,让你不得完全领略她们的芳姿。

你看她们,藏在小桥那头,手执纱扇,用鸳鸯遮住了半个脸儿,似乎在偷看着你;又仿佛躲在茶树旁,低首舞弄一曲琵琶,轻拢慢捻,完全没有注意到你的到来,只把满头青丝留给你。你顿时有点心猿意马了。

而当你迫不及待地欲要走近她,一侵她的芳泽,忽然就被一块块木牌乱了方寸。

那木牌,做得不修篇幅,懒懒散散,睡眼惺忪,昏昏欲睡,似乎还有茶叶的绿迹留在上面,似乎还有孩童的指印嵌入其中。它们以一种漫不经心,似乎又争先恐后指引着你的双足。

你顿时有点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该去哪一家寻茶了。你站在桥头,擦擦脸上惶恐的汗水,似乎窥见她们在笑你了,拿掉了纱扇,停止了琵琶。她们的目光,缠绕在你的全身,是在评头论足一个上门的女婿。

你更加不知所措,逃也似的拐进了一扇虚掩的门。

忽然发现,那静静的院落里,有一位老汉,手执蒲扇,在笑眯眯地望着你。石桌上,斟满了数杯茶水,似乎早就预知到了你的叩访。

等你坐定了,才蓦然发现,那小巧的禅定杯里,那青青的茶水里,躺着几片叶子。你无师自通地告诉自己,这一定是龙井了。

老汉很健谈,说起茶的由来,如数家珍。你后来才发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健谈,所有的话题都与龙井有关。

于是,你的情绪也被龙井左右了,仿佛忘掉了龙井之外的喧嚣世界。

原来,西湖龙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专门记述了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故事。历经一百余年的嬗变,至宋代始有龙井的称谓,之后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

至乾隆年间,西湖龙井更因为风流皇帝的到来而香满海内外。

这位一生酷爱游山玩水、考察民情的多面皇帝不远数千里舟车劳顿,六次来到江南,对龙井茶的喜爱到了痴迷的地步。

曾经宁静的土路,因为要迎接一位皇帝的到来,而很快成了喧嚣的工地。有京城来的钦差亲自坐镇,有地方要员忙如小妖,有黎民百姓汗流浃背。而生于斯长于斯的龙井茶树,却依旧静静地看着人间的忙碌消闲冷暖炎凉。

乾隆终于来了,黄罗龙辇,刀枪林立,官员如蚁,万岁声声。黎民百姓则被驱之如草芥,要么被禁闭在家里不得外出,要么被驱离家园。一些通过审查的幸运者,则被安排在早已修葺一新的茶坊里,搓茶、炒茶,晾茶,成为皇帝欣赏茶艺的木偶。

而皇帝却浑然不知其中的隐情,或者习惯了看风风光光繁荣的表象。当看到规规整整而有独特的制茶技艺,皇帝龙颜大悦,当即批准龙井为贡茶,并赋诗一首《观采茶作歌》,钦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

从此,皇帝迷上了龙井,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狮峰山下,无数爱好着皇帝爱好的顶戴花翎者星星过月一样踩光了路上的鹅卵石。多亏龙井茶一年可以采摘三十次,否则所有的叶子都要被摘光了。

龙井本无意,奈何被龙宠。龙井依旧年复生,却已迥然非昔茶。

皇帝已乘黄鹤去,此地惟余狮峰山。寒来暑往车辚辚,人面茶花笑春风。满山的茶树,在茶姑娘的葱指下,香如情曲,醉似美酒。

坐在茶香缭绕的江南小院,近处的狮峰山依稀可辨。在灵韵飘逸的茶树间,我仿佛看见,不,真的看见了一位位高僧、名士在徜徉游赏,那种对于秀美山水的眷恋,对于幽幽茶香的愉悦,溢满了他们的脸庞。

一弯新月冉冉升起在松林之上,一块浑然天成的平整石台旁,辩才法师双手抚琴,时而轻拢慢捻,时而激越飞花。大珠小珠落玉盘之际,有梅花鹿循声而至,有白鹤飘然栖落,有溪水轻声合奏,有茶香氤氲升腾。

一场春雨刚刚停息,刚刚吐出嫩芽的茶树,宛如颗颗绿宝石镶嵌在山川沟壑间,苏东坡与诗友边走边谈。面对满目葱茏和满腹清香,一代文豪禁不住诗兴大发,脱口吟出:“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并手书“老龙井”匾额,赠送给寿圣寺主持。此等诗情画意,引得众诗友以茶代酒,频频举杯,开怀畅饮,高谈阔论,声震狮峰。

随着西湖龙井声名渐起,前来饮茶赏景者络绎不绝。那一日,嗜茶如命的虞伯生行走在幽静的茶林间,听泉水潺潺,闻茶香脉脉,灵感迸发,遂作饮茶诗《游龙井》一首:“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同游的朋友泼墨挥毫,千古名句,一气呵成。

这色清味甘的龙井,因着无数文人骚客的真心青睐,因着王公大臣的附庸风雅,愈来愈芳名远播。在《浙江匾志》《杭州府志》《钱塘县志》,都留下了她灵秀的倩影。

品一口龙井,收起我飘逸的思绪。老汉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引我到屋中观赏他的存茶大缸。未曾想到,这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竟藏了数缸上等珍品!

老汉揭开密封的缸盖,抓起一把茶叶放在我的手中,我顿时有点眩晕了。

这仙子一般灵秀的尤物,如今就在我的掌心。你看她,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绿中显黄,令人不忍摩挲。

我轻轻地捧着她,仿佛捧着一块玉,重新回到院中的石桌旁。茶叶的清香,混合着茶水的甜香,香馥若兰。再观那壶里,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忽然觉得齿间更芳,心儿更亮了。

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二斤龙井,只想“日品龙井三百杯,不妨常作江南人”。

作者简介:

  郭,原名郭营战, 河南汝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汝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逐浪小说网签约作家,《当代文摘》特约专栏作者,《刁河文苑》特约撰稿人。河南工业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资深媒体人。

从事新闻工作10余载,先后在各级报刊、网络等媒体发表新闻、文学作品1万余篇,计1100余万字,合著新闻作品集《感动汝州》《守望健康》《时代人物》等3部。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