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是如何被社交软件“套路”的?|Mix闪聊活动开启

 Mixlab交叉学科 2020-11-07
Mixlab最近收到许多粉丝反馈
“ 不知不觉就依赖了某个APP,然后了解了背后的算法和模式之后,感到蛮伤心的。” 

什么样的算法让人

如此伤心?

社交APP技术拆解

人格分析
推荐系统
自然语言处理

典型的技术“套路”:首先,通过社交数据分析、预测用户的性格特点,然后通过分析地域、肤色、年龄等信息,推荐合适的彩妆,最后人工智能助手进行自动陪聊,促成购买。


Step1 人格分析

基于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帖子等行为数据,来预测一个人的性格。

在内向、直觉、思维和感知能力的维度将一个人分为16种不同的个性。

确定个性,为后续的自动陪聊做准备。


个性预测数据集:https://www./datasnaek/mbti-type


Step2  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介入(推销),例如社交媒体上的AR试色彩妆功能,通过将用户以肤色、风格、偏好进行分类,为消费者推荐更适合自己的颜色。

在其他购物领域同理。
Pinterest的AR彩妆


Step3  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赋能自动聊天。参考过去网上公开的聊天记录等大数据进行建模,结合双方的个性特点,做出优质回答的推荐,大大降低聊天成本。

可以帮助你在特定场景下自动聊天,在让对方满意且符合个人聊天风格的情况下,达成你的预期。
举例:智能陪聊

经过以上这3种技术的组合,我们默默地被AI所操控… 

我们渴望回归简单的社交形态,不想被“套路”…

mixlab经过无数次脑爆,探索出一种新的社交体验方式。



首期活动

Mixlab将于本周日8·30号晚
20:00-20:30
与大家一起体验和尝试一种
快速、小房间的交流新社交体验方式

结合收集的智能✖️设计的问题(用户画像),我们从社区里邀请(推荐)了关键领域的嘉宾(3位),开设了 “闪聊” 活动:

定向邀请嘉宾,非定向交流
通过语音实时交流、答疑的快速社交方式

这30分钟时间之内,你可以进入不同的话题组,听/参与不同人畅聊你感兴趣的话题。

目前我们有3组嘉宾,并对应不同的话题做出探讨:

Mix闪聊嘉宾

Shadow
Mixlab社区创始人,智能产品架构师
智能设计课程交流
我是如何学代码的

神秘嘉宾
某上市建筑科技类企业设计总监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设计系客座硕导
从设计视角看逆向建模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从设计视角看UE4和U3D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神秘嘉宾
澳大利亚地产科技公司设计智能化研发负责人 
剑桥大学建筑学研究硕士
建筑智能


欢迎入群参加 Mix闪聊局

若群满加文末小编,带你加入新群
- 全文结束 -

MixLab



欢迎一起来探索未知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