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小手空空 2020-11-07

  本报讯(记者李瑶)昨天上午,记者探访东四六条胡同,来回走一圈,一个垃圾桶都没有,喝剩的矿泉水瓶攥了一路。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半年以来,东城区东四、朝阳门、前门、交道口、景山、建国门6个街道的130条平房区胡同陆续撤掉垃圾桶,并通过源头减量、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全链条处理方式,实现胡同垃圾不落地。

  没有垃圾桶,胡同居民们怎么投放垃圾?记者走进胡同实地探访。

  清晨七点半,东四六条胡同,65号院门口,保洁员陈国忠驾驶着垃圾收运车停了下来,车斗里一个灰桶、一个绿桶,车头的小喇叭传来舒缓悦耳的音乐。

  陈国忠是东四六条的保洁员,也是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早上七点到九点、晚上七点到九点他都会开着收运车挨家挨户集中收垃圾,其他时间机动收,早已是居民们的老熟人了。

  听到音乐,周围几个院儿的居民应声而出,手里拎着大大小小的塑料袋。灰桶放其他、绿桶放厨余,居民老辛熟练地将厨余垃圾倒进绿桶,再把装着厨余的塑料袋和其他垃圾投入灰桶。

  有的院儿住户多,则统一在院内设了垃圾桶,由陈国忠进院收。这不,住着25户居民的65号院门道旁,灰桶、绿桶里已盛满了刚刚居民们分类投放的垃圾,三下五除二,陈国忠将俩桶里的垃圾分别倒入收运车里,又赶忙奔向胡同东头。

  时针指向十点,陈国忠身后的收运车里满满当当两桶垃圾,开着体量更大些的转运车,垃圾转运员彭建财和陈国忠完成“交接”。“东四片区垃圾转运都归我,先去南新仓垃圾楼卸下其他垃圾,再奔东二环厨余垃圾集中回收点卸下厨余垃圾,别的地儿我不去,别的垃圾也不拉。”说着,彭建财开动马达驶离胡同。

  胡同不设垃圾桶站,各类垃圾独立运输,不光东四六条,东四二条、东四三条、月牙等周边胡同转转,皆是如此。跟着保洁员走几圈,记者发现,居民们十有八九都能做到分类得当、精准投放。

  十一点半,胡同人家沙美云正准备张罗午饭,厨房水槽边的垃圾袋里,是大半桶的南瓜瓤、芹菜叶儿、黄瓜皮,客厅里一个两分类垃圾桶里,各自盛着纸屑和果皮。“自己做好分类,早晚投到前院的两个垃圾桶里,废报纸、废纸盒等可回收物就搁到垃圾桶旁的大编织袋里。”沙美云说,院儿里住了20多户,起初也不是每家都这样自觉,但大半年来,街道社区上上下下宣传动员、设奖励,分类运输规范运行,自觉分类的住户越来越多。

  “目前,东四街道共有30条胡同撤掉垃圾桶,覆盖平房区居民约1万人。”东四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自今年5月1日以来,东城区其他垃圾同比减少近8万吨、降幅40%,厨余垃圾分出率提升至25.7%,源头减量、自觉分类正在成为胡同居民们的新风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