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澄浦得意弟子之练功心得,看完受益匪浅!

 JINYOUSHUN 2020-11-07

1904年,在田兆麟十三岁那年,一日,杨建侯问田兆麟是否喜欢学拳,田兆麟虽喜欢,但虑于一家生计。后经家人商议进入杨府与杨建侯的两个儿子杨少侯、杨澄甫同宿共餐。杨建侯亲自执教,三人日夜勤练太极。

1912年,倡健身强国运动,并首次在南京创办全国南北武术擂台赛。奉命代表杨家参赛,一举成名。

1917年,田兆麟尊师命正式拜帖在杨少侯门下。杨少侯素有:“千手观音”之美誉,田兆麟手法多变而步法灵巧,颇有杨少侯之风格。

1921年,田兆麟随少侯公至杭州。此时田兆麟尽得杨门绝技真传, 一身兼谙杨氏大、中、小拳架精粹。以及推手、大捋、散手、刀、剑、枪、棍,还有杨家秘传之八段锦、闭身撇身捶、错骨分筋、点穴诸技艺。

1923年,澄甫公在北京重开山门,田兆麟尊师命正式拜帖在澄甫公门下。

30年代初,田兆麟在上海南市珠宝公所设馆授拳,·工商界人士慕名而来者甚众。田兆麟又在外滩公园(现称黄蒲公园)设立拳场,公开授拳,历数十年之久。后上海地区知名的太极拳高手叶大密、陆恒昌等皆出自其拳场的弟子。尤其是陆恒昌以杨式小架拳路著称,此拳种知之之人甚少(后演变为吴式太极拳拳种中吴式方架太极拳 [1] 种就是出自此拳种)。

1956年,任全国第一届武术大赛裁判。

1960年,逝世。

目今学习太极拳者,开始即由十三势拳式(即太极拳,俗谓盘架子,或曰长拳)入手。往往练习仅三四月,遂曰已得门径,不知前辈初步,皆先练马步站桩、川步站桩等,以为基本功夫。历时甚久,然后方习十三势拳式。而一势、一式之练习,非经数月不可。直至各势、各式完全纯熟,且能应用后,始合之为全套太极拳。其间每有练至数年,一套拳势犹未完毕,更无论推手,大捋、刀、剑、杆子、散手等等矣。

       至于杨派太极拳之架子中,人只知一套(一种),不知一套(一种)中尚有高、平、低三种。初习时,为高架子,次习平架子(一称四平架,即眼平、手平、脚平、裆平是也),后习低架子。而三种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种。

1、大架子——求姿势开展,合于养身,为昔日杨澄甫所授者。

2、中架子——求各势动作合乎中庸之道,使内劲不致过头,且能绵绵不断,始终如一,为杨健侯所授者。

3、小架子——求各势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为杨少侯所授者。

       三种之中,以小架子为最难,每一势皆发寸劲。故前进、后退步子甚小,手与腰腿尤须一致。学此三种架子,时间甚久,决非一年半载所能蒇事。初习之时,每日只能学习一手或二手足矣,不可过多,多则姿势既不能准确,复易入于油滑之途,有失太极拳之正义。

       除戒求速成外,又忌用力。所谓“不速求速则伤气,无力弩力则伤血,若气血两伤则危矣。”反言之,如练之得法,虽一势、一式亦能得其益处。否则练非其法,即每次盘全套架子数遍,亦无效可言。惟练时必须注意:

1、舌抵上鄂、唇齿相合、以鼻呼吸、身体中正。

2、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头正顶悬、尾闾收住。

3、上下一致、落步分虚实、处处求圆满、周身轻灵。

4、眼神视手之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系、阴阳刚柔分清。

5、澄心敛神、无思无虑、而沉气、松力亦须顾及。

       因气沉,则呼吸调和;力松,则拙力消除。每势每式求其外形势顺,内部舒适,毫不强梗,如此自能胸膈开展、血气调和,对于身心有莫大功益。否然者,则气隔胸膈,浮而不定,益处既不能得,疾病反由是而生。

       故一套太极拳架子,勿论人之智慧若何,至少非学习半载不可。半载之后更须经教师数度详细更正,亦非一载不可。盘架子,犹如习字,次数多,则式式姿势正确;又如临帖然,摹写次数愈多,则字迹愈佳。

       故欲确实练功者,每次盘架子至少须有三遍(即三套)。盖因第一遍无非舒展筋骨而巳,在二遍以上方能增进工夫,(养身者可勿拘,每次半套亦可)。至练习场所,当求空气新鲜。初练拳时,地位宜阔大,如地方狭小,十三势拳式既难绵绵不断,又易使姿势缺陷而不能正确。然练至功深时,即不拘场所、大小,虽四块方砖大小之地,亦能练习,甚或坐时、卧时,均可行使。盖斯时所练者为意,而非外式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