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云台》萧燕燕邂逅韩德让,并非金风玉露一相逢,却是旧时相识

 春秋砚 2020-11-07

《燕云台》中女主萧燕燕与韩德让初次邂逅于街市,商贾云集、百戏诱人,在上京繁华的街道上,偷偷上京的韩德让与萧燕燕相向而行,不期而遇。

比起英俊少年,其胯下的黑马引起了少女的注意,这是匹难得一见的"竹批双耳峻",她从未见过如此的骏马,因而不惜代价,执意要收为己有。由此与韩德让发生了瓜葛,引出其后辽景宗、萧燕燕、韩德让之间的"奇特姻缘"。

貌似的"金风玉露一相逢"是真的么?其实萧燕燕与韩德让相差12岁,二人之间"却是旧时相识"。不存在邂逅,因为,两人早就认识。

一、韩家改命

韩德让是汉人,其爷爷韩知古六岁时在蓟州被南下的契丹人掳掠,成为述律平皇后之兄欲稳的奴仆,皇后出嫁时,成为陪嫁的人员转归皇后所有。韩知古很好学,但其才能无从施展。

转机是由韩知古之子韩匡嗣带来的。这个孩子聪明伶俐,自小笃好医学,很快成为医术高明之士,在辽国上流阶层很有名气。因为曾在长乐宫值侍,很得皇后欢心,述律平皇后像对亲儿子一样对待韩匡嗣。

凭借着太后的关爱,韩匡嗣也有机会接触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他伺机推荐了父亲。接触之下,辽太祖认定韩知古是个人才,加以重用,成为帮助其制定国家制度的重要大臣。韩家也就此显赫。

二、韩家与萧燕燕

韩知古去世后,韩匡嗣虽然也在朝为官,但品级不高,辽穆宗时担任过太祖庙详稳。虽然职位有限,但韩匡嗣交游甚广,毕竟无论何样的高官,都难免有三灾六病,因而各高门大院都留下其身影。

萧思温在穆宗朝炙手可热,他的族属是述律平太后的母族,本身又是燕国大长公主的驸马。公主身体不是很好,韩匡嗣自然要勤登萧府,两家因而会有走动。

萧思温有三个女儿,而韩匡嗣有五个儿子,两家交往,彼此自然认识,论年龄,韩德让与萧家大姐萧胡辇可能更合适。只是,尽管他们私交不错,萧思温可并未将韩匡嗣作为亲家考虑,因为他想的是将女儿嫁入皇家。

燕国公主就未必了,韩德让在孩童时就显露出潜质,令人喜爱。也许就在那时,公主约定了韩德让与萧燕燕的婚姻。但随着公主的去世,故人的口头约定抵不过萧思温打算利用女儿的决心,萧燕燕终究被送进了宫。

三、早就有心么?

《燕云台》中韩德让与明扆(耶律贤)是从小的好友,虽然现实中他们年龄更接近,但与辽景宗耶律贤关系密切的是韩匡嗣。在藩邸时,韩匡嗣是其密谋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因而在获取皇位后,韩匡嗣受到重用。

此时的中原,宋朝兴起。韩匡嗣被封为燕王,南京留守,他亲率辽国大军在满城与宋军交战,因不听劝谏,为诈降计所欺,大败而逃。辽景宗大怒,历数其五宗罪,下令诛杀。

此时,已是皇后的萧燕燕竭力劝阻,联络了许多内戚为之开解,从而挽救了韩匡嗣的性命。

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韩匡嗣虽为良医,但其做官的能力实在有限,好在韩家还有后起之秀,韩德让代父镇守南京。北宋宋太宗灭北汉后,倾全国之力攻打幽州,韩德让临危不乱,在外有重兵连续攻城、内有叛乱人心动摇的情况下,坚守住了城池,并与援军一道,内外夹击取得高梁河大捷,从而改变了宋辽战争的态势。

自此,韩德让冉冉升起。

结语:

辽景宗病逝,辽国内部宗室200多人手握兵权、诸王怀有异心,外部则是宋辽战乱不息,萧燕燕孤儿寡母面对内忧外患,年幼的辽圣宗之位岌岌可危。

萧太后的父亲已死,此时无人可靠,她召来两位顾命之臣。耶律斜轸是侄女婿,韩德让为旧相识,二人不负重望,迅速稳定了局势。此后,萧太后与韩德让重拾旧情,共同将辽国国势推上了巅峰。但他们最初的结识,应是家族间的交往,而非闹市上的邂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