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诊医学科医生支招:面对心血管意外,这样做才能自救与救人

 于飞凤凰 2020-11-07

连续的阴雨天气,骤降的气温,带给长沙人民的除了穿上秋裤棉衣的自觉,还有日益增多的心血管意外甚至心跳骤停的发生。

长沙市第三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李国军介绍,入秋以来,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呼吸衰竭等疾病患者明显增多;仅近十天,医院急诊医学科已接到5起院前心脏骤停猝死的病例。

对于心源性猝死,第一现场抢救“黄金十分钟”非常重要。然而120急救医师到达现场时,常常看到的是现场人员在给患者掐人中、拍打胳膊肘、穴位按摩,甚至还有人喂水喂药……李国军表示,这些举动,不仅对于抢救毫无益处,甚至还会导致气道阻塞,造成患者窒息,影响专业急救人员后续抢救。

“当身边的人突发心跳骤停,一定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因为无论自己的能力有多强,都需要医学专业人员。”李国军强调。

如果意外发生在公共场合,一般都配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请喊人速度取来并立即使用;无论有没有AED,都要坚持做心肺复苏,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按压胸部的正中、胸骨下半部,不是按压在胸部左侧的位置;做人工呼吸时不要玩命吹气,避免过多气体进入患者胃部,导致胃内容物反流,阻塞气道。心肺复苏可以延长室颤的时间,从而为医生赢来宝贵的急救机会。

疾病重在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加定期体检,猝死也可以离我们很遥远。

李国军提醒,如果您近期有出现或加重的胸闷、胸痛,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的现象,血压升高、心跳过缓、反复发作的胃肠道不适等,都有可能是出现了心血管意外征兆,需警惕心脏骤停的发生。此时请保持镇静,安静休息,一定不要活动,第一时间向家人求救,自己拨打120或者让家人叫救护车。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家属不要随意搬动患者。

如果是发生了心肌梗死,任何情绪激动和身体活动都会提高心脏耗氧量,加速心肌坏死,加重病情;如果随身携带或家中配有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可取一片嚼碎后含于舌下,通常两分钟左右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效果不佳,10分钟后可再在舌下含服一片,以加大药量。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干魁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