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律的特点

 芦苇片语馆藏 2020-11-08


在早唐时,律诗还是以五律居多的,唐中晚期以及宋时,七律就相对的多了起来。看前人的五律,多是陈述描写为主的,写自然景观,写现实生活,写内心表白。

 也就是说,五律的表现特点多是从客观角度去写作的。
我们看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主要描写的什么呢?

 就是自然景色啊!
读了之后,你会想象出一幅辽阔粗旷的楚地风光的画面,山峦重叠,平野无际,大江奔涌,倾入荒原,浮云变化,有如幻境。

 浏览如此壮阔的风光后,最妙的是尾联的那句“故乡水”,只有故乡水含情,才能送我波涛万里荡舟行。以写景色为主,诗人将自己融到了景色之中了。

 我们再来看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分明也是一幅闲适水墨画,将自然景观描写的生动活泼,诗韵如画笔,诗意如墨流。
前三联的自然描写,层层递进,由物而及人。

 我们再注意一下他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画面在此以一闲适情趣悠然收笔,自然而惬意的笔触,令人叫绝。找了这两个例子,主要想说明五律的表现特征。即以客观描述为主,不去大论也不去深叹,其“意”的表现一般都是在尾联一笔带出。

前面大量的笔触来写景色,其实,在写景的同时,诗人就把自己已经融化到景色之中了。
以景含情,以景带情,才能在最后带出这自然而随心的一个“意”来。
注意:五律中的前两联基本是以纯景色来描述的。起联是入境,颔联是扩境。

而第三联(颈联),虽然也多是以景色描写为主的,其实已经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描写了,
不是景色的大小远近层次的不同,而是将“人”“心”给托出了画面。
所以,我们在写五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三联的层次变化问题。

可以全写景色,但是,“物景”和“人景”是不同的,
在第三联,一定要注意不做纯景色的描写,至少要带点“人气”进去。
说了这么多,大家只要记住一个特点就可以了,那就是:

五律是以客观描写为主要表现特点的。

 好,下面我说一下五律写作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承、转句中名词的位置 (这个我们前面讲过的,有必要重复一下)
例如:
《五律 春水图》渔舟唱晚姐姐
野渡荒原阔,遥山翠入围。
落红穿柳巷,钓叟饮苔矶。
酒淡和风共,香飘引橹归。
隔烟呼白鹭,衔得几鱼飞。
大家请看,如果把“酒淡和风共,香飘引橹归”这句 改一下,成为:
《五律 春水图》
野渡荒原阔,遥山翠入围。 
落红穿柳巷,钓叟饮苔矶。
淡酒和风共,飘香引橹归。
隔烟呼白鹭,衔得几鱼飞。
大家读一下,读起来是不是错落没有了。
因为句式差不多,没有层次感。
所以,如果第二个字是名词,第一个字就不用名词,
名词尤其在承句、转句中名词的位置不要一样。
1/4、2/5 要记得哦!
2、慎用入声字
入声字读音短促 在一首诗中不可多不然就不好读了
五律一般不超过 4个; 
七律一般不超过 6个;
七绝一般不多于3个。
入声字大家平时多积累哈!

 3、起句不可起的太满
起句不可写的太满,若起高了,后面的颌联、颈联、合句就无法安排。
第一句就到了颠峰,那后面就不用写了。
所以,起句要有个度,不可以过高,最好是平起,要给后面留空白。

 比如李白的“花间一壶酒”,起句平实,因为起的好,所以后文的续写就相对容易了。
下面我们从早期同学的作业中找来两个起句做例子,大家看一下:
“滔天任纵横”
又滔天 又纵横,写得太满,后面就很难下笔了。
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起的
“浩渺长江水”
这个也够壮丽辽阔的,但同样也不适合在起句。

《五律·公园看小童放风筝有感》 
将身为竹骨,无羽也成鸢。 
风里轻衣展,云中五彩旋。 
有怀思万里,蓄势想蓝天。 
向日扶摇去,如何一线牵。 

 所以,起句一定要起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起句的前后分句之间,衔接性一定要做好,最好形成一个 互补关系或者前后相连关系。
4、动词的运用:
承句中要有动词 让画面活起来
整个诗中要少写名词多写非名词 (动、 形容、 虚),这点最难做到!
所以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多练多用,熟能生巧。

 现在我们重点讲讲:
格律诗中写作中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其实修辞手法这一课我们早在学生时代都学过了。

今天算温故而知新吧。
诗歌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借代、夸张、 对偶、比拟、双关、排比、反问、通感、衬托、烘托、互文等。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简单的说,就是用已知的材料去说明未知的事物。
比喻有个前题条件,那就是比喻者与被比喻者必须有共同点,但其本质又是不同的。
这样形成的比喻才是比较好的。
举例如下: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飞花之轻盈,比如梦境之虚幻。
丝雨之连绵,比如愁绪之不断。
比喻之句,可见一斑。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拟人手法。
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
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表达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3、夸张
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班主任—声声慢<matahuanghua@qq.com>  20:25:43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再如“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
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5、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铺垫。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9、通感:

通感是文学理论术语,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这个手法最为常用。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
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杜甫《咏竹》
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
自然会唤起诗人说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从修竹联想到佳人,故而用“娟娟”来形容它。
竹子本无香,把这个“香”和“娟娟”联系,扣合了诗人把修竹比佳人。

而只有佳人才会有“风吹细细香”吧!
这样,视觉通于嗅觉,就写出了这些事物的“感动人意”来。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的蓬勃。
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这就是通感。
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10、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 李白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五律?西陆》/琵琶老师 

日暮咸池后,星河笼紫烟。 
鸡披霞色远,乌噪桂轮悬。 
瑞气呈寰宇,祥光纳众仙。
 驭风听万籁,碧水见槎翩。

 11、烘托:
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大家不妨可以课后找来读下。
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
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12、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
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

13、互文: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作用:

 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
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

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
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