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0年的一头牛,圆了“黄种人”一个梦

 抽屉电影 2020-11-08

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喜欢看电影?有人会拿出杨德昌的那个经典回答,演唱了三倍生命。但普通人看电影就是看电影,未必这么文艺。电影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将自己能想到但做不到的事情做到。如果有人说梦想成真的话,其实也不算过。毕竟,一些故事片中的情节似乎也在印证这个想法。

为什么看电影,因为梦是好的,但梦却不容易实现,电影可以帮助我们将梦想到的一一变为现实,这其实就够了。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属于节奏缓慢的理想型。如果用梦想照进现实来衡量的话,那么实现梦想作为这部电影的一个主题来讨论并不为过。

《第一头牛》是本片的片名。这是一个与牛有关的人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中的人和牛并不是重点,因为你可以从片中找到那些与梦有关的事情。

《第一头牛》说的是美国淘金热的时候,一个流落到西部的厨师偶遇了一位中国人,两个人合伙开始做生意干事情。后来生意毁了后,两个人各自离开,最后的最后,他们久别重逢,最终又走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节奏缓慢的故事,这个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故事,本片使用了两个小时时间,然而冗长的时间并没有成为这部电影让人诟病的点,相反,他给予了观众一种效应,一种想象中可以发生然而现实中发生概率很小的事情。

不管怎样,它最终还是发生了,发生了之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美好的梦。因此,本片看上去并不是很不堪。这是一个美好的故事,或者可以说,故事中的一切很美好。为什么会有这个故事,源于人们对于淘金热的狂热,然而事实上故事发生的1920年的俄勒冈州关于淘金的话题已经远去很久了。

这是一个雨林覆盖率很高的地区,而这个地区人们更多地是做各种皮毛生意。因为,将注意力集中在淘金中,倒不如看看片中主人公为何会选择做生意。两个人合伙做奶油饼干这算是另辟蹊径。西方厨子的本职工作是为这些淘金的旅人提供餐饭,而东方流亡者显然更注重发现机遇。

于是两个人各自利用自己的擅长的事情合在一起做了一件更好的事情。卖饼干,偷别人的牛奶做饼干然后出售。这似乎是个一本万利的事情。在没有被发现前,两个人做的挺不错的。

本片意在为我们讲述这样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显然与大多数人所想到的西部电影,尤其是西部淘金主题的电影有所不同。

它没有凶险的境遇,也不会突出各种英雄场景。甚至于连主人公的选配上都与我们所设想的西部严重不符。西方人并没有显示出来非凡的智慧,也没有任何的英雄气概,东方人也没有太过于身形猥琐诡计多端,他仰仗的不过是根植于自己的智慧之上的生意头脑。

在众多的西部片中,本片有一点相反的味道,甚至你可以说这并不是一部西部电影,因为它发掘出来的并不是西部电影中的主要核心,而是被人们遗漏了的角落滋生出来的另类的故事。

很明显,现实中发生这样的故事的概率并不是很高,因此,前文讨论的电影是不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原因之一,因为在现实中的1920年属于美国人民眼中的“旧时光”,因为在那个时候,美国开始排斥外来移民进入。

作为一个黄种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片中能与一个美国人和睦相处,且配合的完美无缺本身就是一件难事。更何况周围的环境中,并没有人对于这个中国人展现出来敌意,这也是小概率事件。

当然,你可以用这个故事的发生环境作为解释,但当时的美国大的社会环境中,排外或者是排华其实挺严重的。这就是为什么片中这样两个人本身就如同做梦的原因。

然而本片擅于将这种梦境变为实实在在的事情,至少在电影中我们感觉是这样的。这就是电影本身的魅力,将现实中极小概率发生的故事变为一种具体的事情,并将此艺术化展现给观众,让人们的梦想有一个实现的途径。这样看来,电影挺不错。

本片作为一个两小时的影片,本身并没有展现出来特别冗长的部分,相反,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耗尽了大家观影的时间,这一点来说,本片也是非常不错的。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人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电影承载了我们的梦,让梦想延续下来然后转变为可观,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当你用影像做到了之后,这种事情就显得很让人受用。本片为什么不让人反感,这或许是个原因。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