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书

 深溪虎堂 2020-11-08
写在前面的话: 2018年的时候曾经有个想法,总结自己关于读书的心得,写几篇文章,还美其名曰起了个名字叫“读书八法”。后来没写是因为发现自己太天真,眼大肚皮小,虽然腹中藏着万语千言,但是笔下却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不过还是不死心,没有办法系统性的写出来,那就零打碎敲的写出来吧。
 
愚公移山,最后不也是把山搬走了嘛……
 


今天就写第一篇:听书
 
我觉得听书是微信读书里面最好的一个功能,同样可以认为,在所有具备听书功能的APP里面,微信读书可以说是做得最好的一个,或者,加上一个之一吧。
 
最妙的一个地方就是解决了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以自己为例,每天开车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加起来,大概是在三个小时左右,一周按照五天计算,用来听书的话,那么就是妥妥的十五个小时。按照最近几年的经验,十五个小时听完一本中等厚度的书籍,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更何况我们可以用来听书的时间远远不止通勤路上,比如做饭的时候,洗碗的时候,走路的时候,跑步的时候,乃至等电梯的时候,或者任何一个需要排队的时候,如果全部都能加以充分利用的话,一周之内二十个小时的听书时间还是非常有保障的。
 


一周七天,二十个小时用来与书陪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考量,都是一件让人觉得内心暗自窃喜的妙事。因为这里利用的都是我们自己的碎片时间,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睡眠,也不是一定要求每个人拿出大段的整块儿时间来去与书为伴,而后者常常成为很多人的借口,当然,它通常是以另外一副面孔来出现的,“我很忙啊!”
 
那么这些碎片时间不用来听书,会用来做什么呢?听音乐,听电台,刷朋友圈,浏览手机网页,看小视频,追剧,看片……凭心而论,这些爱好没有什么不好,哪怕就是什么都不做,只是拿来发呆,其实也挺好的,人偶尔还是需要放空的机会。
 
只是当你想读书但是确实时间很紧张的时候,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不妨一试。
 


那么去听什么书呢?
 
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不是每本书都是适合用来听的。
 
作为一个强视觉输入主导型的人,其实自己以前一直都很抵触听书。无他,就是因为觉得太慢了。听书获取信息的方式,如果单单就效率而言,远远不及看书来得高效,即使今天我已经非常习惯乃至可以说是喜欢听书,依然时不时的会有这种感觉,打个比喻来说,就像我们看碟片的时候,难免会忍不住去拖动进度条。
 
这里面其实隐藏了两个平时不易察觉的问题。
 


首先,选择一本适合听的书去听。这个标准因人而异,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以下几种书是不会拿来去听的,或者说不会把听书作为唯一的接触方式。
 
---小说不听。因为阅读小说最美妙的感受是有代入感,体会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碎片式听书的环境之下,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常常会有出戏的状况,再要想重新进入又要颇费周折。万一遇到那种宏大叙事,人物情节复杂到需要画图说明的巨著,听书有时候于我而言变成了一种折磨,而不再是享受。
 
---陌生的领域不听。当我们开始涉足一个全新的领域时,最开始的起步阶段最好还是把基础打得扎实一点,那么自然要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擅长最得心应手的方式,对我来说,坐下来认认真真看书是最好的方式。
 
---有太多配图的书不听,这个很好理解。
 
--经典名著最好不听,这大概和我个人对于书的感情有关。那些经历过时间考验的名著,在我眼里无疑是一种神圣的存在,所以开始接触的时候,自己会选择一种最虔诚的方式,就和对待一条鱼的最高礼遇是清蒸一样,认真看书是我能够拿得出手的最高礼遇。
 


其次,听书和看书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认知并且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中,我纠正了一个长久以来存在于自身的偏见,就是唯效率至上。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言,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眼睛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在效率方面,无疑是要大大强过耳朵的,这是已经被现代医学验证的理论。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耳朵就一定会输给眼睛。个人目前的体会是,耳朵会更加细腻。尤其是当我们的眼睛被赋予了别的任务,我们需要依赖耳朵来获取外界输入的信息,这样一种方式刺激的是我们大脑皮层的另外一个部分,或者说它刺激大脑皮层的方式是和习以为常的视觉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选择同一本书来做实验,听一遍,然后看一遍,感受是不一样的。我自己曾经发现听书会让我更加集中注意力,会依靠耳朵注意到书中内容的更多细微差异,而这是一种非常感性的体验。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内心的欢喜远远超过知道了某个从未知晓的知识点那么简单,因为意味着自己掌握了一种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起码可以保证自己看到的世界会更加立体,你说是不是很开心呢?
 


不过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听书虽好,但也并不是没有缺点。
 
首先,由于工作原理的关系,听书会占用更多的大脑CPU,如果你需要承担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任务,那么切记不要为了听书而过度分心,比如开车的时候。人类进化到现在,每个人其实都具备了多线程工作能力,无非是能力高低有所差异,那么在在不同任务之间分配注意力资源的环节,因人而异,一定要分清主次。
 
其次,听书对于需要深度思考的书籍支持不是很给力,我相信随着更多的练习,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只不过在能力足够强大以前,还是需要一些辅助手段进行多元渠道的补充。
 


分享几条个人体验下来行之有效的方法。
 
熟能生巧,放之四海而皆准。用足够的数量来保证质量,简单说,就是多听几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听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吕思勉的《中国大历史》,自己大概前前后后加起来听了不下三十遍,到后期已经不再是按照目录顺序来听,随便抽出某个章节都可以毫无凝滞,津津有味的听下去,到了这个阶段,这本书基本算是听进去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书固然好,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遇到那些真的值得多花点时间的好书,那么听过之后,再看一遍,做些笔记,然后再听一遍,这样一个循环走下来,阅读体会比起光听不写,那是天壤之别。《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由于这本书可以算是一本工具书,加上里面配备有大量的图片用来说明文字,所以当时听完之后,重新阅读的过程中是把要点全部摘录,并且保存图片以备查询。然后第三遍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一边听一边回忆当时的笔记以及保存的图片,那种感觉很美妙,不信你试试看?
 


条条大路通罗马,听书也是如此。对于某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如果听了一本书觉得云山雾罩,那么不妨多听几本同一主题的不同书籍,彼此验证一下,说不定可以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我在阅读朝鲜战争历史的时候,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先后听了中国,前苏联,美国,韩国,日本五个国家的著作,很多事情不用多说,一目了然,希望将来有机会听听北朝鲜是什麽描述的,那就非常圆满了。
 


最后强调一个常见的误区:不要去听讲书,杜绝二手信息。
 
微信读书里面推出了很多所谓的讲书,打出来的标题往往是什么十分钟帮你读懂一本书,专家告诉你这本书等等,个人对此不以为然。不管是读书,还是听书,背后隐藏的核心竞争力其实都是独立深度思考,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而所谓的讲书,除了消费焦虑感之外,更多是在你不知不觉地过程中用一些二手信息来代替了你的原创能力。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么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更不要说,如果“专家”们灌输的万一是毒鸡汤呢?那才是真正的祸从耳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