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疼孩子总抢别人东西?原因和应对方式,用一文解答

 IF枕边育儿 2020-11-08

导读:小时候经常会遇见一群孩子里比较“虎”的一位:爱抢别人的东西。就像2岁的倩倩,虽然是女孩,年纪也比较小,但她一点都不怯生的,甚至直接去抢比她年纪长的男孩子的玩具,如果对方不给的话,她就硬抢,甚至不惜把人家摔倒,一个非得要,一个非不给,家长们看了也是很心累,倩倩的妈妈看到女儿这个性格也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处理。

生活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场景就是孩子抢别人的东西,尤其是几岁的孩子,这种行为不仅让父母觉得尴尬,还会影响孩子们之间的友情

几岁的小朋友完全不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给别人造成伤害,他们想要的仅仅是喜欢的玩具而已,并没有坏心眼,但是这种行为终究是不好的,相信很多家长都被这个问题困扰。


孩子为啥总爱抢别人东西?


几岁的小朋友没有物权意识,他们只会注意怎么样能够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用抢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如果抢不到的话,孩子就会动手打人

这种行为其实是宝宝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的情况下,又没有社交经验,就会出现欺负人的情况,家长们发现孩子们的这种行为,也别太着急,应该先恭喜你,宝宝的自我意识在发展了!

也可能是新鲜感占有欲在作怪,宝宝们看见别人手里的东西总觉得别人的更新鲜更好玩,就不自觉地想要将其占有。

再加上有些父母们的宠爱,孩子们很容易就恃宠而骄,毫无顾忌地拿别人东西,而且根本不觉得是抢,只是占有欲做怪。

另外,还可能是家庭里的成员太宠溺。

有些爸爸妈妈们完全看不得自家宝贝可怜巴巴的模样,往往孩子一哭就给买了喜欢的玩具。这样宝宝出去就很容易对对方做出不礼貌行为,完全只顾着自己,不顾别人的抢别人东西。

但一般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好,他们也更容易被一些别的玩具吸引,并不一定非得要别的娃手上的玩具。


物权意识启发,别惯着孩子了


1、 立即制止,并平和引导。

根据相关专家的研究,宝宝一岁左右就会拥有一定的物权意识,2-3岁即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平常的时候,家长们就可以通过故事或者其他形式训练他们的物体归属感。

通过简单的故事,比如:“小狮子可以抢小狗狗的东西吗?为什么呢?”或者通过询问问题的形式:

“宝贝,这手链是谁的呀?”

对孩子们来说,这就是一个物权意识的启发,这样可以预防宝宝之后出去抢别人的东西。

也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就像早教课上的小游戏一样。大树的角色,是老师扮演的,由孩子们开始抢苹果,抢到苹果的宝宝们扮演下一轮的大树角色

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吃到苹果,也有机会扮演大树,孩子们就不会焦虑角色的归属问题,同样现实生活中的玩具也是这样的道理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强行抢别人东西,甚至为了东西出现了攻击别人的行为,父母们一定要立即阻止他们的行为,然后告诉孩子:

这样做不对,正确的做法是怎么样的。切记一定要平静,不要看见孩子行为不当自己就立刻训斥他,更不能动手打他们,因为这对于宝宝们来说,也算是攻击性的行为,与他们自己做的并无二致

平静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家长一定要控制好情绪,平静的引导孩子们,比如说小白想要弟弟的玩具,妈妈可以这样告诉小白:“你想要玩弟弟的玩具就要跟他商量,因为玩具是弟弟的,弟弟同意了才可以玩。”这样孩子就会有清晰的物权意识,家长们千万不要用孩子还小来麻痹自己,不制止他们就是惯着他们,以后容易出问题

2、 奖惩分明,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打孩子。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们通常的第一反应就是惩罚他们,甚至当着很多人的面就训斥孩子,虽然他们抢别人的东西不对,但是大庭广众下的惩罚未免让孩子觉得太丢脸了,子女们会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们,家长们这样的做法太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的裂痕

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要奖惩分明,孩子们做了错事,家长们采用打手心的方式来告诉他们做错事要受惩罚,子女们做得对,爸爸妈妈也要有相信的奖励策略,长期以往他们就会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 减少攻击性的引导行为。

早些年的波波玩偶实验就向我们揭示了孩子模仿攻击性行为的魔咒:

社会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时做过一项影响深远的实验,他让孩子们观察成人攻击一个玩偶,然后放孩子们和玩偶玩耍。

结果发现,在没有大人指导的情况下,这些几岁的小朋友不仅模仿大人的攻击性行为,还会自己创造出别的暴力行为,来攻击玩偶。

可见减少攻击性的引导行为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就要避免让孩子多看一些舞刀弄剑的影片、书籍等,不要因为过度的放养导致宝宝们去相信并且学习剧中虚拟的情节

Tips:家长们的榜样作用也很必要,作为第一监护人,家长们要及时对宝宝形成正面引导,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不仅会对宝宝以后的性格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家庭和睦。

枕边育儿寄语: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久的战役,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需要第一时间引导孩子,在他们走弯路时及时拉一把,让他们懂得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同时,不要一出现错误就肆意打骂孩子,总之,在他们安全长大之前,家长们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成为懂得分享和尊重别人的人。

欢迎留言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