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很热闹,新冠病毒依旧肆虐,大选的争夺战还在上演。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一举一动都被世界瞩目。 最近,很多人应该都有这种感受,无论微信群还是朋友圈,亦或是各家的手机APP,到处都能看到关于美国的最新消息。 即使我们想抑制住自己关注的冲动,但还是一次又一次,被拉回到铺天盖地的选情新闻里…… 可是,对于美国,我们又真的了解多少? 1775年4月,在英属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州的莱克星顿,北美人民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 8年后,战争结束,美国诞生了。 从建国到如今,作为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如何从籍籍无名走到世界舞台中心? 从社会生活到制度建设,从风土人情到文化信仰,美国有何独特之处? 争议不断的美国为何能成为超级大国,它的存在对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 本周,小编辑精选了4本讲述美国的个图好书,内容涉及美国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希望通过这些书,能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01《论美国的民主》 1831年,一个26岁的法国年轻人,在美国考察10个月后,写下了一本书。 这本书成了第一部论述民主制度的专著。 同时也是世界学术界,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著作。 不过更令人震惊的,还是书里那些对美国未来的预测: 当时尚属墨西哥的德克萨斯将来必被美国吞并、美国南北战争、美俄两国将要统治全球等。 这就是托克维尔所著的《论美国的民主》,堪称一部不朽的名作。 书的上半部分,集中分析美国人的政治生活,从司法权、宪法、政党、民主政府等角度分析美国的民主政体,同时对多数暴政、美国有助于民主的因素以及种族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 下半部分以民主对美国人的影响为分析框架,展示了美国的民情。 此书既谈民主,又谈美国,还谈政治,为人们认识美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 读罢之后,你一定会惊叹于作者非同一般的洞察力,仅仅数月的观察就可以对一个国家的制度、民情分析得如此深刻。
02《如彗星划过夜空》 民主、自由,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但它的具体含义,你真的了解吗? 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对这一概念,也就有不同的理解。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那它究竟做得怎么样? 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或许能窥见答案。 今天,小编推荐的这本《如彗星划过夜空》,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中的一本。 本书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制度,从发展、成熟,到付诸实现的基本过程。并通过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 作品描述了美国早期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局限等作了具体分析。 想了解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翻开这本《如彗星划过夜空》,去感受宪法与美国行政当局的权力纠葛。
03《美国外交传统及其缔造者》 前段时间,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方如何看待美国大选。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说,“美国大选是美国的内政,中方在这个问题上不持立场。”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尽显中国外交的原则与理念。 众所周知,外交是一个国家以和平方式通过对外活动实现其对外政策的必要手段,也是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 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 美国外交传统起源于两百多年前的革命与建国初期,作为第一个脱离欧洲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制的国家,美国的制度建设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其外交政策的演进尤其如此。 在这本《美国外交传统及其缔造者》中,作者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对外交传统的研究,分析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缔造者及其理念在形成美国外交传统中的地位与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我们系统地论述了从建国到后冷战初期美国外交传统开始与演变的历程。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外交传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透过这本书,相信你对美国的对外关系会有更深的认识。
04《美国的精神文化》 说到美国,人们总会想到一个流行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诚然,作为一种开放文化的代表,美国对于各种文化元素敞开怀抱,融汇一炉。 拥抱各种文化元素的美国,也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那就是爵士乐、橄榄球、电影,这三种文化艺术形式在美国得以发明,这是为什么? 作者努力地剥离其表面的东西,发现了那些成为其繁荣先决条件的世界观,以及道德和宗教态度,解释了为什么这三种技艺会在美国发明,具有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优点。 通过对这三种流行艺术的研究,最终探寻美国人民精神文化层面的深层内涵。 本书共包括八章内容,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看不见的上帝”和“看得见的美国”,深入探讨了以“爵士乐、橄榄球和电影”为代表的精神文化在美国人民的心理视野中的地位。 这种大众瞩目的流行艺术,与他们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一起造成了一种对于无神论的反讽。爵士乐、橄榄球和电影这类大众瞩目的流行艺术,连同支持它们的文化价值一起造成了那种作者称为无神论的反讽;并最终导致这些艺术所具有的深刻的宗教意义逐渐瓦解,直至成为无神论;可又恰恰是这种无神论引发了宗教奥秘。 看到这里也许有点困惑?快去书中答案吧。
|
|
来自: 360doc小编辑2 > 《个图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