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仕强:做人要明白吃亏是福,爱占便宜的人骨子都是乞丐

 z开卷有益 2020-11-08
曾仕强:做人要明白吃亏是福,爱占便宜的人骨子都是乞丐

中国人文化博大精深,体现中国文化精深之处才于中国对于阴阳的理解。阴阳的概念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许多看似矛盾的概念。

相互矛盾的名句在中国文化中比比皆是,中国人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也会教授你'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隐忍。

老话有'人不可貌相'的教训,也有'人靠衣衫马靠鞍'这样的警句。

'怕吃亏'与'占便宜'

在现实中,中国人自相矛盾的例子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面子,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东西,多少冲突皆因丢了面子而起。

除面子外,中国普遍怕吃亏,怕吃亏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好面子又怕吃亏,在是中国人矛盾的典型心理,多少悲欢离合皆因这个心理而起。

有人曾戏谑某些中国人,说他们占到便宜就觉得自己吃亏。此话虽然颇为夸张,却倒是如实地反映了许多中国人的另一大心理:占便宜。

曾仕强:做人要明白吃亏是福,爱占便宜的人骨子都是乞丐

被占便宜是中国人经常面临的事情,排队就是占便宜心理最明显的体现。放眼身边,日常生活中不按规则插队的现象是比比皆是。

'吃亏就是福'这句话有大道理

曾仕强教授经常强调一个道理,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含着普遍的真理。从历史来看,中国人因为怕吃亏,经常会越过规矩,做一些破坏秩序的事情。

这种现象最普遍的例子就是社会上的各种'拉关系,走后门'现象。曾教授曾说,人不要怕吃亏,能吃亏的人有大福。

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也有人对这句话嗤之以鼻。笔者认为,曾教授此言非虚。通过观察中国社会上的许多现象,你会发现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大度的人,更愿意大度的人合作。

肯吃亏的人在工作中往往能聚集大家的力量,也能办好许多大事。怕吃亏的人很难会有什么真心朋友,在职场上由于太过计较,也无法在工作中得到同事们的协作。

看似他处处占便宜,其实在工作中因为没有帮手,他反而会很吃力,领导也不会认为他是可塑之才。

曾仕强:做人要明白吃亏是福,爱占便宜的人骨子都是乞丐

夫唯不争 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历史大剧《雍正王朝》最精彩的九子夺嫡环节中,同样讲述了吃亏是福的道理。

'争与不争'这个充满着矛盾和思辨的问题上,雍正的师爷邬思道为了阐明吃亏是福的道理,说过一个关于争夺家产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老财主,家里有很多儿子,而管事的钥匙只有一把。许多儿子为了这把钥匙经常发生争执,让老财主十分烦恼。

此时只有一个儿子,他不争不抢,只是默默的帮助自己的父亲办事,且每件事办得有头有尾,让老财主十分满意。最后的结局是,那个不争的儿子得到了老财主的钥匙。

在真实的历史上,雍正的确是康熙的儿子中是唯一不争的那个。在康熙时期的人看来,这位外不结大臣,内不养部众的四爷在阿哥中是无钱无权无势的代表。

然而,雍正一直在为自己的父亲默默做事,容易得罪人在外人看来吃亏的活他都干。在康熙眼里,雍正才是真正豁达大度,为国为民的代表。

曾仕强:做人要明白吃亏是福,爱占便宜的人骨子都是乞丐

雍正在夺嫡中笑到了最后,成为九五之尊,离不开吃亏是福的道理。《道德经》有云: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雍正的成功完美的体现这个道理。在大事上,肯吃亏的人必然受重用,因为他们肯为了目标吃苦付出,而不是单纯地坐享其成。

适当吃亏有福气 只有乞丐永远占便宜

在世界上,施舍不是吃亏,占便宜才是吃亏。乞丐一无所有,全靠施舍。从占便宜的角度来看,没有人比乞丐占的便宜多。然而乞丐永远都是乞丐,施舍他的人还是施舍的一方。

主动吃亏,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受益的大家,更是自己。在汽车普及以后,拥堵就成为中国人经常面临的现象。在拥堵时,主动礼让,会让车辆走得更顺畅。

讽刺的是,现实生活中,中国人不吃亏的心理在公路上体现得异常明显。因为一点小刮擦就趁势堵住道路,闹得整条大道堵塞的现象时常发生。

曾仕强:做人要明白吃亏是福,爱占便宜的人骨子都是乞丐

有一点点的小摩擦就互不相让,不仅矛盾没有解决,还浪费了许多人的时间和金钱,这就是怕吃亏反而变成吃大亏的经典案例。

刘备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许多事情,安稳地遵守规矩,该排队就排队,不要看到别人插队就跟上去。

看到别人走捷径,也不要去跟随。如果大部分人都守秩序的话,社会上就会少出现许多问题。

'面子'问题十分重要

在生活中,对小事也是要能让就让,就算自己完全在理,也要注意维护别人的面子。做人要会得饶人处且饶人。

常言道,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剥夺中国人的面子相当于剥夺他的全部荣誉,这无疑会激怒他,也会给自己无故树敌,这是十分不理智的行为。

曾仕强:做人要明白吃亏是福,爱占便宜的人骨子都是乞丐

无论嘴上如何否认,其实中国人都爱面子。曾教授认为爱面子不是一个贬义词,爱面子是重视荣誉有羞耻之心的体现,有羞耻之心的人往往有下限,不会做出骇人听闻的事情。

只不过爱面子发展过度就会变成爱慕虚荣,这是不可取的。面子问题说来说去,精髓就在于合理二字。

不论什么矛盾,只要让大家都满意,都觉得合理,很多事情都能得到轻易解决。其实过于合理也不好,比如各种和稀泥的行为。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明是人去碰瓷汽车反而判无辜车主赔偿的事情。过于合理往往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利用,给社会造成新的问题。

曾仕强:做人要明白吃亏是福,爱占便宜的人骨子都是乞丐

曾教授的道理并不是简单的教人如何去圆滑,而是教人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曾教授的理论并不适合严肃的科学研究,而适合在中国文化下,探讨如何对中国的人和企业进行管理。

要管理好中国的企业和人,就要去更好的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人好面子又怕吃亏的心理,让自己懂得适当吃亏的道理,这样才能去更好的去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

文/南宫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